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直属机关干部网络学院

教育部直属机关干部网络学院

教育探索

能不能让大学生“衣锦还乡”
来源:学习时报 发布时间:2011-03-24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今年“两会”的一个热点话题。全国政协委员何丕洁提出:为什么许多大学生宁愿在北京“蜗居”、当“蚁族”、“北漂”,也不愿意离开北京呢?因为通过各种制度安排,把资源集中到了像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如果在农村基层工作的收入能够和在大城市差不多甚至高于大城市,如果把许多人想要的大城市户口提供给他们,相信大学生们会到农村和基层去的。
    笔者十分赞同何丕洁委员的这一建议。许多人把“北漂”现象的原因解释为大学生就业观念需要转变,其实,或许只有从制度设计的角度来分析问题,才能找到问题的症结。媒体报道,一位“北漂”曾经这样解释为什么“漂”在北京:“当初坚信知识能改变命运,付出了那么大的代价走出农村,考上名牌大学,被家乡人羡慕。却不想如今竟然在这里无根无基地漂泊。回农村老家一定会被人嘲笑!”。设身处地想一想,父母付出了多年积蓄和无尽的辛劳,目的是要把咱培养成为跳出农门的城市劳动者,如果还是回农村去当农民,谁还有脸见江东父老?应当说,正是制度设计不合理,才使“知识改变命运”的规律失去了效用。
    事实上,正如何委员所建议的那样,只要能够提供合理的政策和制度设计,国家完全可以帮助大学生引导大学生到最需要他们的农村和基层去创业发展、建功立业,让他们不被嘲笑地回到农村去。按照中国人的老观念,出去的人还是要回来的,所谓“叶落归根”,问题在于怎样回来:如果是“衣锦还乡”,那就几乎是人生的一种最高境界了。那么,何委员所建议的给大学生保留像北京这样的大城市户口,那就是一块耀眼的“锦”:大学生拿着北京市某区、某街道的户口簿,走到哪里他都是北京人,心理需求得到了满足、舆论压力可以顶住,岂不是“衣锦还乡”?
    当然,从现阶段实际情况看,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工作,最好是有组织的行为,才可能吸引更多大学生参与。“大学生到村任职计划”就是一个典型案例。现在的问题是,大学生到村任职计划的规模还比较小(2008年起5年选聘10万),就业范围也只限于当村官。事实上,农村基层的人才需求是全方位的,国家应该根据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加强农村社会建设的需要,采取更多方式来组织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去。比如说,中央政府许多职能部门,都可以分别制定本部门的大学生支持农村基层的计划,在给大学生提供北京户口时,以签约到农村基层工作若干年(比如说10年)为条件,让大学生们成为签约农业技术推广员、农村劳动力培训师、农村发展规划员、农田水电设施维护员、公共卫生服务员、公共文化事务员、农村劳动保障监察员、农民补贴资格调查员(给农民发各种各样的补贴,过去都是村干部上报的,实际上不知道有没有这个人,以后应当安排专职调查员来加以核实)、农民法律援助员等等(以上这些职业名称多数是笔者杜撰的,估计将来会有的)。这样,大学生到农村工作的规模可以扩展为100万、200万人。至于10年后怎样,相信即使是新农村建设的进步还不能留住他们,在艰苦条件下锻炼成长起来的人才也会受到城市欢迎的。
    这里笔者特别建议农业部制定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人才支持计划”,组织一批大学生到农村去帮助农民办合作社。
    据农业部的调查,现阶段增收最难的农民群体,是占农民总数 70%收入低于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水平的中小农户;而农民专业合作社则是加快中小农户增收的最好办法。据报道,我国农村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社有8万余个,难以发展的原因是缺乏人才,包括组织管理者和专业技术人员。如果选拔一批大学生参与计划,把他们派到那些办得比较成功的农村专业合作社中去“留学”,免费帮助农民合作社做工作,同时学习经营管理合作社的知识和经验,一段时间之后,把他们作为“能人”输送到那些迫切需要他们的农村去,应当能够加快农民合作社建设发展的进程。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如果拿出数百亿、上千亿资金来让大学生“衣锦还乡”,配合国家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幅度增加的投入,不仅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发展的机会,也可以让一批农民留在农村就业,那么,这一举措不仅可以极大地推动新农村建设,也可以有效地缓解大城市高房价的压力,一举多得,城乡双赢。
教育部直属机关干部网络学院
主办单位:教育部人事司 协办单位:国家教育行政学院
技术支持:北京国人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0028400号
邮箱:jgwy@naea.edu.cn 电话:69248888-3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