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直属机关干部网络学院

教育部直属机关干部网络学院

领导讲话

刘延东:在中英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第二次会议上的致辞
来源:教育部 发布时间:2014-04-30

尊敬的亨特先生,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四月的北京春意盎然、万物复苏,在中英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第二次会议之际,与各位新老朋友相会,感到非常高兴。在此,我代表中国政府,对亨特先生、威利茨先生、韦泽先生、戴维信先生、吴思田大使等英国代表团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向各位朋友致以良好祝愿!

  首先,请允许我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先生,致中英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第二次会议的贺信:

  在中英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第二次会议开幕之际,我谨向本次会议表示热烈祝贺,向各位与会代表致以诚挚问候。

  中英都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也都为人类发展进步做出过重要贡献。两国之间的交往曾长期是东西方沟通交流的重要渠道。2012年,中英启动了中国与欧盟国家第一个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又一次走在了时代的前列。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人文交流的宗旨在于增进两国人民的友好情谊,促进两国关系健康稳定发展。两年来,中英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推动双方在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媒体和青年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富有实效的交流合作,在两国民众中产生了广泛而积极的影响,成为中英关系中一道亮丽风景线,为两国关系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今年适逢中英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两国关系处于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刻。今明两年双边关系将有一系列重要议程和活动。希望本次会议着眼中英关系全局,围绕“交流互鉴,共享未来”主题,通过开展广泛深入的交流对话,进一步凝聚共识,促进合作,为开创中英关系更加美好的未来做出新贡献!

  预祝本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 李克强

2014年4月23日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今年是中英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从42年前中英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到16年前建立全面伙伴关系;从10年前双边关系升级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到今天两国各层次各领域的务实合作,不仅造福两国人民,也为中欧关系和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去年12月,卡梅伦首相访华,与习近平主席和李克强总理进行了深入沟通交流,达成了一系列重要共识。习近平主席强调,中英双方应加深相互了解,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照顾对方重大关切和核心利益,增进互信,规划好中英关系未来,推动两国合作长期健康发展。上个月,习主席再次与卡梅伦首相在核安全峰会期间会晤,希望中英在核电、高铁、高技术、金融等领域打造示范性强的“旗舰项目”,深化教育、科技、媒体等交流合作,便利人员往来。可以说,中英关系已经掀开了新的一页。

  两年前的春天,我与时任文化大臣的亨特先生在伦敦共同启动了中英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这在两国关系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两年来,双方人文交流不断深化,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在教育方面,目前中国在英留学人员超过10万人,占中国留学欧盟学生总数的近一半。英国也有5000多名学生留学中国。在华举办的本科以上中英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213个,在读学生达13万人。英国有孔子学院25所、孔子课堂92个,总数居欧洲之首。英伦岛内“汉语热”持续升温,已有600多所中小学开设了中文课。在科技方面,两国政府决定投入总计2亿英镑设立“联合科学创新基金”,并签署了一系列合作协议,在探索与和平利用外层空间、民用核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等方面加强合作。在文化方面,两年来双方举办各类交流活动达500余项。为庆祝两国建交40周年,双方在中国26个城市联合组织了“艺述英国”活动,参与人数达300万人次。“欢乐春节”活动连续10年在英国举办,已成为中英人文交流的亮丽品牌,2014年在特拉法加广场的活动吸引了60多万人。在体育方面,双方联合开展奥运遗产研究,签订足球合作协议,英超未来三年将在中国推行“学转英超”项目,惠及120万名中国青少年。在青年和传媒等方面,“志奋领(Chevening)青年领导人培训项目”和“青年领导者圆桌会议”成为两国青年交流交往的重要平台,“中英媒体论坛”等活动搭建起两国媒体对话和交流合作的新渠道。

  双方在人文领域合作交流积累的正能量,越来越成为增进理解、深化友谊、推动合作的重要因素。人文交流与政治互信、经贸合作一道,共同构成了中英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三大支柱。借此机会,我对双方团队的出色工作表示诚挚的感谢!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中英都是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国度,人文交流源远流长。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未曾中断的古老文明,英国被誉为“现代工业革命的摇篮”,都对人类文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英国的历史文化、教育科技、文学艺术、影视音乐、足球运动等在中国具有很大影响力,莎士比亚、狄更斯、弥尔顿、萧伯纳等文豪的名字如同“邻居大叔”一样熟悉;中国的四大发明、丝绸、瓷器与茶文化在英国家喻户晓,中国哲学文学、中医中药、中华美食等受到越来越多英国民众喜爱,“中国热”方兴未艾。乒乓球起源于英国,如今中国已成为“乒乓之国”。可以说,人文交流为两国关系发展提供了源头活水和不竭动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回顾中英人文交流的历史,两国民众相知相识、交流互融,人民的友谊跨越了万里重洋,超越了文化差异,留下许多令人难忘的故事。70多年前,23岁的英国青年何克从牛津大学毕业后,主动投身中国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的正义事业,并撰写《我看到了新中国》一书,向全世界介绍真实的中国。他不顾炮火与战乱,悉心照顾60多名中国孤儿,并建立学校,为饱受战乱之苦的中国孩子提供了一个温馨家园,他在中国去世时年仅30岁。68年后,他的母校圣乔治中学的师生追寻他当年的足迹,一路寻访到他参与创建的甘肃省山丹培黎学校,并与该校建立了友好关系。如今,何克的故事跨越漫漫时空,成为中英友好的佳话。

  当前,中英都致力于国家繁荣发展,推进改革和开放,两国合作互补性强、基础好、前景广。中英都是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国是英国在欧盟外的第二大贸易伙伴,英国是中国第四大投资目的地国。当前,中国人民正在为 “两个百年”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去年11月召开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总目标,以促进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落脚点,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六个方面明确了改革路线图,范围之广、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必将成为中国改革开放进程新的里程碑。今后5年,中国进口商品将超过10万亿美元,对外投资超过5000亿美元,出境旅游超过5亿人次。英国在积极探索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财政、教育、医疗、社会福利等领域的改革,经济复苏势头良好。英国是欧盟大国,秉持开放原则,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一直是中欧合作的积极推动者。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二十国集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的重要成员,中英在气候变化、全民教育、全球减贫以及伊核、苏丹等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上都进行了积极合作。中英两国的改革,既是各自国家发展的机遇,也是两国加强合作的机遇。两国可以分享彼此的“改革红利”,为各自经济增长、实现互利共赢创造更多新的“增长点”。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两国人文交流面临难得机遇,拥有巨大潜力。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黄金时代在我们前面,而不在我们身后”。21世纪是合作的世纪,心胸有多宽,合作舞台就有多广。我们有责任促进两国民众增进彼此之间的好感和友谊,为两国关系打下坚实的民意基础。为此,我愿提出如下倡议:

  一是登高望远,加强交流互鉴。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古往今来,任何一种文明都需要从其他文明汲取养分、择善而从。人文交流是两国关系的“助推器”,是惠及两国人民的“幸福因子”。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两国要以战略思维和长远眼光,抓住机遇,继往开来,取长补短,照顾对方重大关切和核心利益,分享彼此改革发展有益经验,实现平等合作、互利共赢。

  二是求同存异,增进理解沟通。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前不久,习近平主席访欧时提出,把人们隔离开来的往往不是千山万水,不是大海深壑,而是相互认知上的隔膜。偏见来自于陌生、隔膜和不了解,是文明交流的最大障碍。只有了解文化差异性,才能增进理解、理性看待、友善相处。中英国情、制度和价值观不同,但两国的共同利益大于分歧,中国梦与包括英国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的梦想是相通的。我们应以开阔的视野、博大的胸怀,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真诚对话,搭建一座通向理解、包容、合作的文明共荣桥梁,为中英关系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携手促进世界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

  三是开拓创新,推动务实合作。人文交流没有“速成秘方”,必须长期坚持、锲而不舍,一步一个脚印,潜移默化、滴水穿石。这次机制会议在六大领域基础上,增加了卫生领域。下一阶段,双方将重点围绕深化中英教育伙伴关系、开展重大科学创新、推进文化交流计划、加强高级别卫生对话、扩大广播影视高层交流、支持体育教育发展、增进青年领导者交流等加强合作。未来五年实施万名青年学生赴英公派留学计划。目前,双方在机制框架下已设计了上百项活动,涵盖7大领域30多个方面。我们期待着与英方一起,脚踏实地、稳扎稳打、开拓创新,落实本次会议达成的共识,共同打造具有战略性、标志性的品牌项目,不断开创人文交流的新格局,让双方民众感受多元文化的魅力。

  四是植根民间,夯实交流基础。人文交流的根基在民众,希望在青年。我们要坚持官民并举、多方参与的原则,搭建平台、拓宽渠道,把工作重心深入到基层,深入到社区、学校、企业,进一步推动两国人民特别是青年的交流交往,让人文交流“接地气”、进入寻常百姓家,使两国人民成为中英友好合作的坚定支持者、积极建设者和真正受益者。

  莎士比亚说过,“四月给万物注入了青春的韶华”。中国古诗有云:“春种一粒粟,秋收万亩田”。我相信,我们今天的努力耕耘,必将开启更加灿烂的中英人文交流新篇章,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祝各位身体健康、生活幸福!谢谢!
 

教育部直属机关干部网络学院
主办单位:教育部人事司 协办单位:国家教育行政学院
技术支持:北京国人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0028400号
邮箱:jgwy@naea.edu.cn 电话:69248888-3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