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直属机关干部网络学院

教育部直属机关干部网络学院

教育探索

顶天立地 争创一流
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10-12-03

  根据美国ESI(基本科学指标)最新统计数据,中国农业大学农业科学、植物与动物科学、环境科学/生态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等四个学科进入世界前1%的行列。

  无独有偶。另一则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农业大学是北京最早开始选聘毕业生到京郊任职的高校,同时也是为“三农”服务贡献最多的高校之一。

  近年来,中国农业大学抓住学科建设这个龙头,以服务“三农”为己任,把党建的经常性工作与学校基本任务结合,把科研与服务经济发展紧密联系,充分发挥在社会实践中育人的功能,不断提升了建设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核心竞争力。

  “上抓一流学科建设,下抓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瞿振元说,高校党建只有“顶天”“立地”,才能激发活力,才能朝着建设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稳步推进。

  以党建促进学科建设——

  “趴着”的野生水稻为什么“站”起来

  怎样加强对诸如“趴着的野生水稻为什么站起来”这类基础理论研究?怎样进一步探索作物高产优质的基本规律?怎样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这些难题的解决如何跟‘十二五’学科建设规划相结合?”

  这些天,近10位院士参加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作物学科“十二五”学科建设发展规划的制订。在专家教授们的热议之下,许多问题达成了共识。“我们已经找到其中的关键‘基因’。”

  “殊不知,这既是学校的学科建设发展规划制订研讨会,也是这个学科党支部创先争优工作的既定步骤。”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曲瑛德说,如何保持学科优势和围绕学科建设开展工作就是这些党支部的特色。

  自锁定建设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目标以来,中国农业大学以“创一流学科”为引领,全面加快一流大学建设步伐。然而,一流学校怎么建、一流学科怎么创?以什么为抓手?农大把党建和学科建设结合起来,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中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保障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在党建和学科配合工作上,老党员专业骨干和学术、学科带头人充分发挥“传、帮、带”的作用,校党委提出“抓两头、带中间”方式,培养和发展高层次人才,敢于给中青年教师压重担,加强专业实践、科研实践和社会实践等方面的锻炼,并带领他们进行课题研究。

  “一老一小是教职工党建工作的重点。”瞿振元介绍,老党员重点抓传道,就是怎么把好的经验、治学之道传下去;青年学者如何把好的传统承下来,把新的技术、新的方法学过来,使这个团队能够不断发展。

  紧扣“创一流学科”的实践方向,“攀登计划”、“提升计划”、“振兴计划”和“培育计划”相继推出……农大将人才培养贯穿于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实践中,努力培养“知行合一”的高素质人才。与“十二五”学科建设规划相配套,学校启动实施了“青年教师成长工程”。着眼于教学科研团队建设,生物学院的科研团队中党员骨干带头的团队超过一半。

  如今,农大以农为特色和优势,形成了农、工、理等9个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经过多年建设,全校6个涉农国家一级学科的整体水平在全国排名均为第一,成为培养农业科技领军人才的重要基地。

  创新实践育人模式——

  让农业高科技与农民“零距离”

  早晨8点从学校出发,一个多小时后车抵北京密云县石城镇王庄村,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博士生陶光灿带着专家来到村子,教当地农民科学种植有机板栗。奔波了一天后,晚上8点,陶光灿又赶回学校,进入实验室开始自己的课题研究。

  “一到村子里我就是挂职副镇长,踏踏实实为农民办事;一回到学校,我又‘换’回博士生身份,赶紧投入到繁忙的学业中去。”陶光灿说,“虽然学业的压力挺大,但到农村去帮助农民、锻炼自我,还能在具体实践中发掘课题进行研究。这样的实践机会对我们有很大吸引力。”

  让陶光灿来回奔波却乐此不疲的,是中国农业大学开展了多年的“红色1+1”科技行动。

  如何创新党建工作机制,推动基层学生组织党建创新,是中国农业大学多年来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从2004年12月开始,农大和密云县委携手开展“红色1+1”科技行动,10个博士研究生党支部与密云县10个村的党支部进行共建,实现农业高科技与农民“零距离”。

  近几年,以“红色1+1”科技行动为契机,农大积极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建立“教工、研究生、本科生党建三位一体的联动促进机制”,即教工支部与学生党支部结对,共同为结对共建村的发展出谋划策,解决困难。非农专业学生、不能单独为农村建设提供更多技术支持的本科生党支部,与其他学院的本科生党支部、研究生党支部以及专家教授联合,为本支部共建活动服务。“这一机制的启动不仅有利于发挥教工党支部的整体优势,使研究生、本科生党员在实践中得到有针对性的锻炼,并为学生深入农村、解决农村的具体问题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曲瑛德说。

  如今,学校与对口地方已形成了本科生做“村官”、研究生支部结对、教授推广农技的局面。几年来,全校有230多个本科生及研究生党支部、2400多名学生党员参与到“红色1+1”科技行动中来,结对区域也从密云扩展到平谷、朝阳。今年暑假,农学院08党支部植保、农学专业学生党员在天津蓟县罗庄子镇泥河村展开实践活动。

  在服务“三农”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学校逐步形成以学生党建促进人才培养、引导青年知识分子走正确成长道路的实践育人模式。今年,以“我爱我的祖国——学习·实践·报国·奉献”为主题,全校有150支学生实践团队,奔赴30余个省市自治区开展社会实践。

  “这种生动鲜活的实践可以让当代大学生更好地了解国情、党情、民情,树立报效祖国、服务社会的意识。同时他们可以更好地体会党员干部的先进性,更能够见贤思齐,自觉成长。”瞿振元说。

  从2006年开始,农大每年有500多人到农村和基层单位就业,同时还有一部分学生到农业生产一线自主创业。4年来,农大累计已有369名本科、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到北京农村基层担任“村官”,其中党员人数占到50%以上。

  创新制度建设——

  让管理激发党建活力

  近日,在中国农业大学西区生命科学大楼报告厅,109位教授受聘为理科试验班首届导师。在11月5日的聘任大会上,校长柯炳生为导师代表颁发了聘书。自2008级起,农大本科生理科试验班施行导师制。

  据悉,本次理科试验班所聘任的导师均为农大各学院各学科具有很高学术造诣和丰富教学经验的知名专家教授,其中生命科学试验班聘请了武维华院士、李宁院士。

  “除了学业上的辅导,更多的是思想上的沟通与指导。”副校长、理科试验班管理委员会主任傅泽田说,学校试行建立本科生导师制度可使“最好的老师”和“最好的学生”联手朝着最好的育人方向努力,也旨在与世界一流大学的本科教学机制靠近,这有着深远的实验性意义。

  “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横向的是学生党支部,纵向的就是本科生导师制。”学工部部长洪海燕介绍,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学校会请杰出校友回校与学生面对面谈人生理想,请院士学者和导师与学生谈现代农业,教育学生学农、爱农,帮助他们树立服务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志向。

  “院士给本科生当导师,已经写入了《中国农业大学理科试验班管理办法》。”洪海燕告诉记者,为激发党建活力,农业大学巧抓制度创新,完善基层基础建设的文件制度体系。今年以来,废除、修改和新立了一批规章制度,以制度保障科学发展。“不断解决学校管理工作制度障碍和制度缺位问题,为建设世界一流农业大学提供制度保证。”

  在建立健全制度的基础上,学校党委分门别类地推进基层党支部设置调整工作,使党员更便于参加活动,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更便于发挥。今年5月以来,32个教职工党支部换届,全校教工党支部由133个调整到135个;本学期开学后,本科生党支部集中换届调整,全校本科生党支部由115个调整至140个。

  结合学科建设及教师工作实际,工学院、动物医学院等逐步探索在学术团队设置教职工党支部,使党支部建设与学术活动紧密结合起来;结合研究生成长成才实际,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生物学院等探索在课题组、实验室设置研究生党支部,使研究生中党的活动直接覆盖到研究生学习活动的基本细胞单位;结合本科生实际,全校逐步推行按年级设置本科生党支部,本科生中各年级均设有一定数量党支部;结合留学生党员、野外工作党员的实际,国际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等探索设置海外学生党支部、野外教学科研基地临时党支部等。

  “基层党支部设置调整更加符合学校的实际,也更有利于党组织活动的开展。”瞿振元说。

教育部直属机关干部网络学院
主办单位:教育部人事司 协办单位:国家教育行政学院
技术支持:北京国人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0028400号
邮箱:jgwy@naea.edu.cn 电话:69248888-3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