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直属机关干部网络学院

教育部直属机关干部网络学院

教育探索

教育实践以培养创新人才为价值追求
来源:人民教育 发布时间:2009-03-20

    早在1998年,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就提出“创新教育”的理念。并联合山东、河北、辽宁、黑龙江等二十多个省市的教育研究机构以及大、中、小学校开展创新教育的研究与实验,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反响,有力地推动了教育改革。2007年,受国家科技部的委托,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课题组就“中小学培养创新人才的实践和模式”这一主题,先后赴山东、上海等地深入调研,并进行问卷调查。

    中小学培养创新人才的实践模式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及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已经实施的创新教育实践模式也在不断调整。回顾和总结过去,我们初步勾画出我国中小学培养创新人才实践模式的关键要素。

    一、具有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

    创新教育的实施离不开先进教育思想的指导。问卷调查表明,97.1%的中小学教师及管理者认为学校在办学目标或理念中十分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工作,98.7%的中小学教师及管理者反映学校正在开展创新人才的培养工作,其中有91.4%的中小学教师及管理者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工作持支持态度且积极参与。可见。现在大部分中小学都很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并在实践中也积极采取了有关对策。

    调查显示,在已经实施创新教育的中小学中。学校整体的教育理念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在教育主体上,从“教师中心”走向“学生为本”。传统教育的最大弊端是把学生放在一个从属和被动的地位;而教育教学创新的核心是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即尊重学生的生命尊严、独立思维,尊重他们的个性发展。

    在教育目标上,从“知识中心”走向“素质提高”。以知识为本位的传统教育,其主要载体和目的是各学科的课本知识。创新教育则认为,知识既是教育的目的,更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手段,知识的掌握必须以学生积极的生命体验为基础,最终要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这是个体生命发展的本质体现。

    在教学过程中,从“课堂讲授中心”走向“活动建构为主”。这是推动“接受教育”向“创新教育”转型、使创新人才大量涌现的一流教育所必需的。

    在已经开展创新教育的中小学中,可以明显看到学生敢于发言、敢于怀疑、敢于挑战、敢于冒险、敢于负责,学习能力、表现能力、审美能力和科技发明能力有所提高。许多地区和学校都反映.开展创新教育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尤其是学困生在自主的研究性学习和体验式学习中能真正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去,激发了内在的学习动机,学习成绩明显提高。

    二、建设个性化学校课程体系。

    着眼于培养创新人才的中小学课程建设的根本任务,是为学生创新素质的健康发展搭建教育平台。课程建设的立足点和着眼点,必须从教师转向学生,从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从服务于知识的掌握转向促进学生的发展。

    针对现有的课程设置体系,调研组重点选取特定的课程类型和载体予以集中关注。问卷结果表明,有47.8%的中小学教师认为课堂内教学可以更有效地体现创新人才的培养要求,有39.2%认为课外活动效果更佳,这反映了近半数教师还是更重视以课堂教学的方式传授知识。同时也有近40%的教师认为。课外活动能更有效地体现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在做中学”,学习要回归生活、社会等思想在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影响。

    在已有的课程设置中,近80%的教师反映,现在中小学各种实验课的开课次数是每周2节以上,这说明中小学校很重视通过动手操作来培养学生探究精神的实验课,有75.2%的教师反映实验课的教学效果很好,并有73.6%认为现有的实验课教学模式能够体现出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这说明,绝大多数教师认可实验课的教学效果,并认为实验课是一种较好地体现创新人才培养要求的教学载体。

    除实验课之外,研究性学习成为中小学教学中一种比较重要的培养学生学习探究能力、创新精神的重要载体。有75.2%的教师反映研究性学习每周都开,有70.5%认为研究性学习的效果从总体而言很好,有83%认为现有的研究性学习能够体现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

    综上所述,创新教育课程相对于传统的“接受教育”而言,正在实现以下五个转型:

    一是从国家课程到学校课程。这种“学校课程”意味着学校成为课程创新的主体,国家课程必须经过学校开发,转化为适应学校实际和学生需要的课程。同时必须加大校本课程的开发力度,以满足学校特色发展和学生特长培养的需要。二是从必修课程到选修课程。建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统一的课程管理制度,主要利用国家规定的选修课时、地方课时、学校课时以及根据学生个体的需要来开发选修课程。三是从知识课程到实践课程。坚持知识课程和与学科知识相联系的活动课程统一的、开放的、课内课外一体化的大学科课程观。四是从教师课程到学生课程。特别是在开设校本课程来满足学生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需要时,除依据教师的兴趣和学科素养外,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和开发课程的权利,关注和重视学生课程的建设。五是从预设课程到生成课程。这种转型强调。课程所承载的知识和价值观念在教学过程中是发展变化的。教师不能固守教材中的内容、知识和结论,需要建立一个开放的空间。

    三、实施开放性课堂教学。

    在“基于生命、为了生命、促进生命”的教学理念引领下,创新教育对传统课堂教学进行了改造,形成了以自主学习、情境体验、问题探究、实践活动为中心的四类教学范型。

    教师在教学实际中。更加注重师生双方的互动和对学生自主精神、独立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培养。问卷调查显示,近一半的教师(43.9%)在教学中更多使用探究式,其次是启发式、讲授式、问题式教学方法。这说明过去的“一言堂”、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已逐渐转变成以探究式、启发式为主的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方式。对各类教学范型的探讨和实践,在教学改革中发挥了有效作用,如山东省子课题组提出的“活动建构课堂教学模式”,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教案个性化”、“多维互动作业创新”等措施。创新教育课堂带来的变化是明显的。如黑龙江省子课题组的调查就表明:开展创新教育以来,课堂气氛比以前活跃了;学生有合作讨论的机会了;教师讲课少了,学生学得多了;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需要学生课后查阅大量资料;更需要学生发展自学能力。

    四、坚持多元教育评价。

    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离不开科学的评价。为此,创新教育建立了包括创新型教师评价,教师和学生课堂表现评价,由自主设计作业、开放式作业、实践性作业组成的学生学科评价,由档案袋评价、反思日记评价、成果展示评价等组成的学生综合素质日常评价模式等,旨在以多元评价改变过去扼杀学生个性的标准化教育评价模式,促进和保障儿童各具特色的、多样化的和充满灵性的发展。

    教育评价的改革深刻改变了教师实践,在山东省开展的问卷调查中,51.2%的教师反映,学校通过评价学生的进步来评价教学工作。这表明,与以往依靠学生分数和名次的单一评价指标相比,目前学校对教师、学生的评价趋向多元化,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供了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

    五、实现学校自主管理。

    打破阻碍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制度,为师生的共同发展提供服务和制度性保障,已成为当前学校教育管理创新的根本任务。在实践中,教育者确立了从“管理”到“服务”、从“控制”到“解放”、从“用人工作”到“用工作育人”、从“勤奋优先”到“效率为上”等先进的教育管理理念,将学校管理从过去主要服务于升学率的竞争逐步转向服务于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建设。同时,构建了包括自主管理战略、自主管理机制、自主管理模式、人力资源开发,课程管理、教学制度创新、班级自主管理在内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尽管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多种多样,但从实施创新教育的角度看,它们共同具备如下几个基本特点。

    首先,民主和谐的教育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要给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环境。改变过去那种权威式的教学关系,不是让学生在教师、家长的压力下学习,而是自主、主动地去学习。教师要承认学生间的差别,允许他们在学习上有选择的机会,在教学中留有思维的空间。尊重学生发表的意见,延缓对学生意见的评判,允许他们有不同的想法,给他们创设一种“易起反应的环境”。

    其次,多样化的课程与有创新价值的学习内容。为了促进学生创新潜能的开发,课程与内容应是多样化的,适应不同学生的需要。已有的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和选修课往往从学校的现有条件出发,但科学的做法应是:从学生发展的需要出发,创设多样化课程,让学生有选择课程、课程内容及内容呈现方式的机会。此外,课程中隐含了大量的能启发思考、发展学生思维的内容,这些需要教师充分理解,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训练。

    第三,自主合作学习,不断探究创新的学习方式。教师要从学生需要出发,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实施“差异教学”,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充分发展自己的潜能。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不仅体现在他们各自的个体上,而且也体现在他们的群体上。在学科课堂教学中,学生需要接受性学习,也需要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运用得当,不仅有利于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而且能促进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

    第四,开展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实践活动。开展适当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联系社会和生活,让他们经历“提出问题,设计研究方案,解决问题”的完整探究过程是十分必要的。实践活动应当蕴含创新创造的因素,带有研究的性质。

    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有效探索

    目前,社会对创新人才培养还未形成一个良好的、系统的机制,不仅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对创新人才培养的相关文件宣传督导不够,而且中小学缺乏一套系统的培养创新人才的支持保证体系,如经费投入、课程设置、师资培训、教学评估等。因此,本次调研中,我们重点对中小学培养创新人才所涉及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及措施、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培训、评价体系等方面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开放式探讨,总结和归纳了来自一线教师的实践智慧和创新性改进措施。

    一、课程设置。

    问卷调查以主观题的形式提出“您认为学校现有的课程设置是否能体现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有80.4%的教师认为基本能够体现,但还有9.4%认为现有课程无法体现。

    对进一步提出的“存在哪些不尽如人意之处,您认为应该怎样调整更为妥善”的问题,教师的主要建议有:多开并重视那些具有开放性、开发智力、课外实践活动的课程,促进孩子全面发展:实施有关创新教育的内容和方法需要改进;增强动手操作,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政府应投入财力,增加专门进行创新教育的专职老师以及其他资源,等等。由此可以看出,教师提出的培养创新人才最为重要的措施主要集中于有效课程的设置、班额、教育内容和方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师资力量上。

    二、教学方法及教学实践。

    尽管大部分教师十分支持国家所倡导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但在教学实践中,他们往往觉得很难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实践活动,问卷调查也表明,在有目的地选择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方法时,教师遇到的主要问题有:学生没有兴趣,不爱动脑筋和深入钻研,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受益(32.4%);由于学生年龄及智力水平的差异,很难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22.2%);由于担心无法完成课程进度而无法放手让学生去创造(17.5%);学生由于基础知识和能力不足,创新教育没有实效(12.0%);很难把握学生思路和课堂秩序,教学效果难以评价(10.4%)。由此可以看出,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时遇到的主要问题集中于学生兴趣、教学方法、授课进度、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能力、教学效果的评估等方面。

    针对这些问题,大部分教师在实践中往往通过丰富的教学活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等措施来激发学生创新的精神、思维、人格和能力。问卷调查显示,教师的教学实践主要有:课堂上使用多媒体教学、游戏、古诗配画等活泼有趣的教学活动(27.7%);探究式和启发式等各种教学手段(24.5%);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施(15.7%);培养学生积极情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发散思维及逆向思维(15.7%);小组合作学习形式的实施(12.00/0)。

    调查显示.有48.3%的教师反映在教学实践中采用了上述教学方法,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也有13.1%的教师反映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效果不佳。这说明,广大教师认识到了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性,但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并没有充分掌握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有效教学方式和方法,需要进一步的培训和提升。

    就培养创新人才实践,教师所提出的主要改进建议为:教师要在教学设计,如教学目标、环节设计、教学方式、教学组织、教学策略上多投入精力,注意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依据学生个性,对有特长的学生进行系统、有计划的培养以发挥其特长:加强课堂互动,营造有利于学生创造力发挥的环境和氛围;课堂和作业形式丰富多彩,要具有启发性、趣味性、实践性;教学结果要易于评估。

    三、教师培训。

    为了有效提升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能力,教师对在职培训的内容和方式提出建议:针对现实问题的有关创新的理论和理念的培训;实地观摩、交流,请专家对课堂教学进行点评,以提高教学能力;定期与教研组协同讨论研究;设计思维性训练项目,改变教学方式;提高口语表达能力与亲和力,等等。

    由此可见,教师认为,最有效的培训方式主要集中于有关创新理论和理念的学习、教育教学实际能力的提高和小组内的交流与研讨上。

    四、学校评价。

    学校教育评价的价值取向和操作方法,会直接影响到该校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及学生的发展方向。调查表明,大多数教师(66.3%)认为现有的学校评价体系基本上能够体现出创新人才的培养要求,部分教师(21.7%)则认为不能。这反映了中小学现有的学校评价体系还不够完善,需要调整措施来更好地激发教师工作热情和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

    问卷调查中,对如何解决相关问题,教师提出了一些建议。比如从实际出发,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把创新素质加入到考核里)和人性化管理制度,全面、细化、准确开展评价活动;切实执行,不能流于形式。让学生得到真正的发展和进步等。

    综上所述,具体而言,当前中小学创新人才培养的重心主要集中于:有效课程的设置,有效的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活动、教学手段等),师资力量(包括教师的观念更新、先进理论和方法的学习、教学能力的提高、提供有效的团队支持),学生的兴趣、特长、知识和能力,学校有效评价体系和管理制度的建立、完善与实施,教学效果的评估,家长的关注与参与,加强与社会的联系等。

    对中小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几点建议

    对中小学阶段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调研组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第一,以创新人才培养为导向,更新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实现农业文明时代的“承传型”、工业文明时代的“标准件型”教育观念向信息文明时代的创新教育观念的转变。在培养创新人才的过程中做到几个结合:基本素质培养与创新素质培养相结合,知识传承教学与自主探究教学相结合,启蒙开智教育与创新潜质呵护相结合,基本技能培训与创新品质培训相结合,科学规范管理与自主创新管理相结合。

    第二,积极创设有利于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现代学校制度。由单纯行政管理转向服务型管理,积极创设开放高效、激励上进这样一种有利于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学校制度和管理机制。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解放人的创造力。体制创新是关键,要不拘一格培养创新人才。

    第三,整体推进以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的课程教材改革。改革落后于社会和时代发展的知识体系。建立使学生认识和把握未来发展的新知识体系,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可选择的课程,为学生思考、探索、发现提供最大空间。开设综合实践活动和研究性课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灵活运用符合创新人才培养要求的多样化教学方式方法。改变教师单向灌输知识的做法,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帮助学生学会探究和合作。应处理好接受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自主学习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自主”的最高层次。自主学习体现在能自觉主动地学习,根据自己情况有选择地学习,善于学习并能在学习中不断超越和创新。帮助学生理解创新创造的过程,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创新思维训练.并辩证地处理好求异与求同、发散与集中、形象与抽象的关系。

    第五,勇于尝试和实践以创新精神与能力培养为基本内容的教学评价制度和策略。树立以学生发展为目标的新评价观。将评价作为教学活动的一部分。将创新精神与能力作为对师生评价的内容之一。评价标准多元,在评价中肯定学生多方面的才能。不迷信权威和唯一答案。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引导学生超越书本,超越教师,超越自我。

    第六,加强学生潜能开发。关注和重视超常学生教育问题。超常学生不仅指智力超常,也包括某方面有特殊才能的学生。超常教育的核心是培养超常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问卷调查表明,有36.6%的教师认为自己的班级内有超常学生,其中仅有21.4%的教师反映会按学校相应的对待超常儿童的规定和要求去开展教育工作,同时还有4.4%的教师反映会按照自己对超常儿童的理解而特殊对待他们。这表明,教师个人对超常儿童的理解及教育方式需要进一步科学化和规范化,才能保证促进其发展而不是阻碍其发展。在实践中,教师对超常学生采取的措施主要集中于 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教学目标、自我展示和丰富学生课外视野上,最多使用的方法是“因材施教,分层施教,个别辅导”,占45.7%;而“培养自学习惯.多做提高练习,参加兴趣小组”则占27.2%。实践中。需要进一步正确处理面向全体学生和鼓励少数超常学生“冒尖”的关系。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优势、潜能的展现和开发提供舞台。

    第七,加快创新型教师的培养和培训。教师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要给教师提供学习培训机会,尤其是系统、有针对性的培训和交流,让教师有所提高。教师的创新主要不是知识创新,而是为不同学生创新性地设置适合他们发展的不同方案。教师应当掌握学生创新的规律和特点。开展校本研究,让创新型教师在研究中成长。问卷调查表明,大多数教师反映学校几乎每学期都会为他们提供1次以上的学习培训机会,这说明学校对教师的在职培训还是非常重视的。但是,针对创新人才培养和超常学生教育的培训则非常少,有必要联合多部门力量,进一步完善教师培训的内容体系和培训方式。

    第八,整体协调中小学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创新人才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基本道德水准。开展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学生创新意识、创新人格的培养。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如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民主平等的氛围、健康向上的舆论环境、宽松自由的活动空间,促讲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生长。

教育部直属机关干部网络学院
主办单位:教育部人事司 协办单位:国家教育行政学院
技术支持:北京国人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0028400号
邮箱:jgwy@naea.edu.cn 电话:69248888-3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