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直属机关干部网络学院

教育部直属机关干部网络学院

教育探索

特岗教师应尽快本土化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布时间:2010-12-08

  3年前第一次到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县采访,发现当地“师资严重短缺”。因为事业编制被别的单位挤占,从2002年到2007年,海原县整整5年没有招聘过公办教师,该县核定的教师编制是4649人,实际在编教师只有3485人,缺编1164人。此外,在编的教师平均年龄47岁,中专以下学历的占了四分之三。

  最近再次来到海原县,首先关注的还是这个老问题。但在当地教育部门一位负责人的眼中,这已经不再是问题。他说:“多亏了特岗教师。”

  这位负责人给了这样一组数字,2008年海原县引进特岗教师200人,2009年引进 361人,2010年引进220人。目前全县4343名公办教师中,有700多人是大学毕业没多久的特岗老师。

  解决师资短缺问题的确是实施特岗教师计划的目的之一。这项始于2006年的特殊政策,通过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县的县以下农村学校任教,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从事农村义务教育工作,试图逐步解决农村学校师资总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问题是,数字补充上去了,质量又如何呢?此次同赴海原的是北京师范大学的一个课题团队,在这些教育专家的眼中,特岗教师居然成了海原师资薄弱的最有力证明。

  据介绍,首批参加课题的14名老师中,有7名是特岗老师。上第一堂课的是一位学幼教出身的女老师,毕业后几年一直没有参加工作。按说一年级小学生对花花绿绿的课本最有兴趣了,结果因为这位从教不久的特岗老师讲课基本就是照着教案读,结果,前排的孩子睡倒了一片。听课老师叫醒其中的一个孩子,没想到这个孩子迷迷糊糊地看了一眼,又睡了。而当时这位老师连基本的怎么站怎么教还没有掌握,从上课到下课,都是一只手背在后面。

  第二堂课到了另外一个镇,一位特岗老师或许因为太紧张,上课时从讲台上摔下来了。

  缺乏教学经验和教育专业背景是特岗教师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招录条件相对宽松,大多数报考者并非师范类专业出身。而且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个人,特岗教师计划也被看成缓解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一条出路。很多报考者仅从就业的角度出发,从心理上,并没有做好投身教育事业的准备。

  衍生出来的问题是,每逢公务员考试,一些特岗教师就开始往城里跑。因为在一些地区,特岗教师报考公务员可以加分或优先录取。

  另一个问题是,特岗教师走不到真正需要他们的地方。报考海原的特岗教师大多出身也是相对贫困的宁夏南部山区,但即便如此,如果被分到乡镇中心学校也会怨声载道,一般都在县城的学校任教。而真正需求老师的地方却是海原县大山深处的217所完小和116个教学点。那里的教师大多是代课教师转正,受教育水平也就是小学二三年级。

  在海原教体局一位负责人看来,特岗教师的想法也能理解,那些薄弱校条件艰苦,外来的特岗教师去了,没法住,没法吃,连最起码的蔬菜也供不上。男教师还好,女教师的安全也让人不放心。他建议,以后边远山区招考特岗教师能不能实行“本土化”,就从本乡本村的报考者中择优录取,必要时可以适当降低学历门槛。在他看来,特岗教师不能单纯作为解决大学生就业的手段,本质上是要促进区域内教育均衡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在前几批特岗教师3年服务期满后,海原县90%以上的特岗教师最终都决定留在教师岗位,其中有很多人经过几年的教育实践成了当地的骨干教师。

  此次在海原,记者特地去听了那位无法掌控课堂的女老师的一节语文课,从教态上来看,已经相当从容。当一个孩子读课文反复出错的时候,她蹲下身子,盯着那个孩子的眼睛,一直在给予鼓励。据该校校长介绍,自从“难忘的一课”之后,这位女老师就住在学校里,晚上10点半还在教室里读课文,一年来写了4本教学反思。

  的确,一项好的政策可以成就一位老师,继而成就更多的孩子。

教育部直属机关干部网络学院
主办单位:教育部人事司 协办单位:国家教育行政学院
技术支持:北京国人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0028400号
邮箱:jgwy@naea.edu.cn 电话:69248888-3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