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直属机关干部网络学院

教育部直属机关干部网络学院

教育探索

影响高校德育传播效果的因素及其对策——基于传播学的视阈
来源:《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发布时间:2009-09-11

    传播是“人类通过符号和媒介交流信息以期发生相应变化的活动。”[1]从传播学的角度看,德育就是一种特定的信息传播活动,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内容的价值观念的传播。面对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发展多样化时代背景下的社会新矛盾、新变化和教育对象身心发展的新特点,高校德育可以借鉴传播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提高传播的效果。

    一、德育过程实际上就是传播过程

    (一)德育过程与传播过程在基本要素构成上具有一致性

    传播学的研究表明,一个基本的传播过程是由传播者、受传者、传播信息、传播媒介及信息反馈这5个基本要素构成的。在传播中它们是缺一不可的。而高校德育在传播过程中同样具备上述5个基本要素。第一,传播者(教师),是指在德育传播过程中制作并提供信息的教育者;第二,传播信息(教学内容),是指有关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的内容;第三,受传者(大学生),是指德育中接收信息的受教育者;第四,传播媒介(语言、多媒体等载体),是指教育者向大学生宣传教育时使用的沟通渠道;第五,信息反馈,是指大学生对教育者所作出的反应,是受教育者态度、行为对教育者的影响。这五个要素是作为一个完整的德育过程所必须具备的实体,它们通常按一定的规律组合成为德育过程的要素,缺一不可,相互作用。

    (二)德育过程与传播过程具有目的一致性

    人类的传播活动从来就是有目的和有计划的,而德育过程则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品德要求和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促使受教育者产生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以形成一定社会所期望的思想政治品德的教育过程。因此,二者具有共同的目的,都是教育者(传播者)通过一定的内容方法和手段对受教育者(受传者)实施某种影响,以期转变受教育者(受传者)的思想、态度和行为。

    (三)德育过程与传播过程都具有双向互动性

    信息传播的过程,是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符号会聚的过程和信息共享的过程。传播首先是双向性的,即表现为传播者与受传者两大传播要素的双向鼎立和传、受两者之间的信息双向沟通与交流;其次是互动性的,即传、受两者不仅共享信息、互传信息和一起创造信息,并且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德育信息的传播同样是通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协同互动的传播行为实现的,德育过程的设计必须重视教与学两方面的分析和安排,并充分利用受教育者的信息反馈,随时进行调整和控制,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德育过程实质上就是一种传播过程,它应该遵循传播学关于传播要素与传播效果密切相关,并贯穿传播过程始终的基本原理和影响传播效果的各传播要素之间内在的、稳定的有机联系和相互作用的传播规律。

    运用传播学的原理和规律来分析德育传播的效果,既可以发现传统德育传播过程的不足和缺陷,又可以把握影响德育传播过程的主要因素,以增强新时期德育传播的实效性。

    二、影响德育传播效果的主要因素

    德育效果是德育过程的终极目的。德育传播活动能否获得理想的传播效果,除了要受社会环境的制约外,德育教育者的素质和影响力、受众的政治倾向及个性差异,以及传播渠道是否畅通、传播媒介是否良好,都是影响德育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

    (一)教育者因素

    教育者是影响德育效果的首要因素。传播学理论认为,传播主体因素对传播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作为德育活动的施动者、组织者和引导者,教育者对德育传播效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教育者作为受教育者接受德育理论知识和信息的“守门人”,要根据大学生的需求,对庞杂的、不同性质的大量德育信息进行收集、鉴别、整理和选择,从而把正确的信息传递给大学生,以确保其教育的导向性;(2)教育者自身因素能够对德育传播效果产生一定影响。这些因素包括教育者的权威性、可信性、接近性、悦目性等。教育者权威的确立主要是依靠其深厚的专业素养、学术造诣和突出的能力及才华。传播学认为信源的可信度越高,其说服效果越好;可信度越低,说服效果越差。而且教育者在信仰、个性、情趣、爱好、心理距离上与大学生越接近,就越容易产生好的教育效果。教育者的风度仪表和身体容貌大方得体、赏心悦目,更易为大学生所接受和喜爱。

    (二)教育内容因素

    德育内容是德育传播的核心,也是决定德育传播效果的根本。传播学研究表明,对传播效果起决定作用的是传播内容本身。德育能否起作用及所起作用的程度,关键在于德育内容的科学性和说服力。一些大学生反映,“当年最不喜欢上的课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但毕业后真正有用的,特别是在宏观思想、思维方法指导等方面,却恰恰是这些思想政治理论课所给与的。”这说明高校德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引导人、塑造人的,其教育内容的科学性和价值是不容置疑的。高校德育要吸引当代大学生,最根本的是靠德育内容的理论逻辑魅力和强大的说服力。

    (三)教育媒介因素

    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需要信息交流的媒介。在德育传播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同样需要媒介。德育媒介按照不同的标准,可分为不同的类型。书籍、杂志、报纸、照片等占有一定的空间,称之为空间性媒介,它以负载文字及有序的线型符号为主,适宜传播复杂的思想和严谨的材料,或篇幅较长、不紧急的信息资源。广播、无线通讯等属于时间性媒介,它以负载有规律的诉诸听觉器官的声音符号为主,适合用来传播悦耳的音乐、紧急的事件和进行情感暗示。课堂教育教学、面对面交谈、面向公众演讲、电影、电视、电脑等属于时空性媒介,它兼有时间媒介和空间媒介的共同特点,传播过程具有时空共进、声形并茂、形神兼备的特点。在实际的德育传播过程中,性质特点、功能不同的媒介对德育的传播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优化、创设、利用大众媒介进行德育传播活动,是提高德育传播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四)受教育者因素

    根据传播学理论和德育基本理论,传播者(教育者)与受传者(受教育者)是传播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他们共同构成一组传播关系(传受关系)。就教育者而言,其主要任务是制作、补充、发展自己的德育信息,使之更加完善、更易为受教育者所接收。就受教育者而言,它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德育信息,而是不断地选择、记忆、归纳、处理,并把新获得的信息并入自己已有的信息体系中。即便是同一个传播者,运用同一种方法传达同一内容的信息,在不同的对象那里往往有着不同的认识。因为受教育者作为社会群体中的个人,在接受信息时,往往是从其各自的立场、观点、兴趣、情感出发的。可见,德育传播活动对应方的受教育者,同样是影响德育传播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五)教育环境因素

    环境对德育传播的效果有着重要影响。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影响下的高校德育社会化趋势已日益明显。除了传统的家庭影响外,校外的大众传播媒介、社会风气等因素也在不断地影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并起着“反复强化、综合强化和累积强化”的作用。

    一般说来,德育传播与环境之间常常会产生如下矛盾:第一,德育传播的内容要求与周围环境不一致。从受教育者的角度来看,他周围的一切情况都作为环境因素对其产生影响。这些情况成为个体评价德育内容的重要“参照系”,如果德育所传播的观念,价值取向,行为准则与周围环境严重对立,势必导致受教育者的内心冲突和选择困惑,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德育传播的效果。第二,学校与家庭、社会的教育传播活动不一致。比如,在家庭中,如果父母只重视子女知识的学习,忽视道德品质的养成,家庭影响会有意无意地阻滞子女接纳德育信息,造成信息的堵塞。有的家长甚至向子女传播与核心价值导向相悖的意识和态度。再比如,大众传媒中的一些大众文化,尤其是商业性宣传,受商业利益驱动,其暗示或诱导的目标与社会主流舆论导向有一定的差距,上述这些矛盾无疑都会影响德育的传播效果。
   
    综上所述,制约传播效果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教育者、教育媒介和受教育者是最主要的三个因素,而且它们的地位和作用也有所不同。教育者不但掌握着传播工具和手段,而且决定着信息内容的取舍,作为德育传播过程的控制者起着主导作用。而受教育者是信息传播的接收者,它作为传播行为的对象或“目的地”,是传播过程得以存在的前提,同时又是教育媒介积极主动的接近者和反馈信源,因而在传播过程中占据主动地位。教育媒介是德育传播活动的中介物,是储存和传递信息的物质工具或手段。在传播过程中起着联结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纽带作用。

    三、提高高校德育传播效果的主要对策

    要提高高校德育传播的实效性,应以课堂德育传播为核心,优化教育者队伍,满足受教育者需求,不断改进教育方法,并有效利用媒介。

    (一)优化高校德育队伍,提高教育者的教育能力、人格魅力

    在德育活动中,教育者是德育活动的发起者、组织者和实施者。教育者队伍的状况直接关系到德育活动能否进行及进行得好坏。因此,必须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加强德育队伍建设,主要是加强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建设。

    1.加强政治素质建设,当好“把关人”

    当前从国际上看,随着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的日趋发展,国际敌对势力与我们争夺青年一代的斗争更加尖锐复杂,大学生面临着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巨大冲击。从国内来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趋多样,大学生面临着政治信仰、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等的极大考验。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教育者要明确正确的政治方向,形成坚定的政治立场,具备一定的政治责任感、政治敏锐性、政治鉴别力和政治纪律性。要根据大学生的需求,对庞杂的、不同性质的信息进行鉴别、收集、整理和选择,把正确的具有导向性的信息传递给大学生,当好“把关人”或“守门人”。在新形势下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旋律。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诚信教育、道德教育,提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防御能力。

    2.提高德育队伍的业务素质

    要提高德育的传播效果,高校德育工作者既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又要视野开阔、具有丰富的知识,能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因此,要不断加强德育工作者业务素质建设,要更新理论知识结构、提高教育与科研能力、增强人格魅力等。

    第一,更新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德育课是大学生德育的主渠道。在实践中,由于德育工作者知识结构的不合理,在教学中出现了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教育者往往根据自己的知识积累来决定课程内容的取舍,随意性较大。这就要求,一方面高校主管部门,既要有计划地选派德育课教师去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培养跨学科的综合能力,以适应德育课跨学科的特点。另一方面,讲授德育课的教师,只有潜心向学,努力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才能建立广博丰厚的知识结构,善于用知识和事实的力量去打动学生,才能达到较好的德育效果。教育者与学生之间传受关系的确立,从根本上讲不在于教育者是否获得了教师职务的任命,甚至也不在于师生共在一个课堂,而在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存在的信息差、知识差。

    第二,不断提高教学与科研能力,用先进的理论引导人。德育工作者要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及其在当代发展的最新成果,研究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与实践,不断丰富和充实德育课的教学内容,对于社会实践中的有关重大问题应尽可能地给学生一个有说服力的回答,特别是要教给学生认识这些问题的科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育者要善于在教材语言、教学语言和学生语言之间寻求平衡点。要善于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对教材上抽象的理论作出诠释。善于了解大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实际,熟悉大学生的话语特点,缩小教学语言与学生语言之间的距离,让理论更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使大学生真正领悟到德育内容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第三,加强自身修养,用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德育作为一种特殊的传播活动,其特殊性在于他的主体和对象都是具有主观能动精神的人。教育者要传授知识,要教授思维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教育者的角色地位和话语特权,使其必然会以自己的行动、价值理念和精神风范影响着受教育者。因而,教育者要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和坚定的信念感染学生;以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影响学生;以良好的师德和个性魅力为学生做出示范。

    (二)满足受教育者需要,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

    传播学研究表明,传播的效果与满足受传者的需求程度有关。受传者需求是客观确定传播活动目标的基础。在德育传播活动中,往往出现传播者“一头热”的现象,这就降低了德育传播活动的效果,甚至使其流于形式而产生一定的负效应。为此,德育传播活动应当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1.满足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价值诉求。处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关键时期的大学生,面对社会深刻转型,思想日益多元,技术不断变革,就业压力较大,各种社会心理问题不断出现等客观形势,如何成才以及成为怎样的人才是大学生当前的最大利益诉求。德育工作者要坚持以“以人为本”进行德育传播,在德育传播中有的放矢,满足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才能切合大学生的客观实际,德育传播才能有好的效果。

    2.要为大学生提供精神寄托。德育的学习过程,是一种高级的精神交往活动。人们选择、接受某种理论,其实就是选择了今后人生的方向道路,就是使自己承担了某种责任,有了明确的精神追求,从而确立自觉学习的意识。德育传播,一方面要让大学生认识到理想、信念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性,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理性及现实意义;另一方面要引导大学生认识到关于“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思考,不是无足轻重、可有可无的小事,而是事关“人生命运”的大事,是事关“生活谁主沉浮”的紧要事,为大学生提供精神寄托。

    3.要能够引起大学生的价值共鸣。德育教师在传播德育的基本理论时,要意识到学生是“有能力进行自由思想和选择的高级生命”,而不是一堆无思维、无选择能力的石头。德育传播贵在引导大学生自由地思索、积极地选择,而不是空洞地灌输和生硬地说教。德育工作者应着眼于大学生的实际需要,紧密联系当今的社会现实,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学习知识,提高大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能力,增强他们辨别是非和抵御各种错误思想侵蚀的能力。帮助大学生认清社会问题,解除困惑,坚定信念、进一步获得道德认同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有的放矢”。

    (三)灵活运用多种教育教学方法,拓宽德育传播渠道

    1.灵活运用相应的课堂传播方法

    第一,专题教学与系统讲授相结合。系统讲授可以保证理论系统性和完整性,专题教学则可以把重点、难点、热点问题讲清讲透,保证理论传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第二,多环节互动教学。它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设计热点讨论、案例研读、课堂辩论等具体互动环节,让学生真正参与问题的思考,从而达到好的传播效果;第三,“诉诸理性”与“诉诸感情”相结合。前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运用理性或逻辑的力量来达到说服的目的,后者则是通过营造某种气氛或使用感情色彩强烈的言辞来感染对方第四,采用滋补法、接种法等传播技巧,培养学生抵制错误思想的能力。所谓滋补法,就是教育者可以通过灌输或提供正面的论点材料,使大学生直接确立或巩固正确的立场和观点,以此来抵御错误思想侵蚀的方法;接种法就是教育者对大学生的预存立场和所持观点加以轻微的攻击或驳斥来抵制反面信息的方法。德育课教师,既要向大学生传授正面的德育信息,也要对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东西进行评析批判,以此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免疫力[2]。

    2.合理安排感性材料和理性材料的比例

    向大学生提供感性材料应有利于其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可以通过媒介向大学生提供各类感性材料,如幻灯、电影、电视、录像等现代科技手段,也可以借助媒介设计教学环节、创建教学情境,让大学生感知时代脉搏、社会发展现实和人际交往现实。当然这些感性材料的加工取舍应当有助于启发大学生把握现实与理论的内在联系。需注意的是,利用现代媒介不能陷入唯媒介论,并非使用现代化媒介越多越好,特别是对德育而言,教学内容带有较强的思辨性、科学性和系统性,如果过多地突出音像画面,可能会影响或减弱对德育理论重点信息的传播。教育者要根据教育内容的实际情况,合理运用教学媒介,实现教育者讲授与借助媒介的有机结合,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

    3.积极利用新兴媒介,进行互动交流,提高德育传播效果

    在高校的德育主渠道传播中,教师与大学生之间往往缺乏交流。利用“博客”搭建网上交流沟通的平台,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变这种状况。在此平台上,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既是信息的发出者,又是信息的接收者,具有双重性,这样就使得德育领域的实时双向反馈传播成为可能。教育者可以提前把教学内容和需要思考、讨论的问题,参考阅读的书目等发布在“博客”上,学生可提前学习,课上可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课后学生还可以留言的方式与教师进行更加便捷的实时互动交流。这种互动性可以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科学地运用好这一平台,将会实现“德育传播由事后传播到事前传播,由定性传播到定量传播,由单方位传播到多方位传播,由静态传播到动态传播等一系列重大的转变”[3],德育传播的效果会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邵培仁.传播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0.

    [2]付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传播学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3).

    [3]黄明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优化初探[J].理论探讨,2004,(5).

教育部直属机关干部网络学院
主办单位:教育部人事司 协办单位:国家教育行政学院
技术支持:北京国人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0028400号
邮箱:jgwy@naea.edu.cn 电话:69248888-3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