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直属机关干部网络学院

教育部直属机关干部网络学院

教育探索

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引导
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11-03-29

  大学生政治认同,是指大学生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对现实政治体系及其运作所产生的感情和意识上的归属感以及与政治体系保持一致的价值取向和相应的行为活动。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政治认同如何不仅关系自身政治素质的高低,而且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在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化的时代条件下,加强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显得尤为重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一方面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质,另一方面培养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对促进大学生提高政治鉴别力、增强政治敏锐性、树立正确的政治价值观具有特殊作用。为了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引导力,结合当前大学生政治认同所面临的挑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改进。

  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政治责任与政治立场的有机统一。《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指出:“提高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关键在教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担负起并完成好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引导任务,关键在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对自己职业的政治责任有清醒的认识,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教师的政治立场决定着其政治责任的履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自己,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理直气壮地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重大社会问题,去批判各种错误思潮和不良思想文化。只有拥有一支“让党放心,让学生满意”的高素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才能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发挥好引导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作用。

  实现教材、教学与学生诉求的有机统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材内容,在此基础上做好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教学体系转化为大学生知识体系和政治信仰的工作。应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有针对性地解决大学生深层次的思想认识问题,增强课程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努力把道理讲清、讲深、讲透,讲到大学生心坎里去,让大学生信服,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现实问题,从而正确理解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

  实现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教学方式的有机结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打破单一教学方式,但也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单纯依赖传统教学方式,会使大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影响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单纯依赖现代教学方式,又会缩短大学生思考的时间,影响他们对理论内涵和内在逻辑的理解。因此,把两种教学方式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性,帮助大学生真正理解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增强他们的政治认同。

  实现课堂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应努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课堂教学侧重理论传授,可以让大学生充分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形成发展和基本内容。但如果只是从理论到理论,就会影响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削弱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认同。而社会实践教学可以超越课堂教学的限制,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说服力,让大学生有机会体会和观察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变化,分析现实社会存在的问题,使他们确立起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从而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引导力。

  (作者单位:西北工业大学) 

教育部直属机关干部网络学院
主办单位:教育部人事司 协办单位:国家教育行政学院
技术支持:北京国人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0028400号
邮箱:jgwy@naea.edu.cn 电话:69248888-3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