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直属机关干部网络学院

教育部直属机关干部网络学院

党史党建

坚持以理论创新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
来源:求是 发布时间:2010-07-22

  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理论武装、理论创新是我们党的一大政治优势和宝贵经验。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要紧密结合我国国情和时代特征大力推进理论创新,把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作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首要任务,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指明了方向。

  一、必须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强大的生命力在于永无止境的理论创新。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必须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用不断创新的理论武装全党,指导不断发展的实践。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决定了它永远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首要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根本所在。实践是理论的源泉,是推动理论创新的根本动力。从马克思主义诞生,到列宁把马克思主义同俄国革命实践相结合,找到俄国革命的正确道路,创立列宁主义,再到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找到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是实践的发展不断推动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同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实践相结合,找到了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道路,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努力探索新形势下新的发展思路,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同样是实践的发展不断推动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性,决定了它会不断地向更高的认识水平发展。实践永无止境,理论发展也永无止境。1959年底到1960年初,毛泽东同志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说:“马克思这些老祖宗的书,必须读,他们的基本原理必须遵守,这是第一。但是,任何国家的共产党,任何国家的思想界,都要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产生自己的理论家。”他还说:“我们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末期和抗战初期写了《实践论》、《矛盾论》,这些都是适应于当时的需要而不能不写的。现在,我们已经进入社会主义时代,出现了一系列的新问题,如果单有《实践论》、《矛盾论》,不适应新的需要,写出新的著作,形成新的理论,也是不行的。”历史和现实表明,把马克思主义同它所赖以发展的现实生活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是毫无出路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始终随着实践的发展而永无止境地创新,才能永葆蓬勃生机。

  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创造性。马克思、恩格斯的全部理论活动,都充分体现了创新这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马克思、恩格斯曾基于当时实践,作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应在数国同时取得胜利的重要结论。列宁科学分析了他所处的帝国主义阶段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特征,指出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经济和政治发展更加不平衡,“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列宁对在俄国这样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如何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作出了创造性的回答,把马克思主义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而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怎样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新中国,这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必须解决的历史课题。从中国的历史状况和社会现实出发,毛泽东同志带领中国共产党人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同志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巩固和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一系列探索,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深刻的教训。改革开放以来,面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走什么道路才能成功等重大问题,我们党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出创造性的回答,使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发挥出巨大的指导作用。

  二、必须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必须着力在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上下功夫,使理论与不断发展的具体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与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发展的实践经验和历史创造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求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的实际问题,使之成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质上就是哲学的“一般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问题。我们既要肯定“一般性”,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要肯定“特殊性”,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高度上、思想路线的高度上解决好“一般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问题,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认识前提。8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环境”和“特殊条件”相结合,不断推进适应中国实际需要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向前发展。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要求马克思主义既要同本国实际相结合,还要同本国发展所处的时代特征相结合。中国离不开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的大趋势、大环境。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定要使马克思主义的普遍性适应中国发展的国际环境和时代背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这一重大命题,进一步强调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与中国化的有机统一。这对于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意义。我们一定要准确把握时代主题,努力适应时代潮流,合理吸收世界先进文明,积极回应时代挑战,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求马克思主义必须紧密联系人民大众,为广大群众所理解、所接受,成为认识和改造自然、社会的思想武器。理论只有为人民大众所掌握、所运用,才能在实践中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因此,必须做好马克思主义的通俗化和普及化工作,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用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话语体系和思维习惯加以表达,用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说清楚、讲透彻。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不仅是理论问题,而且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态度问题。我们必须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以创新精神学习和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积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三、必须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我们必须把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作为长期战略任务,不断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进一步深化了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从马克思主义产生到现在,历经长期的实践和探索。邓小平同志在全面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精辟地指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从中国的生产力发展实际状况出发,不照抄照搬别国的经验和模式,走出一条适应自己特点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这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先后提出,不断把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在论述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同时,提出了建立工人阶级政党的必要性,创建了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建设俄国工人阶级政党的实践中,提出了列宁主义建党理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毛泽东同志回答了“在落后的中国,在农民、小资产阶级占多数的国家里,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无产阶级政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形成了毛泽东建党思想。新时期以来,邓小平同志提出“执政党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党”这个重大问题,形成了新时期的党建思想。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党建思想。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扎扎实实抓执政党的建设,特别是突出抓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有效提高了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新时期执政党建设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毛泽东同志强调,统筹兼顾,各得其所,这是我们历来的方针。邓小平同志指出,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要把经济建设作为中心任务。江泽民同志进一步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强调要全面理解发展问题,把握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处理好建设与效益、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创新发展思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在总结国际国内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了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形成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的发展新理念,把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思想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

教育部直属机关干部网络学院
主办单位:教育部人事司 协办单位:国家教育行政学院
技术支持:北京国人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0028400号
邮箱:jgwy@naea.edu.cn 电话:69248888-3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