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直属机关干部网络学院

教育部直属机关干部网络学院

党史党建

基层党组织不应只是“传话筒”
来源:《北京日报》 发布时间:2010-03-29

    【新概括】

    《决定》提出“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目的在于要把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成为推动科学发展、带领农民致富、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农村稳定的坚强领导核心。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了“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的新要求,目的在于通过城乡基层党组织建设优势互补、相互融合、协调发展,使党的建设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更好推进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真正把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成为推动科学发展、带领农民致富、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农村稳定的坚强领导核心。

    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就必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以党的组织资源影响、带动进而优化配置各类发展资源,尤其是促进城市各种生产要素和发展资源向农村流动,把党的组织力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使党建工作成为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针对问题】

    长期以来,城乡组织设置造成的条块分割,难以对流动党员进行有效的教育和管理,造成了组织关系转接难的“口袋”党员和因教育管理不力而出现的“问题”党员。

    1.“城市帮扶农村”存在的实践难题。统筹城乡发展是一项巨大的工程,涉及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但着重点是改变过去“重城市、轻农村”,“城乡分治”的做法,构建城乡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使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长期以来,城市帮扶农村到底如何有效?不同地区都在积极尝试,但都在帮钱、帮物、蹲点、派干部等传统工作方式的短期效益面前困惑不解。《决定》在基层党组织建设方面提出了“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工作,促进以城带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要求。这样,城市帮扶农村的机制通过党组织找到了合适的路径。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格局的构建,不仅肯定了各地普遍推行机关、企业、社区党组织同农村党组织结对帮扶等做法,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党组织的政治整合能够推动相关方面的统筹协作,最终能够建立一个有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新的经济和社会管理体制,保证城乡之间的要素能够自由流动、优化组合。

    2.“口袋”党员和“问题”党员现象。长期以来,城乡组织设置造成的条块分割,难以对流动党员进行有效的教育和管理,这就造成了组织关系转接难的“口袋”党员和因教育管理不力而出现的“问题”党员。这是基层党建中的一个普遍问题。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是新形势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城乡统筹格局的一项重要任务。《决定》明确了城乡分离的党员教育和管理方式,提出“建立全国党员信息库,加强党员动态管理,健全城乡一体、流入地党组织为主、流出地党组织配合的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制度。实行城乡基层党组织一方为主、接续培养、两地考察、相互衔接的优秀农民工入党办法。”由此可以预见,基层党建中长期实际存在的流动党员党组织关系难转接、党员教育难开展、党员管理无依托、流动党员无“家”可归的局面,将彻底改观。

    3.基层党组织的“传话筒”角色。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也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这样的意义上,基层党组织应当是上情下达和下情上达的中间环节。重要的是,上级党组织还要通过多种方式扶持、指导和帮助基层组织发挥作用。列宁在建立新型政党后最担心的就是基层党组织演变为上级组织的简单的机械的“传话筒”,但列宁的继任者还是把基层党组织的作用简单化为完成上级任务的工具,使其仅仅成为上级组织的“传话筒”。这样既挫伤了基层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也弱化了党组织反映社情民意的能力,最终导致基层党组织涣散。这个问题也一定程度地在我国的基层党建中存在着。基层党组织不应只是“传话筒”,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基层组织的“传话筒”角色。这就是说,应当从党的建设的根本要求出发,使基层党组织成为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成为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而基层党组织这些作用的充分发挥,离不开上级党组织的扶持、指导和帮助。如果财政困难地区的农村党组织开展党员活动捉襟见肘,无法对广大农民进行有效的凝聚,也就难以很好地教育、团结和发动群众,也就无法形成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此,《决定》要求,上级党组织要继续坚持对农村基层党组织从文化建设、财政支持等做法,到“2010年底基本完成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一体化建设任务”;同时强调“加强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基层党建工作的支持”。

    【试点情况】

    一些地方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在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探索出了一些有效的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模式。

    近年来,一些省市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对构建城乡统筹基础党建格局作出了探索。

    1.“广东模式”:广东在2008年提出要构建“以城带乡、城乡互促、双向受益、共同提高”的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主要是从思想观念上转变城乡二元分割的思维模式,谋划城乡“一盘棋”,在工作推进中实现城乡“两手抓”,以实现城乡党建整体推进、协调发展、共同提高;整合党的组织资源与行政资源、群众资源、社会资源,通过各种方式促使城市和机关的优质资源向农村流动,加大对农村的帮扶力度;通过完善党建工作责任制,构筑起党委统一领导、行政组织支持、群众组织配合,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城乡一体化管理体系。

    2.“重庆模式”:重庆市紧紧围绕城乡统筹发展的任务来确定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比如,在建立城乡一体的党员动态管理体系方面,建立市、区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联网的农民工党员动态信息库;在党员领导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方面,深化和拓展了党员责任区、党员承诺、设岗定责、党员义工、党员志愿者服务等活动丰富活动载体。

    3.“山东模式”:山东诸城通过城乡、区域、产业党组织联建推进城乡统筹。“城乡党组织联建”,是指在尊重原有土地产权、集体积累和债权债务的前提下,由实力较强的党组织对实力较弱的党组织进行帮扶,促进城市优势资源与农村生产要素的有机结合。“区域党组织联建”,实质是开展农村社区化服务与建设,即把地域相邻的几个村庄规划为一个社区,在农村社区同步建立社区党组织;在每个社区选择一个中心村建立社区服务中心,让农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及时、便捷、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产业党组织联建”,是指以产业关系为纽带,在龙头企业、生产基地、行业协会、经济合作组织、专业市场等关键环节和产业链上设置党组织。

    总之,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格局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一、从党和政府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角度,以党组织的整合为纽带,实现对城乡经济、社会资源的整合;二、需要体现党治国理政、推进协调发展的理念,体现把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最广大多数人民群众的要求。

    本文作者为: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教授  李俊伟

教育部直属机关干部网络学院
主办单位:教育部人事司 协办单位:国家教育行政学院
技术支持:北京国人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0028400号
邮箱:jgwy@naea.edu.cn 电话:69248888-3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