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直属机关干部网络学院

教育部直属机关干部网络学院

社会经济

关于发展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思考
来源:学习时报 发布时间:2010-05-31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本调研组通过参观、实地考察等形式,不断丰富和深化对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认识,形成了关于发展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些思考与建议。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涉及国家根本竞争力、国家安全、国家战略目标实现,影响国家政治地位的产业。面对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挑战,中国完全有能力在若干关系长远发展的领域抢占制高点,使国民经济和企业发展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首先,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2月3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上明确指出,我们必须紧紧抓住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带来的战略机遇,更加注重自主创新,谋求经济长远发展主动权,形成长远竞争优势,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同时有关部门采取积极措施,从财政、金融等多方面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地方政府热情高涨。据不完全统计,已有22个省市正着手或已经完成了新兴产业调研、规划,以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的新一轮区域发展已经拉开了帷幕。其次,当前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占领世界产业制高点、由大国变为强国的最佳时期。
    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原因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有一定的发展基础,但是,通过调研,我们发现也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一,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缺乏核心基础技术支撑;其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制度环境尚不健全;其三,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缺乏资金支持;其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创新动力不足;其五,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人才培养和利用不充分;其六,战略性新兴产业尚未形成国家整体竞争力。问题是客观的,我们认为形成这些问题的深层次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引进技术的便利,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国缺乏核心基础技术的积累。其次,行政性分权造成的条块分割,削弱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协作攻关的能力。再次,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路线界定模糊,导致产业投资一哄而上。
    发展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对策建议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攸关国家生死存亡“不得不”发展的产业。温家宝总理在首都科技界大会上强调,要以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来选择和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为此,我们提出以下4个方面的建议。
    一、站在全局高度,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
    一是统筹制定国家新兴产业战略规划。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密集程度高,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风险大,仅靠企业或者民间力量很难取得重大突破,承担这个重大责任的必须是国家与政府,从总体发展方向上统筹考虑,充分利用现有和潜在的优势,兼顾一、二、三产业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统筹规划产业布局、结构调整、发展规模和建设时序,决定总的战略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要把确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纳入《国家五年发展计划》、《国家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国家产业振兴发展规划》之中,做到“三个规划”互相衔接,构成动态的战略思想、整体的战略部署。为实现战略规划,国家应成立促进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专门领导组织机构,明确责任,协调全国的科学、科研力量进行攻关;协调中央企业分工协作,把项目落实,实现产业化;协调市场化运作发展,推进配套产业的同步进行。二是从战略高度规划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路径。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高度重视原始创新。大学、科研院所、重点企业应加强基础研究工作,注重知识原始积累,在关键技术上自主创新,避免受制于人。要注重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方式。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并购国际企业是实现关键技术向我国转移的重要途径。国家应当转变外汇储备的使用方向,加大对我国有实力企业的注资,推动并购,通过兼并、收购、买断等方法,形成集聚效应,使国外先进技术为我所有。三是强化政府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中的引领作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发挥国家和政府实施干预“有形之手”作用,做好引导规范发展工作,确定技术路线和扶持政策。同时,也要发挥市场“无形之手”作用,对已经明确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从实际出发,按照科学技术要求和市场规律,采取招投标的办法,确定国家扶持的行业和领域,实施市场配置。四是加快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目录和国家标准。当前,国家在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的过程中,应进一步理清各新兴产业与本领域传统产业的关系,注意做好新兴产业规划和其他产业规划的衔接。应尽快把已经明确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的发展目录制定出来,以利于工作展开。
    二、加大资金和政策支持力度,营造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环境
    一是加大国家资金支持力度。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对重要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基础技术研究,由国家科研基金统筹,提供资金保障;加大技术研究投入,扶持对重点产业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攻关的资金支持。在国家科研经费方面,加强支持经费的整合,避免资金分散。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税收支撑,对列入重点产业目录的产业,实行差别税率政策。为激发地方政府积极性,可以按地属关系明确税收所得,产业产生的税收可以由地方政府分享。对产业相关企业的出口实行退税政策,对企业研发经费实行税前列支。建立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风险投资基金,对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二是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把知识产权的保护作为基本国策,简化知识产权纠纷案件处理程序,为知识产权所有人维护权益提供便利,在法律法规上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惩罚力度,保护企业、个人的创新成果和经济利益,明确专利转化为生产力的利益分配,明确专利发明人的报酬和技术入股的规则,引导社会形成尊重他人知识成果、尊重他人的创造力的氛围。三是加大市场推广支持力度。发挥政府采购鼓励创新的功能,建议修订《政府采购法》突出政府采购的调控效益,着重体现政府采购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目标。对于国家评估认可的科研成果,提供用地、贴息、税收、市场推广等相应的政策,支持其产业化,建立财政资金优先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的制度,在同等条件下优先使用自主创新产品和技术。四是引导社会资金流入战略性新兴产业。设立风险投资体系,鼓励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企业上市融资。对创业板变“审批制”为“登记制”,只要符合规定,就可以允许上市。银行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企业提供贷款支持,实行差别利率政策,相关企业的贷款利率可以低于其他企业的利率。充分借助风投、贷款、上市等多种金融手段刺激产业发展。
    三、以国家组织的重大项目为依托,建立产学研结合联合攻关体制
    一是以项目为依托,促进产学研结合。产学研相结合,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要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必须解决目前产学研资源相互分割的问题,改变高校人才的研究工作为评职称服务,企业注重利润、不重技术的局面,变“三元结构”为产学研一体化。通过国家组织的重大项目为依托,把产学研三个要素串起来。把科研的重点放在高校院所,相关科技攻关部分的任务交给高校或研究机构等有这方面特长的单位来完成,把工程重心放在企业,实施项目拆解,由有实力的企业各自承担能够突破的项目。以此形成集聚研究资源、制造资源,合理分工,加速发展,促进产学研的深度结合。二是围绕重点方向开展大协作、大攻关。社会主义制度最大优势是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也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最有利条件。要发挥举国体制优势,瞄准重点领域,建立国家级重大项目,借鉴“两弹一星”的成功经验,将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高度集中,突破瓶颈,实现重大项目的突破发展。引导党政干部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发挥业绩评价考核杠杆作用,将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确定政绩考核方向和指标,既重当期效益考核,更重未来发展投入考核,避免短期行为;既要考核政绩观,又要考核科学发展观,引导党政干部更多地投身战略性新兴产业。三是优化人才的培养和利用机制。建设战略性领军人才队伍,把有眼光、有实力、能够领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人才集中起来,通过给予高薪、允许技术入股等方法引进人才。创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重视技术专家和科学家,由领军人把握产业发展方向、把握产业发展路线。充分利用好现有人才资源,促进方方面面的人才向重点领域集中。在高校设立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专业学科,鼓励优秀学生出国学习最前沿技术,为产业发展奠定后续发展基础。
    四、选择有基础的重点领域率先实现突破
    一是丰富和发展高速铁路技术创新成果,引领世界高速铁路发展方向。在优先发展的时间顺序和各项资源分配上,把高速铁路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首要支持的领域,加快发展步伐。在已经确定的“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共性基础及系统集成技术研究”等10个重点研究课题的基础上,集中优秀的科研资源和人才资源,形成研发合力,加大对基础理论的深化研究和重大关键技术的攻关力度,应用物联网、传感网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开发世界上第一个智能化列车系统,为高速列车大规模运用提供最先进的平台和手段。把铁路“走出去”作为扩大对外开放、提升国际地位的重要内容,积极为铁路“走出去”创造良好环境。进一步推进我国已经与美国、俄罗斯、巴西等国家达成的合作建设高铁的意向,发展我国已经与缅甸、波兰和中亚部分国家达成的合作发展铁路的共识,在实质项目上取得新成就。二是实施纯电动汽车技术路线,推动新能源汽车工业的跨越发展。对这一问题,温家宝总理批示:要按照科学技术要求和市场规律,确定技术路线和扶持政策。对此,建议把发展纯电动汽车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方向。应以科研院所机构、大学为基础保障、以重要的整车厂制造厂为中试和产业化基地,协作攻关,分品种、分层次、分系列地在技术上实施突破。发展电动汽车应当从发展城市纯电动公交汽车开始起步。在小型乘用车上,应当采取以轻微度混合技术路线为主的策略,把混合动力作为向电动汽车发展的过渡方案。在电动汽车推进的过程中,积累经验,完善技术,等待电池、电动机控制技术成熟、成本下降后加以普及,既做到不急不躁,又只争朝夕。三是加大对集成电路和平板显示产业的支持力度,强化信息产业基础。建议把集成电路列为信息产业重点支持的领域。应注重集成电路制造业与设计业的同步发展,支持自主集成电路工艺设备的开发和产业化,为自主研发的工艺设备提供试用的市场,为集成电路产业整体提升打下基础。同时,加强对平板显示产业的支持力度,实现产业突破。我国平板显示产业加快了追赶国际前沿的步伐,国内部分有实力的企业正通过技术控股的方式不断缩小平板显示技术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建议国家进一步加大对平板显示产业的支持力度,尤其对平板显示核心技术有掌控能力的国内企业,加大对其资金投入与政策支持,重点发展液晶面板大生产技术以及相关设备制造技术,实现我国平板显示产业的全面突破。
    (课题组组长: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总经理刘烈宏 执笔人: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赵方宽 课题组成员:铁道部副部长胡亚东、贵州省人民政府副省长蒙启良、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副主席董中原、中国工商银行纪委书记刘立宪、厦门大学党委书记朱之文 指导老师:中央党校经济学部副教授曹立)

教育部直属机关干部网络学院
主办单位:教育部人事司 协办单位:国家教育行政学院
技术支持:北京国人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0028400号
邮箱:jgwy@naea.edu.cn 电话:69248888-3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