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直属机关干部网络学院

教育部直属机关干部网络学院

领导讲话

李卫红:认真落实语言文字规划纲要 全面推进语言文字事业科学发展
来源:教育部 发布时间:2013-01-04

教育部副部长、国家语委主任 李卫红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这充分体现了语言文字工作在我国“五位一体”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重要地位,体现了我们党对语言文字工作的高度重视。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文化的基础要素和鲜明标志,是促进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语言文字事业具有基础性、全局性、社会性和全民性特点,是国家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历史文化传承和经济社会发展,事关国民素质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事关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实现教育现代化、推进人力资源强国建设的重要前提,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手段,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承担着重要历史使命。

  《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的颁布是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重要举措,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行动,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纲领。《规划纲要》提出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视野、改革创新,增强国家语言实力,提高国民语言能力,构建和谐语言生活,推进语言文字事业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提出了“大力推广、规范使用、科学保护、和谐发展”的工作方向;提出了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七项主要任务、六项重点工作、十六个方面的举措;提出了“创新理念思路”、“创新工作机制”、“创新管理服务”和“扩大对外开放”等八项创新和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深入理解语言文字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一)党的十八大对语言文字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党的十八大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语言文字战线要深刻理解十八大精神,按照中央的部署推进语言文字事业的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在以下几个方面对语言文字工作提出了要求。一是“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这要求我们不仅要继续扩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普及领域和范围,还要注重加强规范、提高质量。二是“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要求我们要充分发挥语言文字作为文化载体的作用,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更大贡献。三是“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这要求我们在坚持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各民族语言文字的科学保护。四是“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语言文字事业科学发展,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前提和重要内容。这要求我们努力提高语言文字工作为教育服务的质量水平,把语言文字工作贯穿服务于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中,贯穿服务于素质教育、学前教育、九年义务教育等各个教育领域中。五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要求我们要继续加强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语言文化建设,提升国民的文化素养和道德素养,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六是“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这要求我们要充分认识语言文字的地位和功能,全面发挥语言文字的基础性作用,提高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力度、普及程度和应用规范水平,保持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创造力、多样性和先进性,加快汉语走向世界的步伐,向全世界展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中华民族形象。

  (二)语言文字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进入21世纪,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中国乃至整个世界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交流方式更加多样,社会所需的语言服务类型与日俱增,语言文字工作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从外部环境看,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综合国力竞争空前激烈,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我国正处在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正处在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攻坚时期。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对语言文字事业提出了新的要求。从语言文字工作本身来看,社会语言生活日益丰富,语言需求日益多元,语言热点日益增多,语言引发的社会问题日益频繁和复杂多变,人民群众的语言观念发生深刻变化。上述这一切都对语言文字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挑战与机遇并存。挑战严峻,语言文字工作面临的历史机遇也前所未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给语言文字工作注入新的动力,为全社会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供了更大内在自觉性。党的十八大从推进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等方面强调了语言文字事业的任务和重要性,为语言文字工作开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与此同时,我们还应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国语言文字工作还不能完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水平对语言生活的需求,许多方面亟须提高。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程度需进一步提高,农村、边远和民族地区推广任务仍很艰巨。公民自觉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意识、能力和文化素养需要进一步增强。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制订还不能完全满足社会需求,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社会语言文字使用的监管、引导和服务尚不到位。语言文字工作的保障机制与管理手段需要进一步健全和充实。语言文字工作在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提升公民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中应发挥更大作用。语言资源的保护、开发有待加强,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水平亟须提高,语言文字人才队伍建设亟须加强。

  《规划纲要》认真分析了语言文字工作面临的上述突出问题和突出矛盾,对总体工作进行了中长期的全面布局和科学谋划,突出体制改革,突出制度保障,抓住今后若干年重要战略机遇期,夯实基础、改革创新,全面推进语言文字事业的快速科学发展。

  (三)语言文字工作面临的新任务

  《规划纲要》确定了“大力推广和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进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加强语言文字社会应用监督检查和服务”、“提高国民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弘扬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和“加强语言文字法制建设”七项任务。与以往国家赋予语言文字战线的工作任务相比,拓展了“大力推广和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等三项任务的工作内涵,新增了“提高国民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等四项新的任务,体现了语言文字工作融入全局、服务社会、与时俱进的鲜明特点。

  “大力推广和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语言文字事业发展的核心任务。在新形势下,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不仅要拓展推普范围,还要提高推普质量。“推进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是新时期语言文字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加强语言文字社会应用监督检查和服务”是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融入全局、服务社会的重要手段。这三项任务,仍然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必须努力完成的重要任务。

  “提高国民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是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鲜明特点。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是人类生存和发展必需的基本能力,是综合素质的重要构成要素。提高国民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主要是通过建立完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测评体系以及完善学校课程体系等手段,提高全社会对语言文字学习的重视程度,促进国民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提升。

  “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是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使命。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是在坚持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基础上,树立各民族语言文字都是国家宝贵文化资源的观念,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对各民族语言文字的科学保护。

  “弘扬传播中华优秀文化”是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内容。语言文字是文化的主要载体、基础要素和鲜明标志,语言文字工作应为弘扬传播中华优秀文化、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更大贡献。《规划纲要》结合中华经典诵写讲行动,提出了一系列主动融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创新性举措。

  “加强语言文字法制建设”是新时期加强语言文字工作的制度基础。主要是指研究修订《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根据实际需要和研究成果,研究制订配套的法规、规章,以及外国语言文字、信息技术产品语言文字使用管理规定等,进一步完善语言文字的法制建设。

  二、创新举措,全力推进语言文字事业的科学发展

  (一)认真领会《规划纲要》关于语言文字工作战略地位和内容方法的新突破

  第一,战略思考,提出语言文字事业在国家战略中的科学定位。《规划纲要》贯彻并体现了党的十八大、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对语言文字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对语言文字事业在国家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科学定位。《规划纲要》在指导思想中就明确提出语言文字工作重要目的之一是为“增强国家语言实力”,将语言文字事业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规划纲要》还提出“语言文字是国家的战略性文化资源,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性资源”,提出要立足国家安全和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战略,为国家军事、外交、国防等提供支持与服务。

  第二,面向未来,提出语言文字工作新的发展目标。《规划纲要》总结新中国语言文字工作60多年的成绩和经验,结合时代特点,明确提出“到2020年,普通话在全国范围内基本普及,汉字社会应用的规范化程度进一步提高,汉语拼音更好地发挥作用。国家语言实力显著增强,国民语言能力明显提高,社会语言生活和谐发展”的新目标。国家语言实力是指国家语言文字事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主要包括:语言文字的法制化、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平,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水平,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国际地位,以及语言文字工作服务于人民群众,服务于国家战略的水平等内容。“国民语言能力明显提高”是在着力扩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范围的基础上,注重内涵式发展,提高国民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社会语言生活和谐发展”指的是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发挥主导作用的前提下,科学规划各种语言文字的定位和功能,使各种语言文字处于相互包容、良性运行、协调发展、充满活力的和谐状态。

  第三,突出重点,明确语言文字工作应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发挥更大作用。

  《规划纲要》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进一步确定了语言文字工作要全面为教育服务的宗旨和思想。在序言开宗明义指出,实现教育现代化对语言文字事业提出更高要求;在指导思想中明确提出,语言文字工作要“服务教育现代化,服务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办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支持特殊教育等都要求语言文字工作在新阶段为服务支撑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发挥更大作用。《规划纲要》在六项重点工作和十六项举措中,半数也是围绕提高学校语言文字工作水平展开,例如,提出要“继续实施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项目”;要加强“教师、校长(园长)普通话培训”;要不断“提升幼儿普通话水平”、“加强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培养”、“提高教师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等。

  第四,注重内涵,强调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范围与普及质量并重。大力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不仅要扩大普及范围,还要提高普及质量。《规划纲要》结合当前语言文字工作的重点难点,提出普及推广工作的重点从城市转向农村、边远和民族地区。《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少数民族双语教师要能够达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要求,完成义务教育的少数民族学生要能够熟练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第五,放开视野,拓宽语言文字工作的新领域。语言文字工作内容不仅包括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同时涉及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涉及手语盲文,涉及在我国境内使用的外国语言文字,涉及汉语国际教育和海外华文教育等,范畴的拓宽体现了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宽口径、新视野的特点。《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快手语、盲文规范标准研制,加强国家通用手语和盲文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推进国际汉语教育,继续发挥普通话、规范汉字和汉语拼音在国际汉语教育和海外华文教育中的主导作用等。

  第六,深化改革,提出理念思路、工作机制、管理服务等方面的创新内容。《规划纲要》提出,要创新理念思路,要“继承发扬语言文字传统理念,适应时代发展,积极培育和树立语言文字的新理念”。《规划纲要》强调,语言文字工作要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要努力实现工作内容的拓展,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能力、创新服务方式,坚持监督检查与社会服务并重;要建立健全语委议事机制。要通过多种途径加强语言文字的对外交流和传播,扩大中华语言文字的国际影响力,拓展中华文化传播的广度和深度。

  (二)扎实落实《规划纲要》提出的主要任务和重点工作

  第一,突出重点难点,加大推广和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的力度。《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宣传教育力度,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列入普法教育内容。要逐步提高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程度,到2020年,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全社会基本普及,全国范围内语言交际障碍基本消除。要加快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和普及。

  在行动举措上,《规划纲要》提出要继续实施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项目。继续推进城市语言文字评估工作,二类城市在2015年、三类城市在2020年完成达标验收。继续开展区域语言文字规范化达标工作。此外,还要对包括幼儿园在内的教师、校长(园长)进行普通话培训。全体教师都要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列为学校、机关、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和公共服务行业从业人员培训内容,加大培训力度。

  第二,立足社会需求,继续推进语言文字法制化、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规划纲要》提出要研究修订《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健全完善语言文字法律法规体系。要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进一步完善语言文字规范标准体系。推进语言文字标准化建设,健全语言文字标准的层级和体系。提升语言文字信息化水平,加强面向中文信息处理的语言文字基础工程建设。

  为加强语言文字工作法制化、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国家语委拟开展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加强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统筹管理和制订修订工作。建立规范化标准化工作长效机制,构建和完善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实施相配套的语言文字规范标准体系,制订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标准,以及公共服务领域外文译写规范等社会发展所需要的规范标准。二是要加强信息化资源建设。建设古今汉字全息数据库、中国百年语言文字规范标准数据库和国家语言资源动态流通语料库等国家级语言数据库和语料库。三是开展语言国情调查和语言普查。建立中国语言数据库,绘制多媒体语言地图,发布中国语言国情报告。

  第三,深化工作内涵,做好语言文字社会应用督查与服务工作。《规划纲要》提出要强化语言文字社会应用的监督检查,加强社会语言生活监测和引导,做好语言文字社会咨询服务工作。加强外国语言文字使用管理,推进外语中文译写规范工作。

  为此,需要在两个方面作出努力,一是要尽快完善社会语言生活监测平台。监测研究语言使用实态和语言生活热点,分析语言生活中的新现象,并进行基于数据分析的语言战略研究。建设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督查平台和测查认证系统。建设国家语言文字咨询服务平台和语言文字应用服务系统。二是建立国家语言应急服务和援助机制。制订应对国际事务和突发事件的关键语言政策,建设国家多语言能力人才资源库。推动社会建立应急和特定领域专业语言人才的招募储备机制。

  第四,运用多种手段,努力提高国民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规划纲要》提出要建立和完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测评体系,逐步提高国民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全社会语言规范意识进一步增强,公民在公共场合自觉使用普通话和规范汉字,语言文字社会应用的规范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提高国民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主要有以下几条途径,一是完善测评体系。要继续推进和完善普通话水平测试、汉字应用水平测试和汉语能力测试。二是提高教师和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在教师资格标准中,明确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要求。把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有机纳入教育教学环节,建立并完善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评价标准。三是提高相关职业人群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健全学校、机关、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和公共服务行业等相关行业从业人员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职业标准。

  第五,增强资源观念,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规划纲要》提出要增强全社会的语言资源观念和语言保护意识。要依法妥善处理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汉语方言、繁体字、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关系及学习使用问题。加强各民族语言文字的科学研究和资源开发利用,建立和完善语言资源库,探索方言使用和保护的科学途径。

  准备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一是继续建设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科学设计,统一规划,调查收集普通话、汉语方言、少数民族语言的有声语料,整理保存和深入开发利用。二是研制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加快制订社会应用和信息化急需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基础规范标准。做好少数民族语言的术语规范化工作。三是建设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数据库。收集梳理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发展历史和文化信息,建设少数民族语言文化资源库和传统通用少数民族语言的大规模语料库。

  第六,树立文化自信,弘扬传播中华优秀文化。《规划纲要》提出,要充分发挥语言文字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载体作用,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提升国民的文化素养和道德素养。要进一步拓展深化与港澳台地区的交流,推进国际汉语教育,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需要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一是继续推行中华经典诵写讲行动。继续推进学校开展中华经典诵写讲行动,广泛开展中华经典诵读、书写、讲解的社团活动和校外活动,大力打造中华经典诵写讲行动社会参与平台,着手建设中华经典诵写讲资源库。二是加强港澳台地区及海外合作交流。建立与港澳台地区民间语言文字协商机制,促进语言文字学术交流和语言文化交流;开展服务港澳同胞普通话学习和培训测试;推动海峡两岸语言文字业务交流;鼓励海外侨胞来华学习汉语;加大普通话培训测试的海外推广力度。

  三、开拓思路,全面提高语言文字工作保障水平

  《规划纲要》的贯彻落实,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事关长远未来,涉及方方面面,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加强组织领导,不断提高服务保障水平,全力推进《规划纲要》的落实。

  一是转变工作理念和工作思路,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要充分认识到语言文字是国家的战略性文化资源,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性资源;推进语言文字事业科学发展,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备条件,是促进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提升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的战略需要。语言文字工作要努力实现工作内容的拓展,要拓宽视野看作用,融入发展促发展,主动与包括教育工作在内的经济社会发展等各项工作有机结合,努力探索新的事业发展增长点和工作着力点,在提供支撑和服务的过程中实现自身价值,推进自身的发展。

  二是坚持体制机制创新,确保语言文字工作的可持续发展。要建立和完善“政府主导、语委统筹、部门支持、社会参与”的管理体制。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对语言文字工作的主导责任,建立和完善分工协作、齐抓共管、协调有效的工作机制。要建立健全语委全体会议、语委咨询委员会、外语中文译写规范部际联席会议及专家委员会,以及各专业机构、专项工作组等制度或组织。要建立长效协调督查机制。将语言文字工作要求纳入各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语言文字工作部门)年度工作总结和相关干部考核范围。在有关部门的配合下,将语言文字规范要求纳入精神文明建设、普法宣传教育、机关行文规范、教育督导、新闻出版编校质量、广播影视制作播出质量、工商行政监管和城市市容管理等范围,并建立相应机制或制度。

  三是扩大对外开放,拓展中华文化传播的广度和深度。要推进国际汉语教育。加强国际汉语教育教师培训、教材建设和教学研究,继续推动汉语相关水平测试向海外拓展。努力提升中文国际地位。要建立健全相关涉外协作关系和协作机制。通过孔子学院教学、海外中国文化中心活动、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对外汉语培训、对外传播媒体和新媒体的宣传报道,以及节目交流、民间外交、青年交流活动等各种方式和途径,积极主动地对外传播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中华文化。

  四是加强科研管理,不断提高科研工作水平。要健全充实各级语言文字工作机构。创新管理队伍培训方式,实施中青年骨干海外研修计划、语言文字管理干部岗位培训和专题研修、测试员提高培训等项目,对语言文字专兼职管理队伍开展上岗培训和定期轮训。要进一步提高科研的支撑作用。语言文字科研工作要进一步紧扣社会应用,围绕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语言文字方针政策、规范标准,密切关注、研究社会语言生活中的新问题、新动向,研究解决群众广泛关注、对民生影响大的事项,为应用管理工作和社会服务提供思想和理论支撑,为决策提供咨询服务。

  五是加大保障力度,创造有利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推广和规范使用的社会环境。要加强语言文字的宣传工作。继续开展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创新活动内容、载体和方式,推动农村、边远和民族地区提高普通话普及程度。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创新宣传手段,加强舆论引导,注重对社会关注的语言文字热点问题的宣传解释。要加大对语言文字事业发展的经费投入力度。推动各级财政保障《规划纲要》确定的重点工作建设所需经费,增加农村、边远和民族地区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经费投入。

教育部直属机关干部网络学院
主办单位:教育部人事司 协办单位:国家教育行政学院
技术支持:北京国人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0028400号
邮箱:jgwy@naea.edu.cn 电话:69248888-3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