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直属机关干部网络学院

教育部直属机关干部网络学院

教育探索

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探讨
来源:《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发布时间:2010-04-07

    发展工作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它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神圣使命。加强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培养一批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又有现代科技知识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可靠接班人,是高校党的建设的基础,是高校党组织经常性的大事,也是在深化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高校党建工作中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笔者所在学校近年来党建工作实际,就如何加强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问题展开探讨。

    1、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新时期党中央提出的新要求,各级党委高度重视,加强了对工作的领导,各高校都加大了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力度,加强了对学生的引导、教育,注重实践锻炼,工作中坚持标准。严格程序,确保质量,充分发挥党校的宣传教育作用和共产主义青年团组织推荐培养作用,使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上了新台阶,学生党员的数量和质量都有较大提高。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存在一些新问题。

    1.1.入党动机多元化、复杂化,党员发展考察难度更大: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的日益发展与观念的开放,各种价值观念也快速涌现,多元价值观之间的冲撞日益激烈,个人的价值倾向也将直接影响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与稳定。当今社会,接受文化思想观念的途径多、速度快,大学生在学习知识的黄金时间对知识的渴求是比较强烈的,正因如此,一部分同学弱化甚至失去了对事物和价值观念的常规判断能力,加上学生的个性特点,表现在入党上的一个不良倾向就是入党动机日益功利化。据调查,很多大学生入党的主要动机是增加就业竞争力,有的属于荣誉型、从众型,呈现出个人主义、实用主义倾向,而真正将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为人民服务作为入党动力源泉的较少,这些多元动机不利于增强对党的信任和感情,不利于自觉学习党的理论,不利于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和政治修养,不能从本质上理解执行党的宗旨及各种要求,也不利于大学生形成健康人格和正确的成材观。

    1.2.培养考察范围局限性较大,给党员发展质量带来影响: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后人数的增加,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力度加大,发展数量大幅增加,党员发展及考察工作难度随之增大。另外,较少有机会考验发展对象在大是大非问题上的党性表现,大学生入党前考察较多地集中在学习成绩和社会公德等方面,但考试成绩排名和生活细节上的要求与思想信仰不属于同一层面的问题,因此导致考察过程中容易出现两种倾向:要么由细节问题决定考核结果,要么大而化之。这很容易使党员发展考察工作缺乏一定的规范化和系统化。可能导致出现“重发展轻培养”,“重学生干部轻一般学生”及“重数量轻质量”等不良倾向。这些倾向将会给高校党员发展留下隐患,甚至影响党员发展的整体质量。一些基层支部把党员培养目标仍局限在传统的某些观念上,没有用发展的眼光去制定培养目标,工作方式方法也必然受到局限,就很难培养出真正优秀的能积极良好地适应社会的优秀人才和为社会建设服务、体现自我价值的社会主义新型公民。

    1.3.党员集体模范带头作用和影响力不够突出:高校学生党建是“进口”把握比较严格,但由于后续教育参差不齐,以致很多学生党员角色意识不够强,不能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群众中发挥的先锋模范作用不够,学生党组织的整体影响也有待加强,加上由于组织生活现状,很多基层组织觉得从共产主义等政治理论高度来谈论先锋模范作用有些不切实际,致使本该占很大比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共产主义教育、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形势政策教育不断削减,质量有所下降,相反有一些没有多少启示意义和深刻思想内涵的内容却占据主要,这对我们的党员增强角色意识不利,作为党员的自豪感大为降低,集体观念也不能及时得到巩固加强,对党的认识始终停留在一个阶段。有些学生党员的历史使命感、责任感淡漠,没有形成成熟理性的理想信仰,基层党组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也得不到保证。高校党建最终要形成为了社会主义建设和共产主义事业而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的集体战斗力,真正体现和发挥出高校党建应有的作用。

    2、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对策与思考

    作为高校基层党组织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改革的思想正确把握青年学生的本质和主流,把握新时期的党员标准,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党员教育和发展计划,积极而慎重地做好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

    2.1.切实加强入党积极分子早期培养教育工作: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是做好党员发展工作的基础,也是保证新党员质量的重要环节。高校基层党组织应当把发展党员的着力点放在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上,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在校时间短、流动快的特点,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努力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追求进步的良好环境;抓住时机,采取各种切实有效的措施,早发现、早选苗、早培养,扎扎实实地做好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工作。

    狠抓一个“早”字,从新生入学教育抓起。培养教育工作从新生入学教育抓起,使新生一踏入大学校门就体会到党组织的关怀和召唤,懂得进入大学不只是单纯地为了学习专业知识,而是在政治上和专业上都要高标准、严要求,把自己培养成合格的建设人才和可靠接班人。学生党支部要认真查阅新生档案,及时接收和审核高中阶段入党积极分子的有关材料,考察新生入学后的具体表现,注意挑选那些思想素质好、学习成绩好、积极要求进步的苗子,进行重点培养教育。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思想觉悟,明确努力方向和步骤,增强靠拢党组织的信心,并给他们压担子,安排他们从事一定的社会工作,担任班、团学生干部,对他们严格要求,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得到锻炼和提高。这样既扩大了教育面,又可在二年级上学期发展个别优秀学生入党,在低年级营造良好的积极上进的政治氛围,为做好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2.2.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考察工作: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定期考察,这是保证发展新党员的质量,维护党组织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措施。目前值得引起注意的是,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大学毕业生就业方式的多样化,使得大学生不得不投身于激烈的择业竞争,接受市场的挑战。毕业生的自身条件成为择业“双选”的关键,许多用人单位把“是否党员”作为衡量毕业生思想政治素质或毕业生优秀与否的重要标准,优先录用党员毕业生,这促使少数大学生把入党作为择业的“敲门砖”。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对入党积极分子的考察工作,防止不符合党员条件的人进入党内。

    考察入党积极分子是否具备党员条件,不仅仅看他向党组织表示愿望和态度,更重要的是要看他的真实思想和实际行动。要把培养与考察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日常的培养教育,深入考察入党积极分子的入党动机和政治思想状况,包括政治立场、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价值取向等,特别要注意在实践中对入党积极分子作动态性的考察。当前,要着重从爱党爱国和理想远大、追求真理和牢记宗旨、党的基本知识掌握情况三个方面来考察其政治觉悟和入党动机。

    2.3.坚持标准,保证质量,积极慎重地发展优秀大学生入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积极发展优秀大学生入党,要认真贯彻“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按照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和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六个坚持”的基本要求,坚持组织发展原则,坚持政治审查、集中培训,认真落实“推优”制度,实行预审制、测评制、公示制、票决制、责任追究制,严格把好“入口”关,确保新党员质量,以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提高党的战斗力。

    全面衡量入党积极分子是否符合党员标准,必须注意解决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对准备发展入党的大学生要进行综合考察,全面地、辩证地分析,注意分清主流和支流。既要考察其政治素质、学习成绩,更要考察其入党动机、理想信念;既要考察其平时表现、群众基础,更要考察其在关键时刻的表现和在重大政治问题上的态度和立场。防止把党员标准等同于“三好学生”标准,只看学习成绩、工作能力,不注意考察政治觉悟和道德品质。第二,认真考察各班级第一个或第一批发展对象各方面的表现,对其入党标准要尽可能把握得更准确些,为以后的发展工作起到某种“标尺”、“表率”和“启示”作用。第三,在毕业班的学生临近毕业容易出现突击发展倾向时,更须强调严格掌握入党标准,注意审查其在处理个人利益、家庭利益与人民利益、国家利益关系问题上的态度,切不可降低要求,盲目追求数量,将一些不符合党员标准的吸收入党。

    总之,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关系到党的事业成败和二十一世纪中国的面貌。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任重道远,必须树立战略观念,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勇于探索新路子,不断开创新局面,培养和造就千百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才能保证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参考文献

    [1]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加强和改进在高校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周济同志在第十二次全国高等学校党建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2]韦乃扬、梁丕桓,《加强对高校学生党员发展,教育和管理的探索与实践》,高教论坛,2006年10月第5期

    [3]柯建华,《加强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探讨》,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教育部直属机关干部网络学院
主办单位:教育部人事司 协办单位:国家教育行政学院
技术支持:北京国人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0028400号
邮箱:jgwy@naea.edu.cn 电话:69248888-3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