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直属机关干部网络学院

教育部直属机关干部网络学院

行政管理

社会管理应注重观念和政策创新
来源:学习时报 发布时间:2011-06-23

当前我国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面临的任务和新挑战很多,其中与社会管理直接相关而且往往是我国特有的挑战主要是,我国是一个处于超高速历史性巨变中的超大型社会,经济社会转型与体制转轨相交织,社会问题的复杂性世所罕见。因此,进行社会管理创新必须直面各种挑战,注重从观念和政策上创新。
    1.解放思想摆正位置。关键是教育各级干部牢固确立民主民生意识。过去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今天在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的新形势下,面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任务和人民群众广泛的新期待,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并重,把政府工作的重点从推动经济发展转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这不仅是因为我们的一切努力,包括维护社会稳定和加强国防建设都是为了使人民群众生活得更美好,而且是因为改善民生是发展经济的最强大最持久的动力。同时,要牢固确立社会管理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尊重和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体现人民群众的愿望和意志,充分依靠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
    2.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各级党委及其工作部门必须讲政治,跳出对具体行政事务的管理,全面了解社会各方的利益诉求和意见建议,统筹兼顾,搞好顶层设计、政策制定和合理分工。社会管理涉及面广,任务日趋繁重,亟需建立党委综合部门协调整合社会各方。建议设立党委社会工作委员会,把“平安办”、“综治办”、“维稳办”的综合协调职能纳入,但不限于治安和维稳,不承担具体管理职能,主要负责协调相关党政司法部门以及主流媒体,同时作为党委的群众工作部,以体现社会管理的实质和基本要求,并统一承担指导工青妇、科协、社科联、文联、记协、工商联等群团工作的职能。党的群众工作要深入一切社会领域、社会群体、社会组织,党的基层组织设置和分工要适应这样的工作要求。
    3.合理设定政府职权。建议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当前社会管理中的突出问题,对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进行全面梳理和科学分析,着力研究解决“缺位”、“越位”和权限交叉问题,据此调整部门职能、机构设置和财政支出结构,实现财权和事权的统一。在此基础上制定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标准体系作为政府各部门的工作目标和考核标准,也交给人民群众一把衡量政府工作的尺子,既有利于监督政府也有利于理解政府。同时加强各个方面的监督,实行严格的问责制,保障各项社会管理到位。既要寓管理于服务,又要区分管理和服务。政府主要直接从事需要权威性和强制力的管理事项,不需要行使权力的服务项目尽可能通过委托或购买服务等途径,引导、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服务行业去承担,避免政府机构膨胀和行政成本过高。现在许多地方和部门都在积极建设社会公共管理信息服务平台,这对于提高公共管理效率,方便群众办事,实行政务公开,加强民主监督等都具有重大意义。但亟待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加强互联互通,实现相互兼容和数据共享,避免形成信息孤岛,造成极大浪费。
    4.努力纳入法治轨道。法治是社会有序运行的根本保障。当前,社会管理的法律法规是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相对薄弱的部分,某些领域的基本法律尚未出台。建议针对当前社会管理中的突出问题,对已有的法律法规进行全面梳理和科学分析,尽快作出必要的修改、完善和补充。对社会管理部门内部的各种“潜规则”进行认真全面的清理,分析其思想文化和体制根源,深刻揭示其危害,找出使其失效的办法。建议在充分听取社会各界和相关部门意见的基础上,由人大相应的专门委员会牵头制定法规,以免只考虑管理者的需要甚至夹带部门利益,也避免法规之间的冲突。罚款式执法、应付式执法、运动式执法严重损害法制权威,建议加强监督,铁腕查处,尽快杜绝,首先根除某些领域靠罚款养人的机制。普法宣传教育也要紧密配合立法执法,把社会管理的法律法规作为“十二五”期间的普法重点。
    5.积极推进社会自治。社会自治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管理思想的核心。要树立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组织起来比一盘散沙好,社会组织公开化比隐性化好的理念,发扬我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和善于组织群众的政治优势,以城乡基层为重点,支持和推动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实现社会的“再组织化”。同时尽可能把不需要政府强制力的公共服务职能转移给社会组织,向社会组织开放更多的公共资源和领域,以购买服务等形式提供必要的财政支持,更好地发挥社会组织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发展和表达诉求、维护权益、有序参与、社会协商、化解矛盾等作用。把社会组织作为新时期党的群众工作的重点,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组织机构、工作机制和专业队伍,实现党的工作对社会组织的全覆盖,实行政府对社会组织的依法监管。对社会组织的发展采取先挖渠后放水的做法,首先放开目前管理基础较好的领域和容易管理的文化娱乐、自我服务等领域,并积极创造条件,成熟一个,放开一个。长期以来,实行参与公务员管理的科协、社科联、文联、记协、工商联等群团组织对管理所在领域的专业性社会组织发挥了重要作用,建议通过归口进一步发挥它们对所在领域所有的专业性社会组织的政治领导(特别是领导社会组织中的党组织)、业务指导和监督作用,同时强化它们的群团意识和服务意识,着重发挥它们的枢纽型社会组织功能。积极探索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的内在衔接,加强人大、政协与社会组织的联系并实现制度化,使社会组织更多地通过人大、政协反映诉求,民主参与。
    6.及时解决社会问题。社会管理重在治本,即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当前,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是涉及切身利益、公民权益和公平正义的问题。一旦出现问题,大多数人还是就事论事。只要能及时公正地解决,就能提高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凝聚力和号召力。目前大部分社会问题包括引发群体性事件的问题还处在较低层面上,还不至于直接带来重大危害,但迫切需要通过制度性安排构筑有效防线,防止问题的升级。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社会问题必须及时作出反应,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一时难以解决的也要向群众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取得谅解。解决社会问题要防止“抓小放大”,只解决容易发现和解决的“疥癣之疾”。有些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尽管表现不那么明显,但损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久拖不决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障碍,损害党和政府的公信力,破坏党群干群关系,动摇党的执政地位和国家的基本制度,属于“心腹之患”。这是社会管理的难点,也应该成为加强、改善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点。
    7.谨慎制定社会政策。解决普遍性的社会问题要靠社会政策。建议对当前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各种利益矛盾进行全面系统分析,弄清问题所在和制约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根据现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大多数人的思想水平,兼顾效率和公平,兼顾各方利益,提出化解矛盾的总体思路、配套政策和具体措施,尽可能制定出解决问题的路线图和时刻表,这样可以增强人民群众的信心,坚定对党和政府的信任。要克服社会政策碎片化的倾向,加强顶层设计,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充分听取所有相关利益群体的意见,加强对政策实施后果的预测,制定应对预案,尽可能减轻阻力,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被动应付,顾此失彼。
    8.有效引导社会舆论。宣传部门要针对广大人民群众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以更多的精力、更强的说服力做好对现行社会政策的宣传解释和对大众情绪的疏导工作,让群众充分了解党和政府为改善民生、维护民权所做的大量实事。这是强化对基本理论、基本制度认同,增强党和政府公信力的最有效方法。近年来,媒体特别是网络媒体对反映舆情民意、揭露社会矛盾、实施舆论监督、促进社会问题的解决发挥了愈来愈大的作用。党和政府也愈来愈重视媒体舆论。这是很大的进步。因此,媒体特别是主流媒体更应该增强社会责任感,绝不能只顾吸引眼球,不负责任地发布和转载耸人听闻的不实数据和偏颇观点,宣泄媒体工作者个人情绪,误导社会舆论,引发和强化社会不满情绪。绝不能以主观愿望代替客观规律,以情绪代替科学,在重大民生问题上提出现阶段不可能实现的目标或预期,向实际工作部门施加舆论压力,导致党和政府及媒体的公信力共同受损。要加强宣传部门、主流媒体和实际工作部门的沟通协调,确定既能满足广大群众愿望又切实可行的政策选择和管理目标。领导机关需要建立能够全面客观真实迅速地反映民意的调查机制,领导干部必须经常深入群众了解真实的民意,防止把被媒体放大的少数人意见误认为民意,作出错误决策。事实比观点对公众的影响更大,错误的观点公众不一定接受,但歪曲和捏造的“事实”可能欺骗亿万人。因此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政府和主流媒体一定要保障人民群众的及时知情权,增强自己的公信力,对事关民生民权的谣言要以最快速度通过权威媒体和各种现代传播手段加以澄清。

教育部直属机关干部网络学院
主办单位:教育部人事司 协办单位:国家教育行政学院
技术支持:北京国人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0028400号
邮箱:jgwy@naea.edu.cn 电话:69248888-3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