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直属机关干部网络学院

教育部直属机关干部网络学院

党史党建

科学决策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要
来源:学习时报 发布时间:2010-09-07
    决策的正确与否关系着县域发展的战略全局,决定着各项事业的兴衰成败。在工作实践中,只有认真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坚持“情况明了、系统思考、科学可行、民主集中”的原则,才能做出一系列科学正确的决策,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领导干部决策失误的现象还是屡屡发生,给党的事业和人民群众造成了难以挽回的损失。
    加快推进县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必须抓紧解决决策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一是决策理念不科学。有的领导干部在思想观念、发展理念上存在着与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不相适应的地方,违背经济规律和客观规律,制定不切合实际的目标;眼界不宽阔,思维不活跃,只顾眼前,不谋长远,缺乏科学的态度和周密的部署。二是决策体制不健全。领导干部决策权力过于集中,主观性、随意性、盲目性比较大,“独断专行”、“长官意志”、“拍脑袋”等现象比较突出;决策行为受地区和部门利益影响较为严重,使得民主决策流于形式。三是决策程序不规范。个别领导干部靠经验决策,不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论证;不讲过程,不按程序,草率决策、重复决策、错误决策时有发生。四是决策咨询不充分。决策信息和决策需要不对称,容易受专业知识、工作阅历、思维方式等多种因素制约,咨询论证邀请的专家、学者和群众代表性不强,存在“领导先下结论、然后专家论证”的现象。五是决策落实不到位。职能部门分工不明确,指挥不力,协调不够,执行决策弹性较大;评价奖惩机制不健全,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失之于宽、失之于软。作为领导干部,必须要把科学决策作为最基本的职责,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始终做到“四个坚持”。
    坚持把实事求是、立足全局作为科学决策的基本前提。正确的决策必须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为上级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同和赞成的决策。各级领导干部作为决策的制定者、组织者、推动者,要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深刻把握上级党委、政府对发展形势的准确判断,用全局的观念、发展的眼光观察事物,正确处理好当前形势与长远发展的辩证关系,密切关注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变化,认真分析县域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着重在结合上下功夫、作文章,找准贯彻落实的结合点和着力点,把上级党委、政府的战略规划和发展要求,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决策思路和具体措施,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上级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
    坚持把以人为本、改善民生作为科学决策的根本任务。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造福人民群众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科学发展的目的。各级领导干部为官一任最大的责任就是“保一方平安、谋一方发展、富一方百姓、促一方和谐”,要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做每一项决策、干每一件事情都要想着为群众带来好处和实惠,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各级领导干部要经常深入基层,联系群众,体察民情、体验民生、体会民意,倾听群众呼声,体察群众情绪,了解群众诉求,关心群众疾苦。把维护大多数群众的合法权益作为衡量决策价值的硬性指标,统筹兼顾各方面的利益诉求,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不断缩小差距,消除不合理差别,引导群众正确认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着眼于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在决策过程中要善于听取吸纳群众的意见建议,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做起,着力解决安居工程、困难救助、社会保障、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支持广大干部群众各尽所能,保障广大干部群众各得其所,努力推动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政策环境和制度设计,最大限度地让各个社会群体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坚持把深入调研、发扬民主作为科学决策的基础环节。科学决策离不开深入实际的调查研究,离不开对重点工作、关键问题的分析思考。各级领导干部要把调查研究作为谋事之基、成事之道,着力培养眼睛朝下的兴趣和决心,放下领导架子,不能走马观花,要下马看花,坚持到一线工作,了解真实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紧紧围绕客观实际和现实问题,把应该干什么、可以干什么、能够干什么有机结合起来,反对贴金抹粉、回避矛盾、虚张声势、相互吹捧。要有探索的勇气和胆略,敢于触及矛盾,敢于创新突破,敢于跨越争先,确保各项决策切实可行、科学有效、务实管用,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实绩。领导干部必须增强民主执政的能力,充分发扬民主,克服独断专行的长官意志和按部就班的经验主义,防止决策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按照先民主后集中的原则,依靠集体的智慧和群众的力量参与决策,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采纳正确的意见和建议。对一些政策性、专业性较强,涉及多方利益和事情,要广泛征求老干部、专家学者和各个利益群体的代表的意见建议,不断提高决策的质量和水平。
    坚持把注重程序、健全机制作为科学决策的重要保障。科学决策的过程是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各级领导与其他参与决策主体相互配合的过程。要坚持“信息准全、切实可行、对比选优、集体决策”的原则,把科学决策的自身规律贯穿于领导工作的始终,遵循科学的程序和方法,凝聚班子成员和广大干部群众的集体智慧,重点抓好发现问题、确定目标、调查研究、提出方案、分析论证、选定方案、指导实施、反馈修订等关键节点,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把需要和可能有机统一起来,综合分析成功的机会和失误的风险,按照严谨的决策规则和程序,层层量化分解,增强决策程序的包容度和透明度,形成公平、规范、有效的程序体系。牢固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善于用市场经济的思路和手段,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显现效益与潜在效益、眼前效益与长远效益的关系,坚决克服决策不计成本和不惜代价的错误倾向,把决策的最大效益体现在形成过程、组织实施的各个环节。在民主决策的基础上,注重健全重大事项决策协商机制,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决策要建立专家论证、技术咨询、决策评估机制。对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决策要建立公示听证制度,建立高效的决策运行机制,为决策科学化提供可靠保障。加强对决策执行情况的目标考核和监督管理,综合运用民主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等监督手段,不断提高决策的执行能力。按照“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严格规范决策权限,严肃问责决策失误,逐步建立起多层次、全方位、广角度的决策监督机制,确保决策沿着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的轨道运行。
    (作者系中共宁夏石嘴山市委常委、平罗县委书记)
教育部直属机关干部网络学院
主办单位:教育部人事司 协办单位:国家教育行政学院
技术支持:北京国人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0028400号
邮箱:jgwy@naea.edu.cn 电话:69248888-3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