教育部直属机关干部网络学院

教育部直属机关干部网络学院

教育探索

打造义乌区域特色的信息技术学科品牌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1-01-05

  在“义乌经验”、“义乌指数”、“义乌模式”等一个个冠以“义乌”的名号被津津乐道的同时,“品牌”效应也在不知不觉间影响着每个义乌人的态度和观念,义乌特色品牌的形象已由企业延伸到教育机构,在义乌,从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到各级教育工作者都着眼于这个目标,努力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品牌。

  义乌被誉为“小商品海洋”、“购物者天堂”,是全球著名的小商品品牌经营中心。在“义乌经验”、“义乌指数”、“义乌模式”等一个个冠以“义乌”的名号被津津乐道的同时,品牌效应也不知不觉间影响着每个义乌人的态度和观念。义乌特色品牌的形象已由企业延伸到教育机构。在义乌,从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到各级教育工作者都着眼于这个目标,努力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品牌。

  2010年10月10日,“义乌特色”教育受到了教育部的表彰,相关经验在全国推广。义乌特色的品牌教学法已经深入义乌中学各学科教师的课堂。义乌中学物理组结合小商品市场的地域优势,开发形成了“玩具与物理”的特色教学课程。而结合信息技术学科特色开展的“商城义乌街头巷尾的店面广告”、“义乌女商人的生活调查”、“义佳易商业计划书”、“企业文化铸就企业辉煌”、“义乌企业的发展方向”等主题研究,深受学生欢迎。在品牌打造理念的驱动下,打造义乌特色的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品牌,已成为义乌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焦点和目标。

  品牌定位

  信息技术是一门和其他学科有着紧密联系,而又为广大学生喜爱,关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的重要学科。它为学生创设了独有的、开阔的学习和活动环境,又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观察、思维、实践的机会,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动手(上机操作)是该学科最大的特点,在整个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盲目地上机不仅达不到教学目标的要求,还可能导致适得其反的效果。教师可根据社会经验和本土文化,在内容选择上生活化、实例化,将知识点的重要性提高到学生认识的层面上,让学生从心里接受学习、自主学习。

  信息技术教学应该在对学生信息知识与信息技能培养的基础上,使学生明确什么是手段、什么是工具、什么是目的,以及如何利用手段与工具达到自己的目的。会用不是关键,更重要的是“怎样应用信息工具”和“用信息工具干什么”,切实解决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深入开展“立足本土”的对策性与开发性研究,建立小商品信息超市,提供数字化在线学习,将能促使世界在这里变小,品牌从这里做大。

  义乌经验

  一个山沟沟里的小县城,却以繁荣发达的商贸服务业吸引着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目光,义乌经历了一段发展的过程。信息技术作为中学教学的边缘学科,信息技术课程的理念、目标和价值要得到广泛意义上的理解和支持,也需要经历一段漫长的时期,这和市场建设一样有着其内在的发展规律。

  放权。教学意味着更多的控制与支配,而学习则意味着更多的主动与自由。义乌中学在“电脑绘画、电子报刊、动画制作”的教学中,放开时间,放开内容,让学生根据生活实际自选主题,收集素材,大胆尝试,设计制作出让学生自己满意的电脑作品。学生甚至在完成主题作品的任务过程中帮助父母解决了不少电脑操作问题,而且会想办法给熟悉的小业主解决实际困难。其中,2007届黄斯等同学开发设计的简易商务记账表获义乌市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并被某商户采用。

  开放。信息技术课堂也应该是开放的课堂,利用小商品的海洋这一本土得天独厚的资源的原生态的动态课堂教学是信息技术教师的首选方式。比如,个别企业家庭的学生甚至参与了自家商品的网站维护和更新,真实地感受到了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也给了来自不同家庭的同学一个很好的实例,同学间对日常事例有了交流与分享,缩短了同学间原本的城乡差距。根据教学内容引进义乌工商学院学生近几年淘宝网成功的体验和事例在网络的应用教学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策略。成就感能极大地鼓舞学生主动学习。学生喜爱的应该是一种毫无任何压力、轻松自然的绿色课堂,有错误、有失败、有争论,而我们就尽量为学生创造出这样的绿色课堂。课堂上展示学生电脑作品,点评他们做得好的地方,也提些建议让他们修改。“赏识”、“尊重”、“期待”也是爱的方式,是一种教学策略和技巧,能激励更多学生愿意上进,主动参与。

  勤奋。义乌人自古敢闯敢冒,义乌民间有句俗语,“天上有金子掉下来,也要你自己走出去捡”。实践操作是巩固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一个重要环节,俗话说熟能生巧、勤能补拙,多练习,多操作,不知不觉中就掌握了知识要领。

  积累。在主题网站教学中,建议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主题,确定资料类别,用一个学期的时间先积累素材,可以利用周末或者节假日的时间通过数码拍照、上网获取或者自家电脑整理的相关资料,分类管理自己的素材,第二个学期开学初在课堂上阐述作品主题,简述自己的设想,寻找作品制作的合作伙伴,跟同学们分享素材,协作学习。

  品牌经营

  开展社会教学、绿色实践活动。信息技术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整合、创新,不仅仅是一种方法上的更新,更重要的是把信息资源带到了课堂教学活动中。把学习空间还给学生,给学生提供视觉、听觉和创新思维,倡导生活回归、注重能力的培养,利用本土资源,合理、机动地运用信息技术,实现信息技术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整合,是一条越走越宽的道路。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渗透一种“作品意识”,而充分展示学生的作品正是这种意识的体现。作品主题都由学生经过初步调查自己提炼而成,源自学生的生活,研究范围涉及旅游购物、环保、义乌古镇文化、城市建设、市场搬迁、浪沙袜业、科学玩具、国际商贸城等。本着学生自愿的原则,组织各种创作小组,在假日活动和实践活动过程中走市场、看商场,访商户,深入摊位,走访企业,共同探讨,坚持下来,学生开阔了视野,增加了多种生活体验,培养了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也能收获到较好的成绩。

  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利用资源来支持学习。我们应鼓励学生以自己的方式看问题,在上机的过程中遇到问题不是马上举手,而是先想“为什么?”、“怎样解决?”,然后上机探索、查书,再问周围同学,最后才是举手问老师,让学生体会到了自己动手动脑解决问题成功时的喜悦。强调学习应当被促进和支持而不应受到控制与支配,强调学习者对资源的利用而不是应用,利用各种工具和信息资源(如文字材料、音像资料、CAI与多媒体课件以及Internet资源等)来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得到教师的帮助与支持,而且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协作和分享。

  建立教学基地,共享知识方程,全面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义乌有“四多”,商品多、车多、酒店多、老外多。信息技术则更“多”:多媒体、多技术、多应用、多渠道、多学科整合、多资源、多沟通、多平台。我们应该建立学科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专题学习资源、协作平台和研讨区,为学习者提供协作学习、展示成果的舞台。鼓励学生在网络中冲浪时,不妨做一个有心人,及时保存并记录下来,使之成为让人激动不已的经典资源。提醒学生在信息收集、处理和利用时,要学会筛选,要对所获得的信息逐一进行评估,要认真思考信息内容的有效性、信息陈述的准确性、信息依据的充分性,重视培养学生对有用信息和无用信息的鉴别能力、法制观念和审美意识。

  批零兼营,分层教学,体现个性。 信息技术课程是具有普及性质的基础工具课程,但是鉴于各种原因,即使在义乌,也存在有的家里有电脑, 有的根本没有接触过电脑的现象,如果完全采用班级集体授课的形式,教师不可能兼顾全体学生的需要。因些,教学中要把班集体教学与个别辅导相结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指导方式,对层次高的学生多采用点拨和启发,对中等层次的多指导,对层次较低的多帮助。在教学中为各层次的学生确定不同的学习任务。如教授动画制作内容时,对于普通型的学生要求根据书上的例子模仿完成;对于提高型的学生要求根据自己的知识技能将例子进行进一步的美化完成;对于创意型的学生要求根据自己的构思,结合生活实际,灵活创作图文并茂的作品,明白所学内容可以用在哪些方面。

  信息技术课不是单纯的技能训练、就软件教软件,而应该以学生的需求为根本,以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能力为目标。建议学生选择一个重点,确立一个主攻方向,制作出富有个性的作品,有的以网页制作为特色,有的以Flash动画制作为特色,有的把重点放在电脑绘画上,集中精力寻求突破。

  提出问题,拓展创新,强者恒强。对教育而言,没有问题便是最大的问题,教师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追问和对自身教学方式的自问是品牌发展所必须的。

  追问,作为提问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不能被预设的,教师抓住时机善追问、巧追问,成为一个智慧的“追问者”。学生在使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许多问题都源于生活,教师可以把这些问题收集整理作为课堂教学的良好素材。通过精心设计的课堂提问来帮助学生走出简单的模仿,形成创造性的思维,提升学生的素养。

  信息技术教育带给孩子们最多的,不是技术的使用,而是其承载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这些东西将影响他们今后的生活。

  品牌提炼

  打造义乌特色的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品牌,义乌中学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让学习任务在学生的现实生活中找到落脚点,使得电脑作品的主题能在社会实践中找到生长点。将学生实际生活中的教学资源引入课堂,关注学生的实际需要,努力创设生活情景,让信息技术走进生活;让生活融入信息技术课堂,让课堂散发生活的气息,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例如,有位教师在“彩色世界”一课的拓展环节中,读了一封求助信:有一家服装厂积压了大量T恤衫,请同学们帮助设计新的式样。求助信掀起了这节课的高潮。

  没有信息交流就没有群体、社区、社会。信息技术是信息交流的第一需要,中小学生是归属于一定社会群体的,信息交流应当是信息技术教育的基本问题。结合当地实际,在小商品的海洋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学生在信息社会的社会化。在这些源于生活或贴近生活的“问题活动”中,信息技术的运用将实现学生个体与社会信息的重组与统一。

  (作者单位:浙江省义乌中学)

教育部直属机关干部网络学院
主办单位:教育部人事司 协办单位:国家教育行政学院
技术支持:北京国人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0028400号
邮箱:jgwy@naea.edu.cn 电话:69248888-3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