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直属机关干部网络学院

教育部直属机关干部网络学院

教育探索

克服创新人才不足“短板”
来源:光明日报 发布时间:2011-04-14

  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人才,尤其在创新型科技人才。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社会中,创新型科技人才往往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影响着国家产业发展的格局。当前,创新型科技人才不足的“短板”,成为我国实现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最大桎梏。针对创新人才的特点,建立有效的创新人才培养和开发机制,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创新人才培养和组织创新推动首先要认清两方面的问题,即创新人才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内因和外因。内因主要指创新人才的创造性或者创新能力,外因主要指推动人才创新的外部环境。

  创造性是人们应用新颖的方式解决问题,并能产生新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心理过程。它是与创新人才持续学习和创新实践中相伴相生的基本要素。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性可以通过多方面的标准进行评判,包括辨别、分析问题的灵敏性、解决复杂任务的灵活性、根据需要进行快速学习的相关技能等。人才理论指出,只要个体努力,人人可以成才。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从事创造性活动产生有价值的新知识、新经验,并获得个体的成长。从广泛的意义上讲,创新人才的创造性由他们所掌握的专业技术、所拥有的专门知识、创造性思维技能以及促使他们从事创造性活动的工作动机所构成。个体的创造性是推动组织技术创新的前置条件。创新人才可以通过在创造性实践活动中获取新知识和对旧知识进行重新组合来推动技术创新,这种人才创造性的结果经常是新产品和新服务。

  外部创新环境是创新人才培养和创新推动的另一个重要话题。美国哈佛大学阿姆拜丽教授曾经指出,个人创新不是涉及某一产品或个人的独立活动,而是人、任务及环境间的互动过程,某些外部因素会阻碍或者推动个体创新的产生。而外部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工作环境因素将会影响创新人才的工作表现和创新水平。在社会环境或者工作环境中,推动人才创新重要因素有组织支持、领导鼓励、团队协作,以及能够获得充足的信息、财务、人员和物质支援等。而阻碍人才创新的环境因素包括:观念保守、内部冲突、官僚主义,以及过大的工作压力、不灵活的组织结构等。所以,组织要推动人才创新,首先要建立有利于创新的组织环境和组织氛围。通过创新环境建设来鼓励人才承担风险,提出创意,对创造性劳动给予公正、公平评价,给予员工参与领导决策的机会,推动组织中的知识共享和信息流动等。

  人才的创造性和组织工作环境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只有抓住了内因和外因,才能有效推动创新人才培养和员工创新活动,进而提升一个组织、一个区域甚至是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

  (作者: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教育部直属机关干部网络学院
主办单位:教育部人事司 协办单位:国家教育行政学院
技术支持:北京国人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0028400号
邮箱:jgwy@naea.edu.cn 电话:69248888-3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