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直属机关干部网络学院

教育部直属机关干部网络学院

教育探索

关于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思考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发布时间:2009-09-02

    一、充分认识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方法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
  
    1.思想政治工作性质的要求。从思想政治工作的广义上说,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人,人也是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那么,在这项工作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既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又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对施教方与受教方需要双向互动,即施教方的个性修养与说理对受教方能够产生心灵上的感动,真心实意地愿意接受施教方的道理并落实到行动上。
  
    鉴于思想政治工作的性质,要提高其说服力,增强其影响力,进而使教育方的意志左右被教育方的意志,又必须注重形式和内容方面的创新,因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是为客观现实的需要所服务的,脱离了客观现实需求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不可能存在的。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不同的内容需要不同的形式,不同的形式对同一内容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在具备这些通性的基础上,更体现出需要施教方予以人文关怀的特征。因为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相对成熟阶段,且大都刚刚脱离父母与家庭,富有情感的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式的思想政治工作可贴近其情感,通过情感共鸣对施教者的道理达到心悦诚服的效果。
  
    2.思想政治工作切合受教育者实际需要的正确选择。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多年来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形成的,一些传统的方法已被认同和使用。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与全局性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具有共同点,这也是在高校有始以来的工作实践中形成并一以贯之的使用着的。但是,在继承式的使用着以往经验的同时,我们必须看到,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生活与精神世界更加丰富。与此同时,社会生活的急剧变化,工作和生活节奏的明显加快,竞争日趋激烈,导致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压力增大各种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大幅度增加,由此引发的思想问题及其社会问题也日益突出。
  
    反映在在大学生群体中,独生子女占有很大的比重,从小大都生活在溺爱与娇生惯养的家庭环境中,又大都只有着从学校门到学校门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经历,社会历练少、社会经验少,对真、善、美的鉴别能力差,对困难与挫折的承受能力差,且又持有心高气傲的秉性与我行我素,不愿意与别人沟通与听从他人说教的个性特征,往往依赖于个人的主观想像判断事情的正误,更极易产生思想问题,并做出过激行为。如大学校园中出现的马加爵事件就是一个很能说明问题的例子。据有关统计,到2002年,我国心理和精神疾病负担将上升至疾病总负担的25%。缓解人的心理压力、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实现人的心理和谐,已经成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维护团结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应有之意。
  
    3.思想政治工作寻求最大时效性的必然要求。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最大实效性应从针对性、情感性、前瞻性、系统性的实现中去寻求,而这其中的寻求与体现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作法密切相关。
  
    针对性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要有的放矢。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习惯于把自己作为教育主体,将学生作为教育客体,在思想方法上,多从“单相思”出发,先考虑对学生进行什么样的教育,很少考虑学生有什么需求,往往造成教育内容形势化,缺乏针对性,事与愿违,收效甚微,甚至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或敷衍了事的态度。注重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中必然体现着对接受教育者——大学生的人文关怀,转变过去的思维定势和教育模式,将施教目的与受教育者的思想状况紧密结合起来考虑,力戒形式主义,克服空对空的倾向;把讲道理与解决大学生的思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大学生思想中的疑点和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掌握大学生的心理变化和思想动态,做得其心、暖其心、稳其心的思想工作。
  
    情感性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要有“人情味”,以情感人。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关怀正是情感性实现的具体体现。作为教育者——校方及至承担着具体思想政治工作的教师,要以学生为本的考虑工作的方式方法,使学生体验到亲切感,乐于接受所讲授的道理。情感化教育可以弥补理性化教育形式的缺陷,使教师既有奔放的感情,同时又保持冷静的头脑,使学生能够从情感上接受教诲。
  
    前瞻性要求思想政治工作与高校的所有工作一样,都必须紧紧围绕高校的发展战略目标来考虑,作到一切从大局出发,用发展的观念解决发展中的问题,这样思想政治工作才会有生命力,在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格,完成高校人才培养的任务和目标的同时,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系统性要求高校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一贯性的重视起来,长期地、认真地、细致地抓下去。大学生肩负着继承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使命,通过高校的学习生活要使他们实现文化科学知识与思想品格的双重塑造,因此,高校教育不可偏重于前者而忽视于后者。
  
    在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情感性、前瞻性、系统性中,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的做法毫无疑问的贯穿其中,离开了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的作法其实现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二、实施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式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
  
    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对大学生实施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式思想政治工作的总的原则,而实施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式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则应注意从以下方面去体现:
  
    1.重视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领导者要以和谐的理念、和谐的思维方式谋划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高校承担着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职工要用和谐的方法培养大学生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甘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决心,并将之落实到学习掌握好所学专业知识的实际行动上。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普遍为我国高校所重视,心理健康课已在高校普遍开展,在这样的基础上,高校应将重视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进一步地落实到两个方面,一是培养师资,二是确定好学生心理健康的目标。师资的培养重在提高其敬业意识与实际工作能力。学生心理健康目标应包括:用和谐的方法、和谐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处理问题;养成乐观、豁达、宽容的精神,自尊自信、理性平和、健康向上的社会心态,以开阔的心胸和积极的心境看待一切。在人与人关系上,树立合理竞争、共同发展的理念,提倡包容合作精神,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互爱互助、见义勇为的社会风尚。
  
    高校要着力丰富大学生的文化生活,注意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充分发挥文学艺术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独特作用,用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有效地调节大学生的情感和心理,消除忧郁感、失落感等不良情绪。现在,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要引导大学生将满腔的爱国热情化为刻苦学习的实际行动,冷静理性、合法有序地表达诉求,不做任何不利于党和国家的大局与社会与同学团结的事。
  
    2.关注大学生多方面的感受和需求。大学生的感受和需求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包括满足感、自豪感、成就感、安全感、被尊重感等多个方面。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关注大学生的群体感受,特别是其理想信念和情感。要引导他们加强自身修养,提高精神境界,完善自我人格,把个人发展与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发展,把自身价值的实现与他人价值的实现、社会价值的实现有机统一起来,在为祖国和民族的奋斗中实现自身价值。最大限度地消除引发大学生心理失衡、失调的外部诱因,使之在心理健康的基础上成才。这种关注要体现于情感关注与心理疏导方法的运用上,让大学生的情感得以尊重与关怀,让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得到有效的疏导。
  
    3.完善对大学生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机制。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监测、评估和预警工作,应向开设专业课一样,设立这方面的系或室,或将这方面的工作应明确给已设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或教育的部门与教师负责,对这方面的工作确定具体考核目标。加强学校的“两课”教育工作,对“两课”教育明确提出实施对大学生予以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方法的使用。要通过培训与典型引路、传播经验的作法引导承担这方面工作的教师学会使用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的方法。总之,应加大对大学生心理卫生的投入,健全心理咨询工作,把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贯穿、渗透并真正体现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

教育部直属机关干部网络学院
主办单位:教育部人事司 协办单位:国家教育行政学院
技术支持:北京国人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0028400号
邮箱:jgwy@naea.edu.cn 电话:69248888-3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