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直属机关干部网络学院

教育部直属机关干部网络学院

教育探索

开启教育改革发展新的历史篇章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布时间:2011-03-08

坚持优先发展教育 2012年实现4%目标

  【报告原音】

  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加多样、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2012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

  【代表委员声音】

  教育优先发展政府要发挥更大作用

  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教育厅厅长罗崇敏:

  国家把教育始终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一点历来没有动摇过。教育规划纲要颁布以来,各级党委政府对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更加重视,国家在推进教育公平方面也迈出了重要步伐。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我们国家是一个人口大国,正在办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在这样一个教育的大变革、大建设、大发展、大繁荣的时期,向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目标迈进,任务相当繁重。教育需要更大的投入,所以4%的目标进一步被强化。进一步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关键是要发挥政府在教育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民族之间的教育资源配置方面,政府的作用和市场的机制两手都要硬,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推动教育公平。

  “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抓紧解决‘入园难’问题”,“切实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两会代表委员及广大教育工作者对温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倍受鼓舞、为之振奋,纷纷畅谈体会和感受。

  省级政府应着重在三个方面发挥作用:一是资金投入方面,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二是教师的流动方面,制定政策,促进教师合理流动;三是制定一批教育惠民政策,使各民族孩子、不同家庭收入的孩子都能有上学的机会,实现公平。在教育资源配置的过程中,我们特别强调对学校的科学管理,通过管理提高质量,通过管理塑造形象,通过管理维护教育尊严。

  【会外连线——重庆】

  重庆教育投入增幅超全国平均水平

  3月5日,当重庆江北区教委新闻发言人孙重军听到温家宝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到2012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要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时,他倍感振奋和鼓舞。其实,重庆这座兼具大城区、大农村和大库区特点的直辖市,去年财政教育投入已超前达标,占GDP的4.1%。

  来自市财政局的数据显示,重庆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从1997年的23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268亿元,增长超过10倍,年均增长率达到23%,超过全国平均增长幅度,教育已成为该市第一大公共财政支出。

  近年来,重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构建起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投融资体制,先后组建教育担保公司,成立教育发展基金会。

  提到教育投入,孙重军告诉记者,重庆主城两江新区核心江北区在“十一五”期间教育投入达25亿元,仅2010年教育投入就达10.8亿元。随着教育经费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该区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不断提升。目前该区已新建和扩建一批中小学,加快建设全区的中小学塑胶操场,学生的学习环境得以改善;参照当地公务员标准,率先对该区8000余名教师实施住房补贴,落实绩效工资,改善和提高教师待遇。

  加快发展学前教育 抓紧解决“入园难”

  【报告原音】

  加快发展学前教育。公办民办并举,增加学前教育资源,抓紧解决“入园难”问题。

  【代表委员声音】

  破解“入园难”政府要在“补”字上做文章

  全国政协委员、宁波市副市长成岳冲:

  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抓紧解决“入园难”,这说明国家政策出台后,老百姓急于要看到效果,时间不等人。所以,当前各级政府的重点是,抓紧行动,落实政府责任。

  我认为,在具体落实政府责任上,采取完全公办园的发展模式,既不切合国情也不符合各地实际。地方政府要通过购买服务、减免房租、以奖代补、派驻公办教师、财政补贴等多种方式,整合各方面资源,做好学前教育的“兜底”工作,满足老百姓对学前教育的基本需求。在此基础上,政府要创造环境,允许不同层次的民办园进入市场,提高学前教育的多样化供应量,满足社会的多样化需求。

  具体而言,政府要在“补”字上做文章:一是政府要补“供方”,不论公办园、民办园,政府在测算了各方成本后,划出政府在成本中应该承担的一个合理比例,进行投入。二是通过发放教育券的方式,补“需方”,使每个家庭都能领到相同额度的政府补贴。三是既补“供方”又补“需方”,补前者,主要是补公办园、民办园的教师工资、培训等开支,以提高和改善幼儿教师的职业吸引力,把优秀人才吸引进来;补后者主要是把家庭负担减下来。

  【会外连线——内蒙古鄂尔多斯】

  依靠政府和市场两股力量推动学前教育发展

  3月5日上午,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教育局局长贺海云收听完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后,对学前教育的发展充满信心。

  “报告中谈到目前发展的主要问题时,温总理概括了三点:‘不平衡、不协调、不持续。’其实这三点同样存在于包括教育在内的各个领域,这对学前教育的发展也是重要的指导思想。”贺海云说,目前很多学龄前孩子上不了幼儿园,学前资源不足成为瓶颈。“入园难”是政府需要着力解决的重要问题,同时还必须解决“入好园”的问题。

  “目前,从我们基层的实践经验来看,完全依靠政府的力量实现学前教育的快速发展有两个难题,一是各地的实力不足,二是缺乏灵活性。”贺海云说,“我认为应该依靠两股力量同时推动。一是政府统筹公办学前教育机构,确立布局、评估监管、引领方向,并自觉建立研发基地,提供持续推动的力量;二是依靠市场发展的活力,积极鼓励民间资本、社区资源、社会各界力量,合理投入到学前教育领域,共同推动发展。”

  基于这样的认识,近年来,东胜区一直努力破解学前教育发展难题。为了提高民办学前教育质量,2009年东胜区公开招聘40名正式幼儿教师,分派到9所民办园任教,为一所民办园派入园长。同时,大力建设公办幼儿园。2011年新建10所公办幼儿园,到2012年,幼儿入公办园由原来的30%上升到70%,到2013年,实现学前三年教育普及免费。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报告原音】

  引导高中阶段学校和高等学校办出特色,提高教育质量,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加快建设一批世界一流大学。

  【代表委员声音】

  从类型、层次、学科等方面凝练学校特色

  全国人大代表、中央财大党委书记胡树祥:

  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高等学校要办出特色,要提高教育质量,对这一点我感触很深。我们提出高等学校要有特色、高水平,这是国家发展的要求,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也是高校自身的选择。

  如何理解特色强校?我想,特色强校应该在办学过程中准确定位,使自己“这一个”和其他有区别。一是学校类型定位。行行都有第一,学校要根据区域、行业的需求,选准自己的定位,找到自己的路走下去。二是办学层次定位。如财经类专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非常热门,许多高校都争办这个专业,竞争非常激烈。在这种情况下继续保持特色和优势,就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强,在办学层次上,要继续发挥优势,不能简单地停留在本科层次上,还应培养财经高端人才,这样对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也至关重要。三是在办学规模上要考虑把资源集中到学生培养、提高质量上。

  此外,学科建设始终是学校的龙头。学校如何保持优势的特色学科,是学校特色非常重要的内容。中央财大坚持把传统特色优势学科做大做强,比如经济、管理、法律。同时,其他学科的发展也不能走传统的学科发展道路,要注意在经济、管理的学科交叉中寻找特色,凸显优势。

  【会外连线——四川成都】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制定人才培养标准

  3月5日上午11时,守在电视机前认真听完了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后,成都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曹俊兴感慨万千。他印象最深的,是总理在今年的工作中提到了要引导高中阶段学校和高等学校办出特色,提高教育质量,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加快建设一批世界一流大学。

  今年50岁的曹俊兴是四川省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学科的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对国内外高校特色办学、提高质量深有体会。“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关键的问题是什么才是质量提高的标准,我们培养的人才标准是什么。”曹俊兴认为,培养不同类型的人才要有不同的标准,工程技术人才与创新型人才,他们的培养标准肯定是不一样的。

  曹俊兴说,高校首先要在调研的基础上,厘清培养不同人才的标准,如从事危险工作,除了专业知识外,还要有很好的心理素质。其次,有了标准后,就需要修订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再其次,人才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断调整,不能囿于过去的旧标准而停滞不前。

  “教育质量的保证还离不开教师和学生主体。”曹俊兴说,作为教师要有荣誉感、责任感以及对学术的敬畏之心,作为学生则需要求知欲、上进心和踏实的心态。只有师生共同努力,加上明确的目标,才能实现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 公共资源倾斜农村

  【报告原音】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公共资源配置重点向农村和城市薄弱学校倾斜。

  【代表委员声音】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要“软硬兼施”

  全国人大代表、东北师范大学校长史宁中: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主要是两方面内容,一个是硬件条件的均衡,一个是软件条件的均衡。在硬件条件的均衡方面,国家这几年投了很多钱,也搞了很多工程,包括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现代远程教育等一系列重大工程,效果很好,改善了中西部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学校的办学条件。这次,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了公共资源配置的重点向农村和城市薄弱学校倾斜,包括财政拨款、学校建设、教师配置等方面。我认为软件方面的均衡最难做,其中最核心的是教师水平。

  提高教师水平要在两方面下功夫,一是培养,二是培训。这就必须说到国家在6所教育部直属高校中开展的免费师范生政策,这一政策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最大贡献就在于提供了一个优秀教师培养的模式。这种模式可以供省级政府采纳,如果各省希望搞好教育均衡发展,使农村得到好的教师,可以采取这种学生在上学阶段政府就进行支持的做法。现在有些省份已经在这么做了。这批学生还是很优秀的,经过几年锻炼之后,再到农村任教,肯定能够让农村的教育质量得到提高。

  【会外连线——广西武鸣】

  期待免费师范生政策惠及更多地区

  “作为西部民族地区的一名校长,虽然我们是农村学校,但我们的目标是做到与城市学校一样好。”广西南宁市武鸣县双桥镇中心学校校长黄飞听了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后信心十足。

  近年来,武鸣县通过加强中小学常规管理、在县城建设“教师小区”解决农村教师住房问题、稳定教师队伍、促进优质师资在全县范围内流动等措施,极大推动了当地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加大对农村学校教学硬件设施的投入,也逐渐使农村孩子像城里的孩子一样,享受到互联网上丰富的教育资源。“我们这样一所乡镇中心学校,不少教师已学会用多媒体课件上课,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黄飞告诉记者。

  双桥镇中心学校是一所农村全日制寄宿学校,教师的学历构成和年龄构成都存在与学校发展和孩子的求知欲不相适应的状况。“但我们充满期待和信心。国家实行免费师范生政策后,我们希望有一批从正规师范院校毕业的免费师范生到乡镇、到民族地区来任教,也希望免费师范生的政策向农村学校倾斜。我们在期待的同时也会注重自己本校教师的素质提高,让他们早日成为优秀教师。”黄飞说。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切实减轻学生负担

  【报告原音】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快教育改革,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注重引导和培养孩子们独立思考、实践创新能力。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

  【代表委员声音】

  全社会形成合力把减负落到实处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音乐学院附中副校长黄河:

  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要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注重引导和培养孩子们独立思考、实践创新能力。我认为,这切中了当前推进素质教育的要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核心是减负,过重的课业负担严重影响了学生身心健康。

  我相信,只要全社会形成合力,真正把减负落到实处,学生就会有了解社会、深入思考、动手实践、健身娱乐的时间。有了时间和空间,兴趣和爱好会得到培养,天赋和潜能会得到激发,创新、创造的种子也就会萌芽。

  我建议,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规范办学行为,建立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和公告制度。学校要把减负落实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改进教学方法,减少作业量和考试次数。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尊重子女的健康情趣,培养子女的良好习惯。

  此外,课程改革和减负紧密相联。我们要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在树立素质教育课程观的基础上,继续推进课程改革。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落实新课程理念和课程标准,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方法,这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会外连线——山东潍坊】

  给孩子独立思考自主创新的空间和时间

  “总理这么关心减轻孩子课业负担、保证校内活动锻炼时间的问题,真的很令我们家长感动!”3月5日上午,刚刚收看完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山东潍坊的学生家长林娟深有感触地说。

  “其实家长非常欢迎学校开展各种有益的德育、体育等活动,但又对学校教育和素质教育缺乏了解,担心减轻课业负担、搞素质教育会影响孩子的成绩和升学,处于一种非常矛盾的状态之中。”林娟既是一名学生家长,也是潍坊一所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发展中心主任,经常和其他家长一起交流探讨有关素质教育的问题。“有的家长认为素质教育就是课外活动,唱唱跳跳而已,有的认为只要老师能把孩子摁在教室里看书学习就行,减少学生学习时间就是对学生不负责任,岂不知这样的教育管理操作起来是最简单的,但对孩子的成长发展却是最不利的。这就需要学校、老师与家长平时充分沟通交流来正确引导。”

  林娟说:“素质教育的任务不只是在学校完成的,我们做父母的也应该掌握一些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多与孩子交流沟通,积极参与和配合学校教育,给孩子们独立思考、自主创新的空间和时间,形成素质教育的合力,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落实完善助学制度

  【报告原音】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落实和完善国家助学制度,无论哪个教育阶段,都要确保每个孩子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代表委员声音】

  希望更多省市实行中职全免费

  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市副市长许仲梓: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上学问题,大力推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从普通教育到职业教育,现在已基本形成了一个比较系统完善的国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这对于推进教育事业发展、促进社会公平起到了重要作用。

  我从2010年中央预算执行情况报告中看到,去年国家落实中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除学费和加强能力建设的资金达到了134亿元,而用于整个资助体系的资金有271亿元。

  南京市每年用于资助各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费大概有十几个亿。南京市的中等职业学校,现在已经做到了100%免费,而不单是对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农村学生和涉农专业的学生实行免费。虽然我们也知道,招的学生越多,政府用于补助学费的支出就越多,并且这些学生中很多是来自外地和外省,毕业后也要回到外地和外省去工作,但我们觉得值得一做。因为这样可以吸引更多家庭经济情况较差的孩子读中职,既可以为产业转型提供更多的合格劳动者,又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我也希望能有更多的省市加入到中职全免费的行列中来。

  【会外连线——上海】

  期望政府在职业院校设立更多奖学金

  因为研究工作的需要,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胡瑞文经常到各地去调研。他真切地感受到,近年来国家全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并使困难家庭学生特别是农村孩子在进入高等学校、职业学校后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资助,基本做到了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胡瑞文说:“我们在这方面取得的成绩是值得自豪的。”

  胡瑞文还期望,由政府设置更多的奖学金名额,让职业院校招收更多农村和困难家庭的学生。另外,公立院校对学生的资助要加强学科、专业的引导,对国家急需但工作条件艰苦行业的专业,如采矿、水利、地质、农业等,要加大资助的比例和力度,引导更多学生报考这些专业,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高校毕业生放在首位

  【报告原音】

  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首位,做好重点人群就业工作。

  【代表委员声音】

  高校要密切跟踪国家经济发展动向

  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大学校长娄源功:

  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首位,这充分体现了中央的决心,也给各级政府、社会、高校、学生个人提出了更高要求。解决大学生就业,不仅对于改善国家人力资源结构、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建设和谐社会也具有积极意义。

  如何扩大大学生就业?我想,需要政府、社会、高校、学生个体四个层面共同努力才能解决。首先,政府要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多适合大学生创业、就业的政策保障和机会。其次,社会各界要以更宽容的态度,创造更加宽松的环境,给大学生就业更多的支持。再其次,高校要密切跟踪国家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动向,根据就业市场的变化,对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灵活作出应对和调整。在保证学科体系完整性的前提下,要给学生提供更多就业创业课程,加大投入,广泛开设实习基地、创业实践基地等第二课堂,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广泛接触和熟悉各种工作,帮助他们较早确立学习目标。最后,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趋势下,学生个人和家庭要切实转变就业观念,通过先就业再择业,逐步实现个人梦想。

  【会外连线——湖北武汉】

  加大大学生职业技能培训力度

  “大学生就业一直是高校和广大家长最关心的问题。今天看到总理的报告,作为大学一线教师,我感到十分振奋。”3月5日中午,湖北工业大学教授黄晋收看完政府工作报告,在电话里与记者兴奋地聊了起来。

  黄晋是湖北工业大学机械学院教授,曾供职于企业,深谙企业的用人之道。进入高校以后,他注重学生技能培训,适销对路向企业推荐毕业生,不仅成功率高,也产生了良好的连锁反应。

  黄晋告诉记者:“当前,大学生就业难客观存在,主要原因是高校人才培养趋同化、人才培养规格与社会需求不符合以及部分大学生急功近利思想等导致。所以,高校必须加快专业设置、课程改革进程,加强大学生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及就业培训指导工作。”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首位,做好重点人群就业工作。加强职业技能培训,鼓励自主创业。”黄晋说,“我完全赞成总理的报告,必须把大学生就业摆到重中之重的地位。”

教育部直属机关干部网络学院
主办单位:教育部人事司 协办单位:国家教育行政学院
技术支持:北京国人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0028400号
邮箱:jgwy@naea.edu.cn 电话:69248888-3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