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直属机关干部网络学院

教育部直属机关干部网络学院

1

教育需要符合自身规律的互联网思维
来源: 《中国教育报》 发布时间:2015-12-07       字体大小: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秘书长刘雍潜谈“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变革


 
    互联网时代,怎样推进教育信息化,教育如何变革,成为很多教育工作者的探索之地。课堂设备更新、授课模式创新,网络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更加充分。翻转课堂、微课、慕课、在线教育等手段不断涌现,信息化浪潮已经展开。
 
    但这样,就实现教育的变革了吗?“互联网+教育”应该以怎样的形态呈现?互联网思维的核心如何与教育规律相契合,撬动教育的深层改革?针对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国教育技术协会秘书长刘雍潜。
 
    互联网和教育结合的关键点在哪里
 
    记者: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处于何种水平?有哪些优点和不足?
 
    刘雍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依序是起步、应用、融合、创新。整体来看,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大部分地区已进入融合的初期阶段,部分区域步入从融合到创新的阶段。
 
    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教育信息化事业发展的最大优势是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将教育信息化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通过国家层面的统筹规划、顶层设计,有序推进全国各地教育信息化快速、健康发展。国家和地方政府都制定了相关政策文件,启动了一系列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从基础设施、资源、平台、师资队伍等多个维度,全面加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力度和水平。
 
    通过多年的实践,我们也发现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主要体现在:机制体制尚不能满足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步伐;部门条块化分割的局限不利于多部门的协同创新;教师与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素养不足,不能满足现代教育教学的需求;有效提升学习质量的模式和方法还十分匮乏。这些都是制约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记者:在您看来,互联网和教育结合的关键点有哪些,最应该从哪里开始突破?
 
    刘雍潜:在“互联网+”时代,技术变革教育绝对不应只是修补式的进化式改革,而应是全面深入的革命性巨变。总体而言,涉及教育教学理论、教学模式、课程内容、学习方式、评价技术、教育管理、教师教育、教育环境、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以及学校组织等多方面的变革。
 
    互联网与教育结合的关键点在于是否能够满足培养信息时代所需人才的教育需求。推进“教育+互联网”,应当秉承“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核心理念,坚持“多方协同、多点突破”的基本原则,任何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都应当落实到学生的实际所得上。“教育+互联网”是对整个教育生态的重构,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突破,比如可以从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上进行突破,也可以从管理的体制机制创新上进行突破,还可以从家校协同等诸多方面进行突破,最终构建线上线下、校内校外融合的新型教育生态。
 
    教育领域需要什么样的互联网思维
 
    记者:“互联网+教育”、互联网思维的概念被屡屡提及,在您看来,“互联网+”背景下,教育领域是否也需要一些互联网思维呢?如果需要的话,教育领域需要什么样的互联网思维?
 
    刘雍潜:互联网技术为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巨大潜能,大家常常提及“互联网+教育”,而我更愿意用“教育+互联网”,因为它的核心是教育。
 
    教育需要互联网思维,更需要符合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的互联网思维,主要表现在:尊重每位学生的个性特点,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差异化学习,实现每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关注流量的同时,更要注重技术产品的实际教育应用效果是否有利于教育质量的提升;借助网络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开放共享、快速传播与协同建设,提升教育品质,促进教育公平;重视教育数据资产的积累、保护与利用,通过大数据推动教育领域的管理与评价的科学化;鼓励多方协同、区域购买服务的方式,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创新。
 
    记者:有人说,互联网思维的关键在于用户思维,您是否认同这种观点?教育领域如果讲究用户思维的话,将会有何体现?
 
    刘雍潜:用户思维是整个互联网思维的基础,即一切为了用户,为每一位用户提供最适合的服务,在教育领域也不例外。互联网思维必然要打破传统的以工业化思维为主的思维模式,即强调标准化、规模化与流程化的思维模式,并且要倡导“以人为本,以师生和家长的实际所得为导向”的用户思维。
 
    这主要体现在: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教育应尊重个性差异,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为每个孩子提供最适合的教育;教育没有种族、肤色、性别、语言、宗教和地域之分,应该平等对待每位学生,促进所有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教育是一种服务,各种教育工作都是为学生和教师的发展服务;教育资源应当充分开放共享,每位学生、教师都可以平等地获得所需的教育教学资源;各种信息化教育软件、工具和平台,应当不断提升其智能性,感知、理解每位用户的真正需求,个性化地提供合适的教育资源和服务;各类教育环境的建设,应当以人机工程学理论和方法为指导,遵循人性化的基本设计原则,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快乐成长。
 
    大数据对学生个性化发展有何影响
 
    记者:个性化教育是否是当前教育的应有之义?“互联网+”时代,大数据对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有何影响?如何更好地利用大数据,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服务?
 
    刘雍潜:互联网通过信息互联与开放共享,让每个人都享有均等的教育机会和资源,大大促进了教育的民主化。大数据通过对学生学习行为数据的深度挖掘与分析,可以让教师认识每个最“真实”的学生,进而更具针对性地开展个性化教育;同时也让学生“自我量化”,有目的、有步骤地开展自我学习。因此,大数据将真正实现教育的个性化,促进每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教师将逐步由教学者转变为帮助每位学生实现个性发展的指导者。
 
    教育大数据既是一种教育战略资产,也是实现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科学力量。为了更好地应用教育大数据,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社会各方力量的积极投入与有效协同,制定相关标准和规范,如:加快制定教育数据采集机制与规范,指导教育数据的获取、归档、保存、互换以及重复利用;加强情境化教育数据以及更细颗粒度学习数据的采集与存储,构建学科知识结构模型,为科学评估学生发展、诊断学业困难提供支持;研发智慧型学习平台,全面记录、科学分析学生的学习过程性数据,实现学习资源、学习路径与学习服务的适应性推荐;加强教师的数据应用、分析与理解能力,提高教师信息化环境下开展个性化教学的能力;提高教育管理者应用大数据开展科学决策与民主管理的能力,提升教育服务的响应速度和质量;加强教育数据的安全意识,注重保护学生的隐私,采取更先进、安全系数更高的措施来保障学生数据不外泄、不被恶意使用。
 
    记者:“互联网+”、大数据语境下,对学校、教师、学生的评价标准和方式,会有什么不同吗?您认为这一背景下,科学的评价方式是什么样的?
 
    刘雍潜:“互联网+”、大数据时代,需要更具“智慧”的教育评价方式,“靠数据说话”已成为教育评价的重要指导思想。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为教育评价从“经验主义”走向“数据主义”提供了技术条件,教育评价主体将更加多元化、评价方式和手段将更加多样化和智能化。“过程性、发展性、个性化”将成为“互联网+”时代教育评价的新特征。教育评价的最终目标也将指向“师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与生命成长”。
 
    大数据有能力将教育学科转变为名副其实的“科学”,数据驱动的教育发展模式是大势所趋。在管理评价方面,要全面采集全国各地、各区域、各学校的教育资源配置与使用信息,依据科学的评估模型开展教育资源配置的绩效评价,为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产出提供科学依据。
 
    推进教育信息化的难点在哪儿
 
    记者:有人认为,“互联网+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您认同这种说法吗?教师在未来教育中应当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在“互联网+”背景下,在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中,教师能力如何提高?
 
    刘雍潜:“互联网+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教育教学理论、环境、资源、内容、对象,技术等多个要素,他们相互关联,相互制约,影响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教师是这个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影响教育质量的关键要素。
 
    当前,教育需要教师从思想观念、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三个层面不断修炼,全方位提升自身专业素质。首先,教师应充分认识用技术促进教学变革的重要性,从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转向以能力为中心的教学,注重学生创新创造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科思维的训练。其次,教师应实现自身知识结构的革新,重点强化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再其次,教师应全面提升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能力、资源整合能力、课堂管控能力、技术应用能力、教学评价能力以及专业发展能力。
 
    提升教师专业素质的有效路径是“研、训、用”一体化发展,即将教学研究、培训学习以及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形成无缝整合、连贯互动的教师培训模式。
 
    记者:“互联网+”计划的推进,再次点燃了在线教育行业,一大批公司开始进军教育信息化领域,市场异常火爆、鱼龙混杂。您如何看待这种现象?对其发展有何建议?
 
    刘雍潜:教育改革不能仅靠教育系统内部力量的参与,更需要全社会力量的投入。当前,教育信息化行业不断有新的企业加入,对于教育改革与发展来说是件好事,说明大家整体看好教育市场。虽然目前整个教育信息化行业存在标准规范不足、产品同质化等一些现实问题,但行业与企业必然是推动教育改革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当前,我国的教育体系可以分为体制内教育和体制外教育两大部分。我国教育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仍然是体制内教育。企业力量的积极参与,一方面将大力助推体制外教育的“百花齐放”,另一方面又将对体制内教育产生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倒逼体制内教育加速变革。教育事业的蓬勃健康发展,需要体制内教育与体制外教育的相互配合、有效协同。
 
    为保障教育信息化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政府需要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和监督管理,不断激发教育信息化企业市场活力。企业需要具备更强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真正结合教育实际需求研发更多教育“精品”,不断提升教育服务品质和服务意识。整个教育信息化行业需要建立明确的市场准入机制和退出机制,加强企业信用评估,及时淘汰信用差、服务品质低劣的企业。此外,还应鼓励企业与学校、科研院所联合攻关、协同创新,着力解决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重大难题,突破关键问题,为中国教育事业更好更快发展奠定基础。(江苏师范大学副教授杨现民、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张生对本文亦有贡献)

 

    互联网思维下教育还需闯三关

 

    ■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赵天骄 实习生 刘庭梅
 
    近日,在北京海淀区的一所学校的课堂上,记者看到,每位同学手拿一个ipad(一种平板电脑),老师提出问题,各自做答,答题的状况、数据分析立即会出现在老师的终端上,老师发现,原来这个知识点的掌握最薄弱,作业题目就给孩子们留这个……“互联网+教育”已经深深融入老师与学生的生活。
 
    这让记者想到前不久在吉林大学召开的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在这次大赛上,创新、创客、创业等时髦词汇在“互联网+”这一概念的映衬下,格外引人注目。
 
    “‘互联网+’为教育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发展空间。”可以说,这是学界与业界的共识。但与此同时,质疑、反思也在不断涌现:很多所谓的教育信息化尝试,是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吗?教育信息化,仅仅是远程教学、技术革新那么简单吗?真正符合教育规律、符合互联网思维的教育信息化探索,究竟有多少呢?
 
    不久前,2015年全国推进学校教学信息化校长论坛举行,针对这些问题,记者进行了采访。采访中,记者发现,互联网思维与教育规律的结合点中,有三个问题亟待突破:这种变革,是否符合用户思维?怎样提高教师的服务能力?如何用大数据撬动评价的改革?
 
    用户思维,准备好了吗?
 
    “给学生播放微课、上上所谓的慕课,这就是教育信息化?这就是‘教育+互联网’?”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校长说,很多学校在硬件上砸了不少钱,可是没有抓到教育信息化、“互联网+教育”的精髓。互联网思维和教育规律深度融合,最主要的体现就是一切改革都要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的“用户思维”。
 
    在上海市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有注重学生生活能力的“云厨房”、提升学生艺术能力的“云展馆”、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vava实验室”、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彩云阅读”。学校通过各种云端课程,打造“随时、随地、随需的学习服务”。
 
    这种云端课堂的形式能够帮助每个学生更加高效地学习。“平台系统的数据分析能帮助教师对症下药,厘清每位学生的问题症结,从而找到适合班级整体、适合学生个体的最有效教学策略。”上海市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校长吴蓉瑾说。
 
    卢湾一中心小学打造的云课堂的成功,验证了互联网领域的一个基本思路——充分满足用户需求,也就是用户思维。用户思维是整个互联网思维的基础,即一切为了用户,为每一位用户提供最适合的服务。
 
    “以前的考试分析,只能简单指出学生成绩是进步了还是下降,如果通过大数据,即通过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平时的作业以及考试等过程性评价的数据,就可以分析出学业成绩和学习行为各要素的相关性。进而借助云平台资源推送到学习空间,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广东省深圳市第二实验学校校长赵立认为,大数据的应用不仅为学校提供了个性化学业诊断,还能够帮助学生制定生涯规划、推动教学决策调整。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技术系副教授郭文革团队在开展数字阅读线教学实验中发现,大数据分析让后续跟进性的教育补救措施更有针对性。“比如,两个学生某一次考试中都得了85分,但是通过大数据可以看到他们的知识点薄弱环节其实是不同的。”
 
    “基于大数据评价机制,如何在学生本身的天资和教育结果之间做出最优化的选择,在不失掉人生各方面综合乐趣的基础上,适当地或者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智力水平,这是我们目前能够看到的教育大数据的应用前景。”郭文革说。
 
    服务水平,跟得上吗?
 
    “最初,我校30位任课教师中有15位过50岁了,最年轻的也近40岁,多数连鼠标都不会拿。为了让他们学习数字化技术,我想了好多招。”吉林省榆树市弓棚镇武龙中学校长郭立国,在打造数字校园之处遇到的最大的困难,就是如何让教师学会运用数字化教学,“如何让长期黑板加粉笔的教师改变教学习惯,成为了很多学校在信息化进程中首先面临的一个问题”。
 
    如果说,用户思维,以学生为中心的改革,是互联网思维下,教育改革尤其是教育信息化改革的逻辑起点,那么,怎样才能为用户做好服务,提升服务能力,则是实现用户中心的根本途径。而其中,教师的适应能力,是服务水平的核心。
 
    为了解决教师不会用电脑的问题,郭立国想了很多办法。郭立国说,首先是校长领学,要求“青年教师要过硬、中年教师要过关、老年教师要适应”。甚至学生教老师,学生倒逼着学。有学生问老师:“为啥咱班上课不用多媒体?您不会吗?”这样一来,教师不好意思不学。
 
    “在解决教师对新装备怕用坏的问题上,我们规定只要不用锤子砸用脚踢,正常用坏了不仅不罚,还要奖励,创新应用的更要奖,当时的奖励是自己单独使用一台电脑。”郭立国说。
 
    接下来,就是指导提升。“从会用,到用好。我们多次邀请东北师大、省市电教馆的专家到校义务培训,手把手地教。同时,我们也努力组织教师‘走出去看看’,多次去东北师大蹭课,教师们受益匪浅。”郭立国说。
 
    评价方式,变化了吗?
 
    评价孩子,难道还是仅仅用一纸成绩单吗?
 
    传统的学生评价系统局限于单一的学科成绩。家长通过一纸成绩单,却难以获知孩子在学校的具体表现:有没有上课时睡觉?是否与其他孩子闹矛盾?课堂表现是否积极?这些涉及个人行为习惯的表现学校很难一一记录,也由此导致了学校与家长的沟通不畅。
 
    实际上,“互联网+教育”的变革不能仅仅局限于表层,在变革教学方式的基础上,还可以利用“互联网+教育”丰富学生的评价系统。而大数据有能力将教育学科转变为名副其实的“科学”,数据驱动的教育发展模式是大势所趋。
 
    对此,很多地区和学校已经有探索。例如,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盐步中心小学尝试采用了“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在线评价系统”,这一系统包含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特长养成、学业负担状况等5方面内容,这5个一级指标下有19个二级、67个三级评价指标,三级指标下有229个观测点。家长、教师根据监测点及时评价孩子在家、校的表现,记录关键事件。如今,“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成长报告书”代替了“冷冰冰的成绩单”,展现在家长面前的是立体、全景式的学生发展性评价。
 
    大沥镇盐步中心小学校长彭戈菲介绍说:“这种颠覆性变革,优化了学生成长路径,大数据分析与诊断理念开始走进教师思维,教师评价模式转变了,工作流程转变了。通过评价诊断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品质,课堂教学逐步由偏重低阶思维向低阶和高阶思维并重发展。”
 
    有研究者表示,这类探索应该越来越多,但是前提是,要从服务学生出发,要符合教育规律,而不是为了应用大数据而使用大数据。

]]>
教育部直属机关干部网络学院
主办单位:教育部人事司 协办单位:国家教育行政学院
技术支持:北京国人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0028400号
邮箱:jgwy@naea.edu.cn 电话:69248888-3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