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直属机关干部网络学院

教育部直属机关干部网络学院

教育探索

基于SWOT分析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高校就业
来源:《中国成人教育》2008年第3期 发布时间:2009-07-08

    一、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SWOT分析

    所谓SWOT分析,就是在分析组织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的基础上,总结出组织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因素(Strengths)、劣势因素(Weaknesses)、机会因素(Opportunifies)和威胁因素(Threats),并对此做出直观的战略启示。

    (一)内部条件的优势(Strengths)分析

    高校普遍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成立专门机构、组织专人负责、拨付一定经费用于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开展。高校根据地区、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需求来设置和调整专业,从而使办学规模、层次及专业设置基本符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高等教育坚持面向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教学内容、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按照适应职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来确定。高校坚持以学生为本,实施素质教育,突出能力培养,强化实践训练。高校广泛采取开设就业指导课、开办强化班、组织现场招聘会等一系列办法和措施帮助毕业生实现顺利就业。

    当前,高校毕业生呈现个性张扬、思想多元、重己发展的特点,易于接受新鲜事物,领悟、模仿和创新能力强,普遍爱岗敬业、吃苦耐劳,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水平、综合职业素质适应一般工作的需要。面对就业的压力,一方面,毕业生积极调整就业心态,如“先就业再择业”的态度成了多数毕业生的首选。“大学毕业生就业发展2006年度调查报告”显示,有44.21%的应届毕业生表示会先就业后择业,这表示毕业生就业的心态有了很大程度的转变。另一方面,毕业生十分重视自身就业工作,绝大多数能做到细谋划、早准备、写简历、找信息、跑市场。此外,就业已经不仅仅是学校和毕业生个人的事情,毕业生家庭乃至家族里的亲朋好友都被发动起来加入到帮助其实现顺利就业的队伍,某种意义上看,这无疑给毕业生顺利就业提供了信息来源和便捷渠道。

    (二)内部条件的劣势(Weaknesses)分析

    学校培养人才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主要表现为高校在传统专业改造、人才培养模式、职业技能培训等方面不能很好地适应经济社会的需要,人才培养供需结构失衡,社会需求明显不足。

    高校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不完善,就业指导部门在机构建设、岗位职能、工作内容和服务意识上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不能在深层次上为毕业生提供择业心理、面试技巧、面试技能上的指导和培训,也不能对学生的职业倾向和职业规划提供科学的预测和合理的建议。同时,就业信息不畅是大学生求职的瓶颈难题之一。

    “大学毕业生就业发展2006年度调查报告”指出,仅有20.08%的受调查毕业生表示“自信可以找到合适的工作”;而高达42.96%的毕业生表示“通过努力可以找到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毕业生对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的不自信;报告还指出,“毕业生对企业薪酬福利的要求,处于偏高状态”、“心目中最青睐的就业单位是外企”等。这些片面的就业观念、不切实际的就业期望和不良的就业心理限制了毕业生的就业视野,制约了他们的就业决定。毕业生自身素质与用人单位的组织要求存在一定差距,与社会实际需求不符。

    (三)外部环境的机会(Opportunities)分析

    2007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就业促进法》,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保障。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要求,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高度重视、对广大毕业生的热情关怀。国家建立了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努力实现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工作目标。近年来,围绕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央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中小企业、广大农村、西部地区就业和自主创业、灵活就业的政策和措施。各省、市、自治区和地方政府也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出台了大量优惠政策。

    “大学毕业生就业发展2006年度调查报告”指出,绝大多数企业把招聘大学生作为充实企业人力资源的一个重要途径。71.17%企业每年都招聘大学毕业生。当前,我国全方位改革开放在诸多领域为就业者创造更多就业机会;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省份的崛起、建设经济圈战略,的实施意味着新的经济形态逐步形成;产业的提升,高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高层次、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也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更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了“大有作为,大有可为?的新天地。

    (四)外部环境的威胁(Threats)分析

    地方经济的结构和发展状况失衡,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是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一个社会因素。传统主渠道的吸纳能力下降,不切实际的人才“高消费”,人才市场信息渠道不畅通,人才市场的不完善等严重制约了毕业生的就业。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使毕业生的总量不断增加,也增加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难度。

    就业区域选择的集中,加剧了区域性人才供需矛盾。从毕业生对预期的就业区域的选择来看,对北京、上海、广东等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特别青睐,导致了东部地区人力供给的相对过剩;而对于广大中部、西部地区来说,人力资源供给相对较少,对人力的需求相对不足,区域性人力供给矛盾显著。此外,毕业生对外企、国企、政府机关的青睐形成新的“独木桥”现象。有资料显示,高校毕业生都对三类用人单位感兴趣:外企、国企、政府机关,三者所占比例均接近70%,就业选择上“扎堆”现象突出。

    就业单位和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不和谐、不对接是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重要原因。“大学毕业生就业发展2006年度调查报告”充分显示,企业招聘大学毕业生时,最看重的是毕业生的“综合能力”,其次为“潜力”,第三为“品德”。而“专业技能”、“专业成绩”、“社会经历”等相对不重要。这个结果和大学生所认为的结果有很大不同。再整体对比一下大学生和企业对“毕业生应具备哪些素质及能力”的选择,其中“品德”成为大学生和企业选择的最大差异。在应届毕业生的选择中,“品德”排在最后一位,而对企业来说,对“品德”的选择仅次于“专业水平”及“沟通能力”。企业选人的标准是德才兼备,而毕业生更倾向于表现“才”的方面,这种差异的形成值得我们思考。

    二、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主要对策

    我们运用SWOT分析法对新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建议在以下四个方面,营造优势、弥补劣势、抓住机遇、排除威胁,提出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应对策略。

   (一)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使人才培养更加符合社会需要

    1.专业结构的内部优化

    适应产业结构调整,优化高等教育专业结构,使高等教育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之一。应该客观地说,专业结构调整是当前高校普遍关注和建设发展的重点与热点,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明确学科与专业建设各自应有的目标,注意处理好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的关系,充分利用专业设置自主权,形成自我发展、自我调整、自我约束的专业运行机制;二是更新专业内容,以就业为导向,根据自身的性质和定位,突出办学特色,避免专业设置同构化;三是高度重视专业结构调整与专业内涵建设的关系,建立专业结构调整的激励机制,完善专业评估制度,建立专业质量监控体系。四是从社会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需要出发,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增强专业的普应性,在发展新兴学科、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专业的同时,大幅度调减专业门数。

    2.调整人才培养模式

    长久以来,我国不同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的区别常常是模糊不清的,职业教育以“技能教育”为耻,努力把自己办成“压缩了的本科”;本科教育片面追求研究型,试图把自己升级为研究生教育;这样就在客观上抹杀了专业层次之间应有的差异,造成了人才培养同需求上的矛盾,这种培养模式给大学生的就业增加了一定的难。度。要把不同专业教育层次放在统一的专业结构中来考察,实现它们之间的有效分工,同时又保证它们之间的一定程度上的连续,并在整体上与满足社会和市场对不同层次的人才需求保持一致。另外,人才培养中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一方面,根据“营造职场氛围,提高实践能力”的原则,建立并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另一方面,根据“培养应用能力,满足就业需求”的原则,探索产学合作教育的途径。笔者所在的学校就通过建设大学生生产实习基地、实验室创新项目、强化班科研训练计划等措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高校和毕业生应树立正确的就业工作理念

    我国已经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在社会安置能力有限的情况下,显然,对大学毕业生提出了不仅是求职者,而且也应是成功的企业家和工作岗位的创造者的新要求,这更是提高毕业生就业途径的现实措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理念必须转变和更新,要积极鼓励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实现从向社会索要岗位到向社会提供岗位的转变。学校就业指导必须具有前,瞻性,将创业教育融入到就业指导课程当中,使大学生具备基本的创业知识和创业实践能力。

    当前一些毕业生就业观念存在误区,一味地将就业的目标放在经济发达地区和大城市、大单位和大企业上,单纯追求高收入,而对急需人才的广大中西部地区、艰苦行业、基层单位不屑一顾。同时,也有部分毕业生对于关系就业的政策理解不够全面、准确,没有注意到我国人事、户籍制度改革的趋向,过分注重单位的地域及性质等,从而丧失了就业机会。“调查报告”显示:毕业生和企业人士在“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方法”上的选择,有很大不同。在企业人士看来,最主要的是“学生调整就业心态”,而“学生提高职业素质”、“提高学生技能”反倒其次,而在学生看来,“提高技能”及“提高职业素质”是最主要的,“调整就业心态”反而并不主要。因此,高校要通过就业指导课、就业咨询、讲座、座谈、现场参观等方式,帮助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确定恰当的就业期望值,引导毕业生重事业、重发展,勇于到基层单位和条件比较艰苦的地方工作,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

    (三)就业指导工作实现全过程、重服务的转变

    传统的就业指导工作如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就业指导讲座、组织现场招聘会以及提供如个别辅导、个别咨询的个性服务等等,往往都局限于大学生活的最后环节,这种具有事后检验性质的就业指导工作显然不利于大学生的择业、就业和发展。就业指导工作必须实现由事后向全过程指导转变并适度超前,把就业观念贯彻到大学生活的始终,从大学生一进校就要让他们根据自身的特点设计就业方向和岗位,分阶段、有侧重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全面实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指导。笔者在学校就尝试改革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方式,明确要求大一、大二学生暑期全部到企业参加生产实习,去时带上专门印制的宣传学校的资料,回时带上企业对人才需求的标准。这样既能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又能改进人才的培养规格,更能增强学生的职业体验。

    只有“以人为本”,实现由管理向服务的转变,才能推进就业指导工作的高效发展。就业指导部门的职能应从程序性管理拓展到树立规范化、人性化的服务理念,既为广大毕业生提供共性的服务,也提供一定的个性服务。笔者在所在学校大力加强“社会实践、就业实训”基地建设,逐步形成大三学生暑期“人人有基地可去,人人必须去基地,广大学生受锻炼,实践基地见效益”的预就业社会实践格局。

    (四)广开就业渠道,为毕业生搭建良好的择业平台

    现阶段,以学校为平台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因其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深受用人单位的肯定和广大毕业生的欢迎。据统计,大学生得到的就业信息和签约的单位有70--80%是在校园内完成的,有近80%的用人单位将学校举办的毕业生供需洽谈会作为招聘毕业生的首选渠道。笔者所在学校就采用两周一次进行校园微型招聘会,效果非常好,学生可以近距离和企业交流,而企业也可以有针对性地招聘到他们所需的人才。因此,积极培育和完善以学校为平台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尤为重要。高校要办好就业市场,首先要广开渠道,主动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广泛联系;其次,要加强就业市场的管理工作,规范择业和招聘行为;第三,召开多层次、多类型、多方式的就业洽谈会,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空间。另外,高校要在就业洽谈会的效果、方式,就业信息的传递程度、利用效率等方面下工夫,为毕业生创造良好的择业平台。

教育部直属机关干部网络学院
主办单位:教育部人事司 协办单位:国家教育行政学院
技术支持:北京国人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0028400号
邮箱:jgwy@naea.edu.cn 电话:69248888-3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