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直属机关干部网络学院

教育部直属机关干部网络学院

教育探索

大学为何摆脱不了“大城市情结”
来源:新闻晨报 发布时间:2010-08-16

  最近一家报社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此前建在一些地级市的本科和高职院校正筹划搬迁到中心城市。由于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把大学办在县里》,他问我,究竟怎样看待大学的这种“大城市情结”,这种搬迁是否意味着把大学办在县里,在我国根本行不通?

  根据记者的陈述,这些高校搬迁的原因具体有三,一是在地级市获得的办学资源太少,包括学生教学实习、社会实践,中小城市的机会也不多,到大城市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二是考生不愿意报考在地级市的大学,觉得不能见识大城市的风采,今后的求职空间也很狭窄;三是招聘不到好教师,原有的教师也不断找机会跳槽到大城市的学校去。

  这能说明中小城市不适合办大学吗?非也!以上原因,所能说明的正是我国高校存在的普遍问题:办学资源来源单一,办学定位存在严重偏差。

  我国高校的办学经费,主要来源于两方面,一是政府拨款,二是学生学费,除此没有更多的渠道。这种经费来源渠道,决定了学校的选址,必然以大中城市为主(可获得更多政府支持,可以区域优势吸引考生报考)。而国外大学的办学经费,是有很多渠道的,除了政府拨款、学生学费,还有占办学经费很大比例的校友捐赠和社会捐赠,因此有不少大学,就办在小镇,但却办得红红火火,不但办学资源不受影响,而且远离社会喧嚣,能静心地做学问、搞教育。我国高校要办在地级市、县城,首先应该转变依靠地方资源的办学模式。

  如果说在办学经费筹措的渠道上,高校要开创新模式尚有难度、尚需时日,那么,在可自主确定的办学定位上,我国中小城市的高校,失误是明显的。这就是普遍延续了基础教育的“背井离乡”教育模式,即把人才“输送”出去,而不是把人才作为当地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建立在地级市、县城的高校,应该首先为当地社会和经济发展培养人才,立足于为当地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而不是以这些学生中有多少考研、有多少到大城市求职就业作为办学的业绩。由于地方办大学没有在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调整,也就造成了教师的“出走”——既然培养的学生都是以去大城市工作为目标,那么,又怎能强求老师也坚守岗位呢?更重要的是,由于地方所办大学,没有为当地发展提供人才,从而形成人才培养-经济发展-反馈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这就使得这些高校在完成最初的使命之后——当初不少地方有参与举办高等教育的积极性,有一个意图是提高当地的升学率,现在随着高等教育资源的充足,地方所办高校在这方面的作用明显退化——在当地变为鸡肋,学校招生获得的持续支持减少,招生受到影响,办学也就难以为继。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大发展,我国各级各类教育的人才培养定位都应该调整,基础教育的升学教育模式,高等教育为大城市培养人才的模式,应逐渐转为提高受教育者的能力与素质,为当地社会和经济发展培养人才,改善当地生活。现在的农村地区、不发达地区中小学生一心学习高考科目,报考大学,进入城市学习,再被要求回到原籍(生源所在地)求职、工作,或者开展新“上山下乡”,让城市大学生去农村、基层,从长远看,都难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性机制。建立在地级市、县城的大学,将是改革农村地区、不发达地区教育模式的重要力量,不但可获得很大的生存空间,还会为我国教育改革注入活力。

  (作者为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教育部直属机关干部网络学院
主办单位:教育部人事司 协办单位:国家教育行政学院
技术支持:北京国人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0028400号
邮箱:jgwy@naea.edu.cn 电话:69248888-3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