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直属机关干部网络学院

教育部直属机关干部网络学院

教育探索

大学生道德边缘化问题解析
来源:人民论坛 发布时间:2010-11-01

引 言

  在为本次研究所做的随机抽样调查中,非高校从业人员132人,在职业、年龄、文化程度等抽样指标上有较为广泛的分布,其中80%的被调查者认为希望大学生做到或者应该做到不违反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可见,社会普遍对大学生的道德水平有较高的要求。然而,目前一部分大学生在道德表现和道德觉悟以及与之相关的行为方面,却表现出明显的两极化以及边缘化特点。所谓两极化,就是指一部分大学生在道德方面表现出高尚无私的品质,堪称道德楷模。例如,湖北长江大学大学生见义勇为、舍己救人的事迹就是典型例证。但同时也有一部分大学生表现出严重的道德败坏行为,甚至触犯法律。北京大学法学教授康树华所作的一项调查显示:1965年,青少年犯罪在整个社会刑事犯罪中约占33%,其中大学生犯罪约占1%;“文革”期间,青少年犯罪开始增多,占到了整个刑事犯罪的60%,其中大学生犯罪占2.5%;而近几年,青少年犯罪占到了社会刑事犯罪的70~80%,其中大学生犯罪约为17%。值得重视的是,在大学生犯罪中,盗窃案约占70%。①刘海洋的硫酸泼熊事件、马加爵杀害同学案是大学生缺乏道德自律的典型案件。而道德边缘化则是指大学生在道德表现上的一种非两极化的表现,本文将着重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所谓“道德边缘化”,就是指道德思想、道德观念,以及与之相关联的态度、行为向着与国家社会所倡导的主流意识,与社会普遍认同的思想观念反向移动,或者在是与非、对与错的边界线上徘徊、摇摆。具体来说就是指在两种截然相反的道德观及行为方式之间的临界点游移。

相关调研与数据

  2008年4~7月间,针对大学生道德边缘化等问题,在上海十所普通高校的大学生中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2000份问卷,回收1800份,回收率 90%,其中有效问卷1732份,有效回收率达86.6%。

  按照被调查大学生政治面貌来统计:共青团员占99%,预备党员占0.3%,中共党员占0.1%,群众占0.6%;按照被调查大学生性别来统计:女生占44%,男生占56%;按照被调查大学生所在年级来统计:一年级学生占36%,二年级学生占25%,三年级学生占28%,四年级学生占11%。

  从调查结果来看,被调查者因政治面貌、性别、年级等不同而在问卷中所反映出的态度并无显著差异。也就是说,问卷中所反映的问题在大学生中具有普遍性。

大学生道德边缘化的表现

  在理论上对道德规范的认识与道德实践行为相矛盾。在本次调查中,有超过半数的被调查者认为“道德对大学生来说非常重要,道德是做人的根本。”然而,同时有超过70%的学生在校园里看到教过自己的老师,如果认为他不认识自己,就不会和他打招呼。当被问到“上课时你常常会睡觉,发短信,用掌上电脑看电影、玩游戏,吃东西,和同学讲话,看其他的书,其他”,100%的学生会从中选择一项、几项甚至全选。道德的本质特征之一是“以能动的方式来把握世界,引导和规范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②然而从以上种种现象中可以很明显的发现,单纯从理论上来说,大学生对是与非、对与错、高尚与卑鄙等等道德规范的要求内心是非常明确的。但是在具体的道德实践过程中,对待生活中具体的问题,在行为上却常常与道德要求相悖。这种现象本身也造成他们在心理和思想上的矛盾、冲突和困惑,从而表现出很明显的大学生道德边缘化特征。

  大学生的文化水平与道德水平不相匹配。从理论上来说,一个人的道德水平与其文化水平应该是相匹配的。然而就调查结果来看,依然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道德表现与其应该具有的道德水平是相左的。问卷中有这样一道题目:“如果你在大街上捡到一个纸包,发现里面有一万元钱,并且你捡钱的时候没有其他人在场,那么你会?”在所有回答中,选择“先装到自己包里再说,算失主倒霉吧”的人数最多,超过30%。而选择“站在原地等失主,如果等不来,就想其他办法一定要把失主找到”的学生只有26%左右。

  道德表现摇摆不定,素质发展不平衡。在高校中,大学生在道德表现上常常存在显著的摇摆倾向,在某些情况下,他们表现得相当好,例如,在学校组织献血、为地震灾区捐款、担当志愿者等活动时,他们会表现得自觉热情、积极踊跃。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在面对学校纪律、人际关系、公共道德等问题时,他们又会表现出自私、懈怠、冷漠,道德自律性降低、对学校的要求熟视无睹等。应该说,道德素质是人的全面发展中最基础的部分,所以,道德表现的摇摆不定必然导致大学生素质发展不平衡,同时也是道德边缘化的典型表现。

大学生道德边缘化原因分析

  忽视道德养成教育,导致道德自觉性较弱。道德养成教育是一个“润物无声”的过程,除了学校教育之外,家庭教育在这个过程中也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但是目前在我国,尤其是家庭教育中,存在生活上过分宠爱,学习上又过高要求的教育不平衡现象。尤其是在道德品质的培养上,几乎没有什么明确的目标,甚至在某些与道德品质有关的问题上家庭教育反而起到了反作用。在这样的教育状态下,学生的日常行为没有养成好的习惯,道德自觉性必然薄弱。

  旧的道德体系与新的道德体系转型期对大学生道德意识的影响。由于社会的急剧变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确立,不能不引起意识形态领域变化,公平、竞争、效率等意识的出现,不能不说对社会和个人发展都是非常有益的。然而,这也必然引起道德体系的变化,旧的道德体系被部分打破,新的道德体系逐渐建立,但是,在这个转型期,新旧道德观念的交替、矛盾也必然对年轻的大学生产生影响。

  实用主义等功利性思想的影响,道德教育的单向式灌输导致部分学生缺乏自觉的道德追求。现代社会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特征,大学生对社会道德理想和文化知识的吸纳也遵循了多元化的选择原则,他们探索不同的知识领域,接触不同的社会发展理论,并自觉培养多种能力以求适应多元化的世界。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社会上一些消极言论过分强调物质利益的重要性,强调实用主义无疑对大学生也造成了一些不良影响。

  教育的原因。单向式的道德灌输使学生很难产生主体的自觉性,从而也难以确立个人的道德追求。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在以往长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学校为大学生确定的道德教育“目标由于过于理想化而‘高、大、全’,挫伤和压抑受教育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影响思想政治的实效。”③

针对道德边缘化的高校教育对策

  加强高校教育中系统化的道德养成教育。社会上曾经流传这样一种说法:“小学学初中课程,初中学高中课程,高中学大学课程,大学补小学文明礼貌课。”虽然这话说得有些片面,但也反映了一些社会问题。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高校教育就承担着更多的责任。高校学生的道德教育要分层次,除了理论教育外,养成教育是基础。两者兼顾,最终才能取得好的教育效果。同时在学生的道德教育过程中,高校应该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

  加强道德实践,变他律为自律。道德的实践主要通过两种途径来实现:他律和自律。进行道德养成教育的目的不是仅仅为了使学生在理论上或思想上接受道德规范,最终的目的应该是使他们能够自觉践行道德。当前高校道德教育的目的应该重在转变观念,在引导大学生正确理解新旧道德体系中的合理部分,从而帮助他们选择和形成自己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的基础上,注重实践,用灵活多样、生动感人的道德教育让学生愿意接受,经常引导学生针对一些社会现象进行思考,创造实践机会,鼓励他们去实践,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真正内化为自觉追求,变他律为自律。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的道德追求。教育者要看到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所具有的能动性,他们对身边的人、事、物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政治理论课教师一方面要了解学生,在教育中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摒弃传统教学中单向式灌输的模式,倾听来自学生的声音;另一方面要看到,真正从学生实际出发的教育才是符合教育规律的,从而才能站在受教育者的角度找到激发他们自觉的道德追求的途径。

  (作者单位:上海杉达学院;本文系上海市选拔和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项目基金课题,项目编号:060701)

  注释

  ①“学生犯罪增多的原因分析”,http://www.jcrb.com/zyw/n156/ca86203.html

  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09年,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91页。

  ③“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理论月刊》,2006年第6期。

教育部直属机关干部网络学院
主办单位:教育部人事司 协办单位:国家教育行政学院
技术支持:北京国人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0028400号
邮箱:jgwy@naea.edu.cn 电话:69248888-3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