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直属机关干部网络学院

教育部直属机关干部网络学院

党史党建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增强政治定力
来源:红旗文稿 发布时间:2014-03-06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总体部署,描绘了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意义重大而深远。落实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关键是要增强政治定力,凝聚思想共识,使全党全社会都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形成推动改革的强大正能量。当前,要加大正面宣传力度,廓清模糊认识,引导人们不为各种错误思想所迷惑,不为各种纷争干扰所左右,正确认识改革开放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毫不动摇地沿着正确方向不断推进改革、全面深化改革。

  一、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而不是对社会主义制度改弦易张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这个方向,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而不是对社会主义制度改弦易张。近年来,不断有人提出改革只能往西方制度模式的方向改,否则就不叫改革,这是一种肆意曲解。最近,又有人提出:“中国要找到一种体制,这种体制的正当性能被人们普遍接受”;“民主化本身就是寻找一种新的正当性来源”,并认为“这就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含义”。显然,这种论调的真实意图,就是要把我们的改革开放引向西方的制度模式,引向所谓的资产阶级“民主化”。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怎么改、改什么,要有我们的政治原则和底线,要有政治定力。特别是坚持什么样的方向,决定着改革的性质和最终成败。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各种矛盾相互交织,各种诉求相互碰撞,各色人等纷纷开出所谓“改革药方”,推进改革的敏感程度、复杂程度前所未有。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确保改革沿着有利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方向推进,是全面深化改革首先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

  方向问题至关重要。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的奋斗历程,我们之所以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根本原因就在于坚持了正确的方向,排除各种干扰,确保改革不变质、不走样。35年来,我们始终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定力,坚持把党的基本路线作为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把“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既以四项基本原则保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又通过改革开放赋予四项基本原则新的时代内涵,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充满发展生机和创新活力的“中国模式”。相比之下,苏联、东欧等前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之所以遭到惨痛失败,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改革的方向跑偏了,改革的路子走歪了,不仅没有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巩固和壮大社会主义事业,反而颠覆了社会主义制度,葬送了社会主义事业。有鉴于此,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中国是一个大国,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这里所说的颠覆性错误,就是指根本性、方向性错误。我们不仅要避免这样的错误,而且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把我们的制度优势更加充分地体现出来,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比当代资本主义更有效率,更能激发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能在国际竞争中赢得比较优势,确保我们的改革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国家改革能否保持正确方向,直接决定着社会主义制度和事业的前途命运。但现在有人仍然打着为改革“把脉开药”的幌子,企图把改革开放引导到西方“普世价值”、西方政治制度的方向上去。其实,对于“民主化本身就是寻找一种新的正当性来源”这类论调,邓小平同志早在改革开放之初就指出过:“资本主义社会讲的民主是资产阶级的民主,实际上是垄断资本的民主,无非是多党竞选、三权鼎立、两院制。我们的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制度,不能搞西方那一套。”对此,我们必须始终立场坚定,毫不动摇。不仅改革开放之初不能搞那一套,全面深化改革也不能搞那一套。中国实行什么样的社会制度,全面深化改革沿着什么方向推进,是由我们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我们一定要全面准确把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对那些能改的、该改的,要一改到底;对那些不能改的,特别是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等,要始终坚持,一以贯之。

  二、改革开放35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是因为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不仅仅是依靠“后发优势”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带领人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不懈推进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创造了令世人惊叹的中国奇迹,“中国经验”、“中国模式”在国际上赢得广泛赞誉。但有人却认为“我们35年的高速发展是因为后发优势”,“抄别人的作业得高分,并不证明自己聪明”。这种观点无视中国历史,忽略中国国情,是典型的盲人摸象、以偏概全,实质上是要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创造性,从根本上动摇我们的道路自信。

  所谓“后发优势”,按照当前普遍流行的说法,是指后起国家能够根据自身实际,选择有别于先进国家的不同发展道路和不同发展模式,引进先进国家的技术、设备和资金,同时借鉴先进国家的经验教训,避免或少走弯路,采取优化的赶超战略,从而有可能较快进入较高的工业化阶段。回顾35年来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辉煌成就,我们确实借鉴了许多发达国家的经验(包括他们走过的弯路),有一定的“后发优势”在起作用。但是,如果不承认我们的国情,不承认我们的创造,不承认13亿中国人民的聪明才智,将中国35年的高速发展仅仅归因于“后发优势”,那就难免以偏概全、有失公允了。试想,当今世界有2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90%属于发展中国家,应该说都具有自己的“后发优势”,为什么偏偏是中国而不是其他后起国家一枝独秀,正在逐步“赶上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美国”?

  改革开放35年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根本原因是我们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众所周知,独立自主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立党立国的根本所在。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这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确立的基本原则。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改革开放以来,正是立足于走自己的路,邓小平同志领导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此,他曾经深有感触地说:“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地底下冒出来的,而是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通过不懈探索和接力奋斗,披荆斩棘开拓出来的。它植根于中国社会,从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既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体现鲜明的中国特色;既适合中国国情,又体现时代特征。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道路。历史条件的多样性,决定了各国选择发展道路的多样性。事实证明,在人类历史上,没有一个民族、没有一个国家可以通过依赖外部力量、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实现强大和振兴。那样做的结果,不是必然遭遇失败,就是必然成为他人的附庸。

  当前,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要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就必须继续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一个国家走什么道路,是由这个国家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基本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综合决定的。13亿中国人民坚持走自己的道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我们要增强这种政治定力,增强这种道路自信,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我们要虚心学习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但我们不能数典忘祖,不能照抄照搬别国的发展模式,也绝不会接受任何外国颐指气使的说教。”现在,有些人议论这个道路、那个道路,有的想拉回到老路上去,有的是想引导到邪路上去;有的是思想认识误区,有的则是别有用心。对此,我们要始终保持头脑清醒,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三、全面深化改革是为了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而不是因为“现行体制”“对所有人都不好”

  改革开放35年的历史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资本主义制度不可比拟的优越性,我们对此充满信心和自豪。但是,有人却认为:“我们这个体制之所以要改革是因为对所有人都不好”;“真正强大的政府是实行宪政”的政府;如果不实行这样的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的空间比较小”。这些所谓的改革论调,不仅因缺乏事实依据而显得苍白无力,而且其真实意图不言自明,那就是要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动摇我们的制度自信,最终目的是想把我们的改革开放引向西方的制度模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凝聚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共同奋斗与探索。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深刻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形成了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它构成了“中国模式”的基本制度框架,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提供了根本制度保障。

  诚然,目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程度和科技水平,一般比社会主义国家要高,这也就是有人认为我们现在的经济和技术成就是“建立在西方‘自由体制’基础之上”的缘由所在。但不要忘记,资本主义制度已经有了几百年的历史,而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出来的新中国成立刚刚60多年,改革开放刚刚35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还没有完全显现出来。即便如此,我们依靠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还是创造了连西方国家都“难以想象”、“超越想象”(基辛格语)的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成就,难道这些也都是靠所谓的“自由体制”创造出来的吗?也都是靠“抄别人的作业”得来的“高分”吗?

  回顾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奋斗历程,毋庸讳言,经济体制改革始终是我们的重中之重,但这并不等于说政治体制改革就不重要,更不等于说“政治体制不改革”。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从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到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建立,从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到实施依法治国方略,从发展党内民主到推进人民民主,政治体制改革始终都在一步步扎实推进。否则,就难以说得通政治上层建筑是如何适应经济基础的,更难以讲清楚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和谐稳定的原因所在。现在,有人只承认我们的经济发展成就,而有意回避这些成就背后的制度原因,甚至质疑我们的政治制度,这既不符合逻辑,也不符合事实。

  全面深化改革是为了使我们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而不是像有人说的那样“现行体制”“对所有人都不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由根本层面的制度、基本层面的制度、具体层面的制度组成的,坚持和完善这一制度,要处理好变与不变的关系。其中根本制度和基本制度事关国家根基、人民福祉,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完善,须臾不可背弃或偏离;具体制度特别是各种体制机制,必须根据经济社会领域的新情况新变化,及时加以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地发展。可以想见,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逐步推进,我们的制度必将越来越成熟,这个制度的优越性也必将进一步显现。我们完全有这样的制度自信!

  四、全面深化改革是为了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而不是为了“把大部分国有企业民营化”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近来有人认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在苏东剧变的情况下维持政权稳定,是因为改革开放发展了私有企业”;“对维护共产党的执政而言,国有企业已经变成了实实在在的负资产”;“如果把大部分国有企业民营化了,共产党的统治就更稳固了”。这些言论从根本上否认国有经济是共产党执政的重要物质基础,其实质就是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削弱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进而达到实现全盘“私有化”的目的。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其阶级基础只能是由先进的大工业生产方式培育的工人阶级,这就决定了我们党执政的物质基础是以国有经济为核心的公有制经济。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基础,党领导人民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制度才体现出巨大的优越性,不仅能够更加有效地为社会提供重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更加有效地消除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经济危机和抗御重大自然灾害,同时也为真正实现社会的平等、和谐、公平、正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认真总结国际国内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不仅逐步建立和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且逐步明确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35年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获得长足发展,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是我们坚持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所带来的巨大成就。

  但是,上述成就并不意味着我国“之所以能在苏东剧变的情况下维持政权稳定,是因为改革开放发展了私有企业”。一个国家政权稳定与否,与这个国家的政党是否具有相应的执政能力和坚实的执政基础,与这个国家的发展道路、经济政治体制是否符合该国国情,与这个国家的人民大众对国家政权是否具有高度政治认同等都密切相关。对我们国家来说,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之所以保持持续稳定,除了上述多种原因之外,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我们在通过改革开放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同时,还始终坚守一条重要底线,那就是不仅从来没有否定公有制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主导作用,反而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

  国有经济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它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集中体现在控制力上。只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国家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得到增强,即使国有经济比重减少一些,也不会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党的十四大以来,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总体上已经同市场经济相融合,增强了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不仅如此,国有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还担负着广泛的社会责任,在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高科技领域和抗击自然灾害等方面都发挥着主导作用和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如果罔顾这样的数据和事实,断言“对维护共产党的执政而言,国有企业已经变成了实实在在的负资产”,甚至主张“把大部分国有企业民营化”,无疑是一种典型的私有化言论,表面上是为了“维护共产党的执政”,其实质却是要动摇、否定和销蚀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进而动摇共产党的执政根基。

  由此可见,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问题上,我们也要有坚强的政治定力。一方面,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另一方面,要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那种否认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企图搞全盘私有化、进而削弱我们党执政的物质基础的图谋,是注定要失败的。

  五、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而不能丝毫削弱和否定党的领导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一个忠实地代表人民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的强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前提,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保证。但是,近来有人却对党的领导地位和领导能力产生怀疑,说什么:“中国人过去认为权力是打下来的就有正当性,靠流血牺牲获得权力就有正当性,但这种正当性现在面临挑战”;“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个观念“也是错的”,“得不到老百姓信任的政府不可能是一个强大的政府”。这种言论的实质就是通过否定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达到否定党领导人民取得国家政权的合法性,进而达到削弱甚至否定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全面深化改革坚强领导的目的,严重地歪曲了历史、混淆了是非、扰乱了视听。

  众所周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是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努力并付出巨大的牺牲确立的,是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中不断得以巩固的,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改革开放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我们党在认真总结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基础上作出的正确抉择。早在改革开放初期,针对极少数人鼓吹在中国实行西方多党制的错误主张,邓小平同志就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强调我们不能照搬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做法,更不能丢掉我们的优越性。他旗帜鲜明地指出:“共产党的领导就是我们的优越性。”“如果没有共产党的领导,不搞社会主义,不搞改革开放,就呜呼哀哉了,哪里能有现在的中国?”

  回顾35年来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国的改革之所以能够顺利推进并取得历史性成就,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始终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和改革立场,排除各种困难干扰,抵御各种风险挑战,确保改革不变质、不走样。35年来,在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同时,我国社会长期保持安定团结、政通人和,我国国际影响显著扩大,民族凝聚力极大增强,赢得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衷心拥戴。这正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最大正当性、根本合法性之所在。说什么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正当性现在面临挑战”,是“得不到老百姓信任的政府”,纯粹是混淆视听,别有用心。

  当前,改革已经进入了攻坚期和深水区,全面深化改革的敏感程度、复杂程度前所未有。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始终保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其中最核心的问题仍然是毫不动摇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实践表明,要把十几亿人的思想和力量统一和凝聚起来,齐心协力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统一领导是不可设想的。鉴于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央决定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为的就是更好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保证改革顺利推进和各项改革任务的全面落实。

  总之,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增强政治定力。这就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底线,坚决抵制改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的各种图谋。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不管改革的形势如何复杂,我们都要增强这样的政治定力,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勇于担当意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决策部署,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只要我们始终坚持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不动摇,广泛凝聚改革共识,真正形成改革合力,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任务就一定能够完成,“两个100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一定能够实现!

教育部直属机关干部网络学院
主办单位:教育部人事司 协办单位:国家教育行政学院
技术支持:北京国人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0028400号
邮箱:jgwy@naea.edu.cn 电话:69248888-3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