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直属机关干部网络学院

教育部直属机关干部网络学院

廉政建设

高校廉政文化的心理分析与构建
来源: 发布时间:2011-12-08

[摘 要] 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新时期党风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新形势下高校反腐倡廉、构建和谐校园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文章理性分析高校廉政文化界定和文化心理, 并从意识角度、规范角度、场景角度以及行为角度来探索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路径。
2005年,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明确提出" 要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 要求"积极推动廉政文化进社区、家庭、学校、企业和农村"。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 "要加强廉政文化建设, 形成拒腐防变教育长效机制。"中央纪委在十七大工作报告中指出: "要制定关于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意见, 推动廉政文化进社区、家庭、学校、企业和农村, 增强全社会反腐倡廉意识。"2008 教育部的工作要点中指出要积极推进廉洁教育进校园, 加强廉政文化建设。2010 年, 中共中央颁布的"关于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意见", 指出当前廉政文化建设相对滞后, 强调要加强廉政文化建设, 大力培养和弘扬廉洁价值理念, 使廉洁、诚信、勤俭、守法等道德观念成为广大群众普遍接受的行为准则。由此可以看出, 高校是社会系统中一个重要而敏感的子系统, 如何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 是当前一个值得深入研究、探索的新课题。
一、学界对高校廉政文化的界定
廉政文化作为文化大概念的一个分支, 具有丰富而独特的内涵。本文认为, 廉政文化总的来说是关于廉洁从政和廉政建设的文化, 是以廉政知识、信仰、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方式和社会评价为根本内容的文化传统、文化形态与文化精神, 主要是指赖以建立公正廉明政治局面和政治氛围的思想、精神、制度、风俗及人文素质。目前, 在学术界, 廉政文化的定义形式多样, 廉政文化的区域则主要锁定在意识层面、实践层面和物质层面。其主要内容, 第一是精神, 即建设廉政文化的认知程度、廉政的思想素质和人文素质等; 二是制度,即维持廉政局面的规章制度、行为习惯等; 三是物质层, 包括廉政教育场所、廉政文化景观、网络、书籍等历史的和现实的廉政文化积淀和现存; 四是人文素质, 社会需要建立一套衡量执政者素质优劣的从政道德标准。廉政文化内涵虽然丰富, 但"懂畏惧"、能"知耻"应是其最根本的核心思想。康有为讲过: " 人之有所不为, 皆赖有耻心", "风俗之美, 在养民知耻", 也就是说, 纠正社会风俗, 要从知耻做起。它是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的有机结合, 以"廉洁"为主题, 以" 文化"为载体, 目的在于帮助人们自觉培养廉政意识, 树立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地位观、权力观、利益观等方面。高等学校廉政文化的核心内容必然建立在高等教育的行业基础之上, 考虑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在高校内部管理层面的运作特点, 必须针对高等教育工作的管理者、实施者和受教育的对象, 并由此凝练形成具有高校行业特色的廉政文化内容。于是, 我们不妨对高校廉政文化做一个界定, 所谓高校廉政文化是高校掌握公共权力的组织和个人在建构和运作权力过程中关联合法性和清正性的意念、规范、场景和行为的总和, 它是以" 公廉、节俭"为核心内容的、强烈的集体责任意识与内心诉求。由此可知高校廉政文化的界划既有学理探求的意义, 也有可操作性的实践意义。
二、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文化心理概述
(一)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文化心理
著名学者、清华大学孙立平教授在"腐败使我们失去了什么"一文中指出: " 腐败开始成为一种人人都要去适应的生活方式, 甚至开始成为一种被人们接受或默认的价值。在这样的心理氛围中, 腐败文化就会成为行为准则与思维方式, 并产生一系列心安理得的腐败行为。"个人的发展是与社会错综复杂的关系分不开的, 社会文化总是以各种潜在的方式来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在建设先进文化的伟大工程中,
高等学校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当前, 大学所培养的人才, 不断地为社会的各个领域输送出新鲜的血液, 他们所带去的, 除了所学得的科学知识, 还有所受到的文化熏陶。因此, 大学的社会文化对教育系统既有垂直型的影响, 对社会又有辐射型的影响, 廉政文化的建设的教育形式、影响教育效果的原因以及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主体对整个社会的文化带来重大的影响。
(二)文化心理的影响因素
1. 权责心理
高校党政干部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是廉政文化建设的主体, 其" 客体"是校内广大师生。高校作为一个法律主体而存在, 对于人力、物力、财力等一系列资源的组织、协调、管理、分配以及运作等方面享有支配性的公共权力, 从而表现出权力主体的性质, 这种权力的必然性与必要性在于为学校的每位师生员工提供福祉, 进而促进整个大学的发展。从理性的角度出发, 高校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行使者应当在高校廉政文化的生成与传播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 其建设目的是积极倡导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风气, 努力形成" 弘扬廉政文化、共建和谐校园"的氛围。对于广大师生, 则充当" 推动和支持"者的角色, 表现在侧重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倡导严谨治学廉洁从教的教风, 使广大教师真正做到" 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
2. 成本心理
廉政"所涵盖的不仅是" 廉洁", 它还包括" 执政成本低廉"、"执政生态清廉"。执行成本" 低廉"是" 廉政"的基础,是推进廉政建设的首要问题。一个执行团队, 如果努力追求执政成本低廉, 其一能逐步培养起整个团队的廉政作风; 其二
能逐步培育起每个执政管理的廉政品格。品格和人品是在实践中逐步培养和锤炼出来的, 廉政的品格能逐步培养起每个执政成员都厉行勤俭过日子的品行。高校廉政文化是以"公廉、节俭"为核心内容的, 两者的内涵是对高校行政权力的认同、服从、监督和约束, 同时, 引领着校内广大师生的广泛参与。因此, 降低执政成本, 提倡" 公廉、节俭"就成为高校廉政文化的应有之义。
3. 潜则心理
"潜则"指的是潜规则, 有人这样定义它: 看不见、没有明文规定的、约定俗成的、广发认同的、实际起作用的、人们不得不遵循的规则。如今, 潜规则已经成为社会的各个领域的" 习惯"或者"时尚", 潜规则让人淡化是非界线, 放松思想警惕, 有时候甚至把善于灵活运用潜规则看成协调能力、活动能力、办事能力。廉政文化的建设必须从根源上抵制潜规则。
(三)文化心理对对构建高校廉政文化重要性。
1. 思想导向功能。社会主义廉政文化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的先进文化、主流文化、强势文化。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 是推进高校反腐倡廉建设的一个有效载体, 是保持高校党的先进性的精神支柱和文化支撑,是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客观需要, 是构建社会主义价值核心体系的根本。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作为一种无形的、潜在的力量, 所包含的精神理念、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 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供了崇廉耻贪的社会舆论环境。它通过文学艺术、广播、电视、电影、杂志、网络等媒介工具弘扬主旋律, 从情感上和心理上影响、引导、决定人们的行为, 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其熏陶, 树立崇廉尚洁、奋发向上的高尚道德情操, 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增强人们防腐拒变的能力。
2. 教化功能。文化的本义就是灌输和教化, 社会主义廉政文化也担负着教化功能。学校利用课堂、板报、橱窗、广播、电视、网络等教育资源优势, 通过开辟"廉政文化视窗"、开设" 廉政文化园地"、建立"廉政教育网络"; 通过正式课堂上授
课的"言教", 新生训练、社团活动、学生宿舍等的"身教"让廉政文化渗透到校园的各个地方。
3. 规范功能。廉政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 对为政者的思想和行为具有强有力的规范作用。它虽然没有明文的规章制度, 但可通过一系列为人们所接受的价值观念、舆论力量和内心信念力量的支持来约束和控制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形成健康的意识形态和正确的精神理念。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 要大力加强党的理想信念教育, 加强对教职员工的职业道德教育, 加强社会公德教育, 用先进的道德理念培育人、塑造人, 丰富人的精神内涵, 提升思想道德境界。
三、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路径
高校廉政文化既是廉政文化的内在组成部分, 又是廉政发展水平的指示器。因此, 必须通过成效手段使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产生弥久的、渐进的社会辐射效应。
(一)意识方面, 以道德教育为先导
廉政文化进校园主要的定位不只是在对行政领导权力和学术权力的廉政教育层面上, 也应该在对学生廉洁意识的培养。廉政文化通常应该包含" 事物"、"制度"和" 心理"三个层次, 并且是相互联系的。"事物"包括能够起到警示和示范作用的场所、设施、平台、图书、榜样; "制度"包括有利于人们正直做事的人际交往模式、道德规范、风俗习惯; "心理"包括人们对于生存与发展的理解, 在面对" 事物"与"制度"时如何反应如何选择。因此, 要实现廉政文化进校园, 就要按照"事物"、"制度"、和"心理"三个层次的要求, 通过各种平台, 结合各项制度及行为准则、职业道德等形式, 使廉洁、诚信、勤俭、守法等道德观念成广大师生普遍接受的行为准则。
(二)规范方面: 以制度建设为核心
谈廉政文化不能脱离廉政制度而单纯空乏、单纯地探讨文化, 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涉及体制改革、组织构建和制度创新等多方面的内容。所谓廉政制度建设, 就是要把无形的廉政理念固化为有形的廉政制度, 变成党员领导干部、教职工具体的行为准则, 形成按制度办事, 靠制度管人, 用制度抓反腐败、促廉政的良好环境。教育系统, 尤其是高等教育系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兼具有"科层制"和"扁平化"特征的复合型组织体系, 制度在学校组织中的作用很清楚, 很有效, 任何教育者、管理者都必须重视制度在学校中的规制功能; 人权、财权、物权、事权、招生权等都必须有制度规定, 要有" 校内"法而依,执教育法必严, 按照规则办事, 按照程序育人。
(三)场景方面: 以品牌文化为载体
实践表明, 廉政文化精品工程是一项艰苦的过程, 必须克服"短、平、快"急躁心理, 精心策划、研制、宣传和实践, 才能掌握实施廉政文化品牌战略的主动权。例如可以充分利用地域资源, 突出品牌社会意识。廉政文化建设作为社会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 需要充分利用经济资源、环境资源、教育资源、人文资源等地域资源。对一个城市来说, 经济是形, 文化是神, 形神兼备才能健康发展。
(四)行为方面: 以扩展宣传为保证
廉政文化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其导向性、教育性上, 而其作用的充分发挥则主要是把廉政文化中所包含的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通过各种传播方式和宣传载体, 如通过廉政格言、廉政书画、廉政短信、廉政对联、廉政贺卡、廉政座谈、廉政讲座、廉
政教育片等方式, 在广播、电视、书报、文艺、诗歌朗诵、歌咏、演讲、书画展、网络等载体的基础上, 寓教于各种形式的有益活动之中。目前, 在高校, " 廉政格言"是校园生活中最常见的廉政文化形式, 通过对廉政文化的内容和形式的不断创新,
营造出浓厚的廉政文化氛围, 不断开创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新局面。廉政文化进高校工作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有益尝试和大胆创新, 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廉政文化建设对于加强高校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 提高高校领导干部的勤政廉政意识, 构建教育、制度、品牌推广、宣传于一体的防腐体系, 对优化高校可持续发展环境, 推动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教育部直属机关干部网络学院
主办单位:教育部人事司 协办单位:国家教育行政学院
技术支持:北京国人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0028400号
邮箱:jgwy@naea.edu.cn 电话:69248888-3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