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直属机关干部网络学院

教育部直属机关干部网络学院

教育探索

为建设“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而奋斗
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10-12-02

  2010年9月9日下午,在第26个教师节前夕,在中国人民大学命名组建6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亲临中国人民大学考察,亲切看望师生员工,并发表重要讲话,殷切希望中国人民大学建设成为“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人民满意、世界一流”虽然只有八个字,但内涵丰富、高屋建瓴、意义深远,它提出了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标准和尺度,规定了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目标和方向,从根本上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时期,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一流大学,怎样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这样两个重大问题,对于推进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特别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深刻认识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建设“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的重大意义和现实针对性

  经过新中国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国已成为在校大学生规模位居世界第一的高等教育大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阶段,如何进一步办好做强高等教育,如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已成为党和国家以及社会各界关注的重大课题。把“人民满意”和“世界一流”结合和统一起来,反映了对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新认识和新思考,指明了新时期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努力方向,标志着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进入了新阶段。

  1.提出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新尺度、新标准。

  “人民满意、世界一流”之间相互统一,相得益彰,不可分割,不容偏废。“人民满意”是办学方向,反映价值标准、精神诉求,体现价值追求,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的和宗旨;“世界一流”是办学层级,反映办学实力、办学水准,体现工具理性,是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承担的时代责任和历史要求。“世界一流”以“人民满意”为导向,只有“人民满意”,“世界一流”才有意义;“人民满意”以“世界一流”为基础,只有把学校办成“世界一流”,才有高水准的“人民满意”。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的党的根本宗旨。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我们的大学是“人民”的大学。在当代中国,我们要始终坚持大学的“人民性”、“公益性”,坚持“立学为公、治学报国”,让“人民满意”。所谓要“人民满意”,就是要求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立足于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国家、民族的长远利益,以杰出的人才培养、杰出的科学研究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做出杰出的贡献;就是要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用一流的教育教学满足人民群众提高素质、改变命运的良好愿望,使人民群众尽快看到和共享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成果;就是要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理念,对每一个学生高度负责,让他们健康成才、和谐发展,努力成为一个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成为“国民表率、社会栋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强大的人才和智力支持。而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世界大国,我们必须拥有一批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学。所谓“世界一流”,就是要建设一批位列世界学术前沿的优势学科,建设一支世界先进水平的师资队伍,具有重要的国际学术话语权和学术影响力;就是能够立足国际学术研究和科研攻关最前沿,持续、稳定地产生出一批世界先进水平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能够培养出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拔尖创新人才,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贡献上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只有把“人民满意”和“世界一流”统一起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才能真正取得成效。

  2.强调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正确价值导向。

  上世纪末,以“985”工程实施为标志,我国启动了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十多年来,一批重点建设大学的整体办学实力和水平明显提高,国际学术影响力显著提升。但是,毋庸讳言,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实践中也存在着理论和实践上的误区,其中最大的问题是“工具理性”泛滥,“数量主义”横行,忽视乃至否定价值理性,只讲指标体系,不大讲价值导向。例如,体现在各种各样的大学排行榜对大学办学水平的衡量上,就是只强调“大”,强调“全”,强调很可商榷的各种数量“多”,从而误导着大学的工作方向,冲淡着大学的不同个性和特色。又如,体现在衡量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上,就是往往强调发表论文的数量,特别是国际发表的数量,而不问或较少问论文的价值导向与学术水准。如果说自然科学领域强调目前主要由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发表数量还有一定道理,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简单地强调同样由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发表数量,则隐含着严重的问题。因为,人文社会科学反映着不同的国情、不同的文化,往往具有意识形态性,价值理性色彩较浓。任何国家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都会强调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导向,都会强调对本国学术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因而很难以西方的价值标准来衡量我国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我们强调人文社会科学也要走向世界,那是为了沟通、理解、借鉴,反映文化多元、文明多样的世界,以利于和谐世界的构建,而决不是丢失自我地去主动迎合打着各种旗号的“西化”图谋。因此,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要妥善处理数量与质量,国际标准与中国特色的关系,坚持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坚持“人民满意”这一正确的价值导向。

  3.指明了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一个战略性途径。

  新中国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取得了伟大的成就,顺利实现了从精英高等教育阶段向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的转变。但是,高等教育大国并不代表就是高等教育强国。目前,我国高校数量不少,但缺少一批能够与世界一流大学平等对话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我国高校培养的毕业生不少,但在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学术领军人才方面还很欠缺;我国高校产生的科研成果不少,但堪称代表世界科技先进水平的成果相当稀缺。这种高等教育的阶段性特征及其表现出来的问题,是我国社会转型期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反映,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的现代化建设事业和人民群众对于良好高等教育的强烈需求,与良好高等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等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显现。

  正是在对我国高等教育现状进行科学评价和准确把握的基础上,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均明确提出了“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把提高质量作为当前和今后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务。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战略性举措或途径,就是要按照让“人民满意”的要求建设一批高水平的世界一流大学。把“人民满意”和“世界一流”更好地结合起来,无疑是中国研究型大学今后长期奋斗的目标。

  二、中国人民大学新世纪以来的办学实践力求体现“人民满意”和“世界一流”的统一

  作为我们党亲手创办的第一所新型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曾经代表着新中国对高等教育的探索,代表着不同于以往的一种新的办学模式和发展道路;今天,在中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历史进程中,作为我们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大学,理所当然地要在承担起新的历史责任——为把中国人民大学建设成为“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而努力奋斗。这是中国人民大学在新的历史时期的神圣使命。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中国人民大学具有自觉坚持价值追求和工具理性相统一的优良传统,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努力自觉坚持满足人民需要和提升办学水平的统一,自觉坚持世界眼光和中国情怀的统一。

  1.坚持“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办学宗旨,坚持“人民满意”的价值追求。

  “立学为民、治学报国”这八个字是我们在中国人民大学70周年校庆时,总结学校70年办学历程而提出的。它既是这所从战火中走来,与党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人民的大学”的历史风貌的概括,又是中国人民大学优良传统在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弘扬。在9月9日考察过程中,胡锦涛总书记对我校“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办学宗旨给予了高度评价,强调人民大学就应该“为民”、“报国”,勉励人民大学在新时期要继续秉持这一办学宗旨办好学校。这既是对中国人民大学办学宗旨、办学理念、办学精神的高度肯定,也是对中国教育事业的社会主义性、人民性的又一次明确强调。

  新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大学始终坚持“立学为民、治学报国”宗旨,坚持“人民满意”的价值追求,紧扣时代脉搏,呼吁全社会重视人文社会科学,成为发展和繁荣人文社会科学的排头兵;重估国学价值,成为弘扬和研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排头兵;反对和清除教育产业化、市场化思潮,成为坚守大学使命、守护大学精神的排头兵,为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独特的贡献。中国人民大学没有辜负党和国家的殷切期望,没有辜负“中国人民大学”这个神圣的名字,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方面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2.坚持“一流”意识,以高质量的教学科研成果回报祖国和人民。

  “人民满意”的大学必须是追求卓越、追求一流、止于至善的高质量、高水平的大学。作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的重要基地,中国人民大学始终坚持“一流”意识,坚持“一流”定位,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用一流的教育和科研成果不断回报祖国和人民。2009年,在教育部评估机构公布的2007—2009年全国81个一级学科排名中,中国人民大学摘取了全国人文社会科学21个一级学科中的7个第一,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居全国高校第一。在最近一轮公布的国家重点学科中,人民大学拥有的国家重点一级学科、二级学科数量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均居全国高校第一位。2001年以来,学校共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近200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北京市社科规划项目等各级各类项目6000余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攻关项目立项数居全国高校第一位。学校先后承担或参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国家清史纂修工程”、“北京2008年奥运会总体影响评估(OGI)”等特大、重大项目,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科研成果。所有这些充分体现了学校新世纪以来“内涵提高谋发展、特色强校创一流”所取得的成就。中国人民大学在新的历史时期保持了自己作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重镇”、“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面旗帜”的崇高荣誉。

  3.坚持宽广的国际视野,追求办学水平的“世界一流”。

  没有国际的视野,没有开放性,就不可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在提升国际交流能力方面,中国人民大学倾力实施大力提升国际性的追赶战略,把整个学校打造为国际学术文化交流的高端平台,通过与海外著名大学签订校际合作协议、举办国际会议、合作开展国际项目、大力加强教师的海外引进和派出、扩大留学生规模、加强学生的海外交流与联合培养等措施,大力加强与海外学术界的全方位交流,从而显著提升学校的整体国际交流能力和水平。学校举办的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世界汉学大会、中欧合作论坛、亚太国际教育协会年会等学术会议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学校与众多世界知名学府和高水平特色大学的合作深度与广度大幅提升。目前,已与42个国家和地区的170多所大学签订有学术交流协议,每年举办50多个国际学术会议,人员的国际交流相当频繁。学校在翻译、出版海外有代表性的学术著作,引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需要的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教材,以及在汉语国际推广、海外孔子学院举办等方面,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中国人民大学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对外交流的重要基地和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三、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建设“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步伐

  胡锦涛总书记在考察我校时不仅明确提出要将中国人民大学建设成“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而且要求我们“弘扬光荣传统,不断改革创新,突出办学特色,提高办学质量,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创造更多人文社会科学成果,更好地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服务。”这是党中央赋予中国人民大学新的崇高使命和光荣任务。我们要不辱使命、不负重托,遵照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扎实推进“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1.坚持解放思想,推进改革创新,完善大学制度。

  建设“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的一个基础性举措是大学制度的创新和完善。我们要从高等学校的使命和特点出发,继续解放思想,锐意创新,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完善大学制度,进一步焕发大学的生机与活力。从宏观上讲,我们希望正确处理好政府与高校的关系,科学地落实和扩大高校的办学自主权,使学校成为办学的真正主体。从学校内部来说,必须妥善处理好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利、教学科研活动与行政管理、学校层面与学院层面的关系,按照依法办学、民主办学的要求,改革探索和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加强党的领导,加强师生员工的主人翁地位,既维护学校管理的统一性、权威性,又充分调动院系和广大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要尊重学术规律,保障学术权利,保障学术自由,提倡探索、尊重探索、鼓励探索,既支持、褒奖成功的探索,也容忍、善待失败的探索;要守护大学精神,营造潜心治学、静心育人的宁静校园,克服教育产业化、市场化的消极影响,拒绝喧嚣,拒绝浮躁,反对急功近利,反对学术不端,引导教师潜心治学,学生静心读书。

  2.坚持科学定位,彰显办学特色,提高办学质量。

  建设“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的一个战略性举措是科学定位,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在解放区办学的基础上,经过60年的建设和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和优势,为建设“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我们要继续按照“主干的文科、精干的理工科”的学科发展思路和“巩固传统优势学科、发展应用学科、扶持基础和新兴交叉学科”的工作方针,进一步突出特色,强化优势,力争经济学、法学、社会学、政治学、新闻传播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工商管理、历史学等国内领先学科率先有若干方面跻身世界一流行列。要按照“宽口径、厚基础、重创新、多选择、国际性”的原则,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要发挥人文社会学科齐全的学科优势,围绕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性、前瞻性问题,围绕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的问题,组织各学科的力量进行联合攻关,产出一批能够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学术成果,进一步发挥好党和政府的“智囊团”、“思想库”作用。要在加强学科建设和理论创新的基础上全面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走向世界,为繁荣发展我国人文社会科学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3.坚持提升国际性,加强交流合作,跻身世界一流。

  建设“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的一个关键性举措是走向世界,加强国际存在,提升国际学术影响力,努力跻身世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既不是自封的,也不是政府内定的,而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与不同的大学交流与竞争中逐步形成的,是长期奋斗和积淀的结果。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提升国际性,实际上存在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与国内高水平大学的合作与竞争,二是与世界高水平大学的合作与竞争。要实现“世界一流”,首先必须与国内各高水平大学开展合作和竞争,达到“国内一流”,继而才能走向世界,与世界高水平大学开展合作和竞争。目前,我国高校普遍注重加强与国外大学的交流、合作,而本土大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却相对较少。实际上,成长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这一共同的特定环境中,中国大学面临的问题有更多的共性,彼此的经验也有更多的借鉴意义。因此,中国人民大学在走向世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将以更加宽广的胸襟、更为开放的心态,既加强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又加强与国内高水平大学的交流与合作,在合作与竞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办学水平,尽快跻身世界一流。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一个新的发展机遇期。《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胡锦涛总书记的考察为中国人民大学的建设和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制订和落实好中国人民大学“十年腾飞”规划,在建设“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的征程中迈出新步伐、创造新辉煌,努力向党和人民交出满意的答卷!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校长)

教育部直属机关干部网络学院
主办单位:教育部人事司 协办单位:国家教育行政学院
技术支持:北京国人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0028400号
邮箱:jgwy@naea.edu.cn 电话:69248888-3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