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直属机关干部网络学院

教育部直属机关干部网络学院

教育探索

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人才:须既重使用又重培养
来源:人民政协报 发布时间:2010-11-24

  目前,我国所重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包括新能源、新材料、信息通信、生物育种、节能环保、电动汽车七大领域。其中,物联网和云计算作为以强大需求为牵引的信息通信前沿技术,为信息获取、处理和共享提供了更为丰富的需求源泉和强大的发展助力,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具有革命性意义。然而,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知识密集型产业,对知识条件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存在着强烈的人才资源依赖性,需要强有力、系统性的人才培养机制予以支持,人才培养已经成为制约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和发展的关键一环。

  目前,我国物联网、云计算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突出体现在以下方面:

  低端人才多、骨干人才缺、战略人才稀,人才结构不均衡。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包括既具有战略眼光又能把握高端技术的战略管理人才、掌握尖端技术的科技专家、能够落实执行的技术骨干,以及负责执行的实施人才。目前,我国通过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培养了大量的科技人才,也通过“百人计划”、“千人计划”等大型人才战略计划的吸收和培养了一批高端骨干人才。但是,总体上看,我们目前的人才结构还是严重不合理。首先是能够把握战略新兴产业的科技领军人物严重稀缺,虽然我国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科技创新,但是投入产出效果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具有战略眼光的领军人才的不足。其次,承担和实施战略信息产业项目的科技骨干人才严重短缺。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不但需要指导方向的战略人才,更需要能够落实执行的核心骨干,而我国目前在战略新兴产业方面的技术骨干严重不足,产业发展推动执行力不够。

  “重使用、轻培养”人才观念泛滥,可持续性培养机制缺乏。与国外相比,我国产业发展人才观存在严重误区。一方面,社会各界高度重视人才,通过各种手段吸引和留住人才。但另一方面,投入高薪吸收人才,而不愿意投入资金和时间培养人才。短时间来看,高薪聘请是解决技术骨干人才不足的有效手段,但是从总体看,骨干人才的总量基本不变,产业发展的推动力不能得到提升,也造成骨干人才的归属感不足,流动过于频繁,对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影响严重,产业长期发展持续力不足。

  鉴于此,为突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瓶颈,提出以下科技人才培养建议:

  超前布局培养方向、合理设置培养课程,避免一哄而上。战略新兴产业涉及的技术相对较新,为把握先机,教育和科研机构积极明确相关培养方向,开设相关培养课程。但是,如果没有统一规划,容易出现一哄而上的局面,导致部分热门人才过剩和其他产业链必需的相对冷门人才缺失,造成产业链相关人才配置不全、结构不合理。因此,要做好统筹规划,超前布局培养方向,合理设计培养课程,形成统筹的培养体系。

  积极采用会议研讨交流等培养形式,谨慎设立战略新兴产业院系,稳步推进战略新兴产业人才培养。战略新兴产业属于前沿性技术,一方面可能代表未来方向,另外一方面也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因此,可以参考国际成功经验,在高等教育、职业培训等体系内,多采用会议研讨、交流合作等时效性强、实施简便的培养手段,谨慎设立新兴产业的学科院系,以避免风险。

  协调运用高等教育、职业培训、企业培养、国际交流等途径,构筑相互协作的多级培养体系,优化战略新兴产业人才机构。针对目前战略新兴产业人才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合理布局职业培训、高等教育、在职培训、企业培养、国际交流等不同人才培养机制,利用职业培训培养基础实施类技术人才、利用高等教育体系培养技术骨干,通过在职培训提高人才的理论水平,通过国际交流提升技术人才战略眼光,逐步推动基础、骨干、战略梯队人才培养和锤炼体系的形成。为达到以上目的,政府可以结合财政、税收等手段加以引导。

  通过财政支持和政策导向,推动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既重使用、又重培养”的可持续人才培养机制。针对目前社会“重使用、轻培养”的现象,政府可以考虑在加大培训经费投入的力度的同时,引导高科技企业和个人进行相关培训规划,并给予一定补贴。也可以采用政府牵头,通过财政支出联合企业建立职业培训基金,政府、企业和个人多方筹资,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的协同培养体系。

  结合国家重大专项,开展战略新兴产业人才培养。建议结合国家重大专项,采用以国家重点需求为导向,以战略信息产业重大专项为依托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战略新兴产业人才。

  综上所述,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的瓶颈制约,要在培养形式、机制、制度、内容上进行改革和创新,促进人才资源向具有技术创新优势的产业区域集聚,加速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发展,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作者系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教育部直属机关干部网络学院
主办单位:教育部人事司 协办单位:国家教育行政学院
技术支持:北京国人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0028400号
邮箱:jgwy@naea.edu.cn 电话:69248888-3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