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直属机关干部网络学院

教育部直属机关干部网络学院

1

加快教育改革创新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来源: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 发布时间:2010-10-12       字体大小:
         改革创新是教育发展的保障和强大动力,也是各级教育战线的共同任务。为进一步学习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9月16日,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举办了2010年秋季教育论坛。论坛以“贯彻落实规划纲要  加快教育改革创新”为主题,采取主旨演讲和平行论坛的形式,重点探讨了“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不同阶段学校教育有效衔接”、“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及“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改革”等问题。来自北京大学、麦克思公司、深圳鸿儒堂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和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参加进修的第37期高校领导干部进修班、第34期高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第28期地市教育局长研修班全体学员及学院全体教师,共计近400人参加本次论坛。与会者围绕主题,从不同角度深入研究和解读《规划纲要》,探讨在《规划纲要》指导下加快进行教育改革创新的实践策略,形成了以下共识。

    一、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注重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教育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是教育事业改革创新中必须遵循的规律之一,因此,注重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
    麦克思公司总裁王伯庆博士以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跟踪评价系统研究为基础,通过半年后的就业率/非失业率、半年后的月收入、工作与专业对口率、半年内的离职率、基本工作能力水平、求职成本和求职份数和毕业生对母校的推荐度等指标,分析了“211”院校、非“211”院校和高职院校2007、2008和2009届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根据调查,就业率/非失业率,即将读研的人算入非失业率,“211”院校07届半年后的就业率是93.5%,受金融危机的影响,“211”院校和非“211”院校08届毕业生就业率下降了约3个百分点,高职院校下降0.6个百分点;09届毕业生中,高职院校就业率上升了1.7个百分点,明显高于“211”院校和非“211”院校上升比例。在毕业半年后收入这一指标中,“211”院校高于非“211”院校,非“211”院校高于高职院校。07届高职高专和本科差距是很明显的,现在差距开始缩小,“211”院校和非“211”院校差距仍然像平行线一样。在工作与专业对口率中,“211”院校为70%,非“211”院校为66%,高职院校为57%。离职行为高低反映初次就业质量的高低和职业的吻合度。在毕业生离职率中,“211院校”22%,“非211院校”33%,高职院校45%。根据世界银行标准,毕业生离校时的工作水平分成从1到7级,07届本科生毕业离校时是51%,08届是50%,09届是52%,但是本科生工作要求水平上升速度更快,07、08、09年分别是56%、54%和59%。可见,虽然培养质量离校时上升了,可是他的工作要求水平上升的更快,因此实际上毕业生离校时工作水平略有下降,下降的原因是由于工作水平要求上升很快,特别是去年国家提出产业结构升级,原有的产业结构不能继续维持目前的经济增长,因此,将来工业对毕业生能力的要求会急速增长。高职离校时掌握的水平不断提高,但是高职的工作要求水平提高更快,这样,毕业生离校时工作水平工作要求水平差距增大,满足度略有下降。从求职成本和求职份数来看,高职院校毕业生求职成本偏低,但是在金融危机的情况下高职院校毕业生求职成本有所上升。因为高职在本地就业,在求职份数上,高职院校毕业生低于本科毕业生。毕业生对母校的推荐度,反映大学被自己学生所认可的程度,其中,“211院校”有60%的学生说愿意,“非211院校”49%的学生说愿意,高职院校有43%。为提高高校培养质量,建立培养质量跟踪与评价系统将能有效了解培养的学生是否满足社会需求。该系统由毕业半年后的跟踪调查与分析、毕业三年后的跟踪调查与分析和用人单位的调查及分析组成。高校跟踪评价分成三个阶段:首先是信息反馈,通过调查了解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或用人单位对学生的使用状况,使用问卷系统;第二,分析问题,即回收调查数据,进行数据清理,使用分析系统;第三,改进建议,对整个指标体系解读,发现问题,改进教学和培养方式,这是报告系统。毕业半年后的跟踪调查包括八大指标:就业状况、就业流向、能力与知识、读研分析、专业课有效性、求职分析、对生源进行分析、对满意度进行分析。毕业生中期就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就业竞争力、就业流向及变化、工作稳定性、基础课有效性、再求职分析、在职培训、满意度分析、校友服务。用人单位需求与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用人单位特征、招聘需求、聘用分析、使用评价和培养要求。在该系统中,连通培养与就业数据,建立专业分析模型,分析教学过程,对优化专业培养模式提出建议。
    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任南琪教授通过对政府、企业、设计研究院、高等学校,以及工程科技人员等的问卷调查与访谈,分析了我国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他指出,在企业人才队伍状况的调研中:第一,人才结构合理,但综合素质有所下降趋势。学历结构合理。调研结果表明,本科生占90%,研究生占7%,大专生占3%;年龄结构分布合理。科技人才毕业年限:2000年后54%,90年代33%,80年代10%,70年代前3%。60%的企业认为,综合素质较高的是毕业于1981-1990年间的毕业生,反映出人才培养质量有下降趋势。第二,工程科技人员收入偏低。薪酬待遇的满意度与学历之间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大专生满意度最高,90%的本科生对薪酬不满意。在科技人员和企业创新意识调研中:第一,工程科技人员创新意识强。80%以上的工程科技人员具备创新意识,敢于在工作中创新。创新意识与毕业院校、学历及所在单位性质相关性。第二,企业创新意识随行业不同各具特点。对企业调查结果显示,仅有21%的企业认为技术创新或工程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与水平对企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71%的企业认为比较重要。相关分析表明,企业创新意识与行业有关,施工企业创新意识强,而设计单位等的创新意识薄弱。对高校人才培养状况的调研中发现:第一,实践性教学环节薄弱。对企业的问卷中77%的企业认为高校应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78%的企业认为有必要进行校企联合培养本科生;对工程科技人员的问卷中87%的人认为对工科学生非常重要,35%的人认为目前工科院校实践性教育比较薄弱;在对高校的问卷中38%的高校认为应加大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时间。第二,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较弱,对科技人员调查表明,64%的人对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表示基本满意,18%的人表示不满意;985院校毕业生对专业教师满意或基本满意,而一般院校和211院校不满意程度较高。第三,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不尽合理。主要表现有:一是教育体系需改进。46%的院校认为本科生课程体系需修改,29%认为创新教育体系需建立;二是毕业生创新能力不足,面向企业问卷显示,51%的企业认为高校培养模式单一、训练不够;21%的企业认为毕业生理论强、实践差;三是无论毕业于985、211院校,还是一般院校,53%的被调查人员认为在校所学新知识少。在企业的继续教育与创新调研中发现:第一,企业对继续教育认识与投入不匹配。96%的企业认为科技人员需要继续教育,并认为企业应给予资金的支持;92%的企业表示有继续教育或培训计划;调查显示,对继续教育不投入的企业占受调查企业的42%,按一定产值比例投入的企业占38%。第二,企业创新活动投入不足,激励政策随行业各具特点。施工企业的科技创新投入占生产成本的百分比较高,并有比较适当的人才激励政策;设计院和承包商的科技创新投入较低,并且激励政策相对缺乏。通过研究发现,高等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第一,课程体系方面存在问题,一是教学方法脱离培养目标。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不仅不利于创新能力培养,而且扼杀了学生个性发展;二是专业课学时安排不尽合理。企业希望毕业生能够很快承担技术工作,但由于专业课学时不能超过10%,专业知识少;第二,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薄弱,一是工程实习缺乏必要的、有针对性的实训,绝大多数实习走马观花,学生的能力得不到有效地提高;二是实验教学投入不足。大多数经费投入不足,一些实验无法纳入正常计划,造成学生动手能力差;三是高校开展的本科生创新活动与工程实际脱节。高校本科生创新活动对学生实验能力培养起一定作用,但脱离实际;第三,教师缺乏工程实践经验和一些工程技术前沿知识。一是工科院校对培养人才的定位不明确。很多工科院校培养模式已采用美国的“通才”教育,普遍存在“重科学研究,轻工程实践”,再加上高校“重论文、轻应用”等评价体系的错位,使得专业教师自身不重视工程实践;二是高校缺少对专业教师的工程培训和继续教育。由于不重视工程实践教学环节,导致对专业教师工程背景的重要性缺乏认识,专业教师的工程技术水平难以提升;三是授课教师自身了解本专业工程技术前沿知识少,使得学生无法学到新知识与技术。土建类专业知识更新较快,在工程实践中不断产生新技术、新材料等,而教师不掌握。企业存在的问题有:第一,企业继续教育模式尚不完善,表现在企业继续教育与岗位需求脱节,企业对继续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和企业缺乏对继续教育的认识和相关制度的建立;第二,企业创新活动投入不足,主观原因是企业重视程度不够,客观原因是高校创新成果离企业的要求有相当距离和创新成果的利润水平低,科技创新效益低;第三,企业对创新型工程技术人员培养的积极性不高。为此,研究提出以下建议:第一,加强具备工程背景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建立高校与企业共建的师资队伍平台。如,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一是建立专业教师工程培训制度,包括新聘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工程培训的制度、建立教师参与企业技术管理和参与有影响工程项目的鼓励政策和改革现有高校专业教师岗位聘任和考核制度;二是建立企业与高校人才资源共享机制,包括吸引企业优秀工程科技人员进入高校做兼职专业教师、建立企业优秀工程科技人员做“工程讲座教授”制度和高校教师应承担企业技术研发与创新,形成产学研战略联盟。第二,进一步提升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加强产学研结合,创造更加优越的社会环境。一是建立工程教育实践基地,大中型企业有义务、有能力建设工程教育实践基地,以保障高校教师的工程培训和学生的工程实践;二是明确责任感和使命感,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必须明确社会分工,企业和高校应紧密结合,相互促进,走产学研道路;三是完善企业继续教育制度,建议企业增加继续教育投入,设立专职继续教育机构,使继续教育与企业生产紧密联系。第三,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
    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内容:改革人才培养体制
    《纲要》提出,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深化教学改革”。北京大学教育学院丁延庆副教授从高校青年教师的视角反思了我国大学人才培养模式,他认为,当地我国大学生存在学习的自主性、计划性不强,多数学生没有好的学习习惯、工作习惯,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创造性不够,缺乏反思性情感,有倦怠和浮躁气息(生存焦虑),学术兴趣缺失,学习有功利趋向,自信心不足。出现以上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应试教育带来的“指挥棒”效应和将学习作为竞争手段而对知识、学问的拒斥;二是所谓“苏联模式”的问题和“流水线”式的培养;三是社会价值导向的问题,将教育作为“敲门砖”的工具主义和以经济(建设)为核心的单一价值尺度;四是文化及制度层面上“学而优则仕”、科学不昌明、知识不尊贵和过度强调教育的“教化”功能。他引用袁祖望的观点,认为西南联大之所以成为“一代之盛世,旷百世而难遇”的真正世界一流大学是由于政府无力干预,大学的自治传统得以延续;追求学问真理,师生享有学术自由;坚持民主办学、教授治校;大教育家主政,以教育理念引导发展。根据以上反思,他对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出,改革高招制度;落实办学自主权,高校去行政化;改革高等教育的评价体系和加强对基础科学研究的投入,鼓励“纯学术”研究。
    深圳鸿儒堂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覃彪喜从大学毕业生的视角出发,认为高等教育最重要的并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和技能,而是培养批判性、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建议首先改变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大幅增加讨论班这一课堂形式的比重;不但课堂上要鼓励学生质疑,在课堂之外也要力求包容、多元、兼收并蓄;在专业设置上,不可盲目追逐社会热点,而应首先考虑专业与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关系。另外,他还提出,高等教育应该注重语文能力的培养,加大阅读和写作的比重;应该在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方面为大学生提供更加实用的指导;要加强责任感的教育。
    上海市长宁区教育局姚期副局长从上海市长宁区教育改革创新的实践出发,提出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思考。第一,整体推进素质教育,《纲要》强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围绕一个核心理念,即为了每一个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成长。他提出,学生是金子,我们激发学生。学生是教科书,我们研究学生。学生是人,我们尊重学生。学生是艺术品,我们欣赏学生。学生是美好生活,我们享受学生。只有以这样一种理念才能更好地让学生成长。这个核心理念也符合三观:学生观,因为我们的培养是解决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国家观,纲要里指出我们一定要着重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责任感;质量观,包括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整体推进素质教育还要遵循教育规律,即推进素质教育一定要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还要符合学生身心,还要符合教育教学的规律。推进素质教育还有把握好四个学段重点:在学前教育阶段,主要是启蒙学习,而启蒙学习的课程核心应该是运动课程。在小学阶段提倡快乐学习,快乐学习的核心课程就是快乐拓展日,将星期三作为无作业日,安排让学生体验社会,如,统计家里电费。初中阶段提倡有效学习,怎么在比较短的时间让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效的时间内提高学习效率,其核心课程是阅读领航,阅读包括课内阅读、课外阅读和社会与人生的阅读。通过阅读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引领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自我发展,引领教师方法的改变,引领学校的文化建设。高中阶段强调综合学习,培养学生综合学习的能力。第二,提升全体教师的素质。《纲要》指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从《纲要》出发,长宁区注重每一位教师的发展,全区将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一方面要求每一位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制订一个发展规划,包括荣誉系列、职称系列和项目系列。另一方面,建立教师专业发展的保障,包括准入机制、培训机制和经费投入。第三,健全专业支撑体系。长宁区通过学科发展中心、作业效能中心、高校社会资源的利用健全专业支撑体系。学科发展中心主要有一些特级教师,有语文、数学、英语学科发展中心等等,它的任务主要是出成绩,保证中考高考质量;出教师,出一大批名师;出品牌,学科在全国在上海要有一定的知名度;出人才,出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新一代学生。作业效能中心聘请了一些资深的退休校长、教导主任担任中心成员。作业效能中心主要通过备案制、发布制、监督制进行管理。备案制要求教师将布置的作业上传到网站。发布制是出一个指导性的发布文件。监督制是家长觉得孩子的作业多了可以打电话监督中心,监督中心受理后,看看是不是有的教师脱离了备案制。希望通过这个制度来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长宁区还充分利用高校和社会资源,一是与高校合作,区里已有一所学校成为华东政法大学附属中学;与高校进行项目合作,区里的学校派出学生到交大上课,加强对创新人才的培养;请进来,即聘请一些高校领导到区里做教师。通过与高校的合作拓宽学校办学的视野。第四,推进教育信息化,《纲要》指出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长宁区信息化建设主要有“未来教室”试验项目、“网络课堂”实施计划和“学习终端”多样化。创建“未来教室”让学生很好的自主学习,实现教学方式的变革;通过“网络课堂”拓展学生的学习时空,增强学生学习的可选择性;开发多样化的“学习终端”,提供无处不在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效能。
    三、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难点:促进不同阶段学校教育有效衔接
    《纲要》指出,要“树立系统培养观念,推进小学、中学、大学有机衔接,支持有条件的高中与大学开展创新人才培养研究和试验,建立创新人才培养基地”。
    很多与会代表认为,《纲要》提出要通过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纲要》的一个亮点。而当前我国小学、初中和大学的衔接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从体制上来看,缺乏顶层统一设计,存在管理体制不顺、错位,统筹力度不大,没有加强基础教育与大学的衔接。例如,中职和高职分属于两个不同的司局管理,不利于中职与高职的衔接。
    从各阶段培养目标来看,各阶段教育都存在提前学完课程准备升学考试的现象,大学前三年基本学完四年的课程,准备考研;高中两年学完三年课程,准备高考;初中两年学完三年的课程,准备中考。升学竞争不断下移,甚至到了幼儿园阶段。中小学生负担太重,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从公民和道德教育来看,学前和小学教育以女教师为主,学生缺少阳刚之气;中学教育养成教育缺失;大学教育高尚品德培养缺失。
    从衔接的内容上来看,有代表认为,中学缺少职业生涯教育,与大学衔接盲目,很多学生在高考中填写志愿时,不知道如何选择专业。小学、初中、高中课程衔接不紧密,有些地区教师结构不合理,小学、初中的小三门和外语教师严重缺乏,影响教学质量。某些地区小学阶段教学质量严重滑坡,20%-30%的小学毕业生到了初中还要补课。
    从课程结构上看,学生知识面太窄,不利于培养创新人才。但是,也有代表比较乐观,认为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不好的问题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到某一阶段存在的问题,一些地区中小学教育已经实施了素质教育,高中实行了多元化发展。
    针对以上问题,为促进小学、中学和大学的有效衔接,代表们从体制、培养目标、内容、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从管理体制上看,有代表认为,改革责任在政府,需要从国家层面着手解决,由教育部进行顶层设计,在管理体制上实行有效结合,关键是相关人事制度改革要跟上。
    从整体来看,教育是个系统工程,需要系统设计与思考。各级教育应以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为目标,落实《纲要》中促进人全面发展。同时,每个教育阶段都有自己特殊的培养目标。
    在基础教育阶段,要坚决贯彻与落实素质教育方针,基础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基础,即基本能力、基本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高中阶段的教育应完成以下几个转变:一是从单纯关注成绩向关注全面发展转变;二是从关注少数成绩好的学生向关注全体学生转变;三是从关注学生向关注学生和教师转变;四是从关注学校内部向关注学校与社会互动转变。在道德教育上,建议从小学开始建立学生道德品质成长记录卡,反映学生各阶段道德品质发展情况。
    在高等教育阶段,大学教育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德育,解决做人的问题、作接班人的问题;体育,注重身体素质的提高,而不是学分至上;美育,培养学生的业余爱好,同时也是培养我国戏曲音乐的潜在观众群;智育,专业需要有特色,而不能大而全和小而全。有代表提出,大学教育一要应在大学生学习兴趣上进行探索,提高学生对科学、知识和未来世界的探索精神;二是要进行分类培养;三是企业要承当起人才继续培养的责任;四是建议增加研究生保送名额,将学生从考研复习中解脱出来;五是加强对毕业设计的管理与提升学生对毕业设计的兴趣。例如,天津大学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包括加强基础知识教育,大量引进国外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拓宽学生国际视野,工学专业与企业紧密结合。中国海洋大学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如,举办夏令营,激发学生对海洋有兴趣、立志海洋事业的高中学生通过自主招生到海洋大学来学习深造;建设学科特区,通过科研与教学的结合,使学生进入海洋科学的前沿,提升学生的实践和操作能力。
    在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合作方面,有代表建议,加强小学、中学与大学的合作,实现无缝对接。主要措施有:大学与高中合作办学,大学老师带学生到中学实习,大学负责中学老师的继续教育;高中可以提前选修大学课程;加强师范院校与中学合作,师范大学教师要研究基础教育问题。例如,西安交大少年班,每年招收15岁以下的初中生,实行高中、本科、硕士和博士连贯的直通车教育,缩短学习时间。有代表建议,在合作中,要加强合作的有机性,小学要培养学生的公德意识、中学要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大学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注意合作的开放性,一是向前延伸,在基础教育阶段要进行求职、求学、人生规划的教育;二是向后延伸,进入大学以后,要分类培养和指导,如可将学生分为学术性、技术性、创业型人才,进行分类指导;三是向内延伸,进行内涵建设。如师资建设、学科建设、课程建设、人事制度改革等等;四是向外延伸,要面向社会,实行产学研结合。
    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改革招生考试制度
    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是与会代表热议的话题。《纲要》提倡,“对特长显著、符合学校培养要求的,依据面试或测试结果自主录取”;“高中阶段全面发展、表现优异的,推荐录取”;“探索自主录取、推荐录取、定向录取、破格录取的具体方式”;“探索缩小高等学校入学机会区域差异的举措”。经过广泛的讨论,代表们指出当前我国高考制度及改革中的新问题并提出具体改革措施。
    很多代表认为,在创新人才的培养中,高考是指挥棒,基础教育围绕高考转,将基础教育变成应试教育。高考招生制度过分强调公平,忽视个性化需求;高考招生制度唯分数论,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学生,扼杀学生个性和兴趣。各地高等学校入学机会存在区域差异,一些地方成绩一般的学生也可以上一本学校,而一些省市成绩较好的学生却只能读一般甚至比较差的学校。个别省市近年来频繁改变高考考试科目和考试方式,让学生无所适从。自主招生类似一个小高考,成本很高,面临社会压力大,对农民子弟不公平,尤其“985”大学的考试,明显对大城市学生有利,而农民子弟由于局限,所以往往选拔不上。
    针对以上问题,与会代表从考试内容形式、录取方式和体制机制等方面提出建议。大家普遍认为,高考改革要慎重、注意统筹,由易到难。考试内容是改革的重点,要以素质教育内容为基础。据研究,高考成绩与高中二年级的成绩相关度高,但是与大二成绩的相关度不高,说明高考还是一种高中水平的测试。建议高考内容应该高于高中学习内容,建议增加考试次数,制定多元评价标准。将高考成绩作为基础成绩,大学成立测评委员会,按照大学的要求对中学推荐的学生进行面试。采取分类录取的方式,按照重点大学、二本和高职高专不同类型命题,组织分类考试。采取自主招生、推荐录取、定向录取和破格录取等多种录取方式。如,西安交通大学与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五所高校实施自主招生联合考试制度,注重学生的面试。在体制机制方面,建议赋予高校更多自主权,规范自主招生,使一些偏才、怪才招收进入高等学校;建议将学生的选择权真正交给学生,国家明确学校没有高低之分,只有大小之别、特色不同。学生可以流动,国拨资金也随着学生进行流动,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校的特色建设,促进学校竞争,进行师资优化。
    五、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制度
    《纲要》提倡,要“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理念,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袁贵仁部长也强调,“我们要下大功夫,把各级各类教育质量的国家标准制定出来”。
    就人才培养质量体系的建设,有校长提出自己的观点:首先,应该树立多样化的人才质量观。国家社会发展需要不同层次和专长的人才,全国有2000多所大学,学校的类别和定位是不一样的,分别肩负着博士、硕士、本科、高职等不同类别的人才培养任务,不同类别、不同专业的质量标准是不一样的,因此应该有不同的人才质量观。其次,制定多样化的人才质量评价体系是下一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应该针对不同类别学校、不同类别专业制定出不同的质量评价标准,国家重点制定质量标准框架。第三,要客观的评价一所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好坏。不能片面地看学校培养的学生层次多少、专业多少、规模多大,学生的质量体现在走向工作岗位后3年、5年、10年的社会认可和对社会做出贡献情况。第四,人才培养方式的多样化。“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培养模式应根据学校类型、培养目标、专业发展的不同灵活采用,也可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培养应用型、专业型人才。第五,学生创新能力可能有大小,但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不能有差异。不同类别的学校有不同特点,在国家大力倡导自主创新的发展思路下,国家产业升级不断加快,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层次和数量不断增加,高等学校无论是培养精英型人才还是应用型人才,都应高度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也许不同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差异,但创新精神不能有差异,即使一般的学校,只要方法得当,一样可以培养出具有创新特质的杰出人才。
    有代表认为,高等教育质量是全社会关注的问题。扩招以来,学生规模剧增,师资队伍、教学经费及教学条件严重不足,导致教学质量下滑。为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实施科学评估,提出了以下建议:第一,从体制上扩大社会化。政府应转变职能,从以往微观领域的直接干预逐步转变为宏观调控,把部分监控评估的责任交给社会中介组织。第二,从途径上实现多元化。高校种类繁多,层次不一,统一的指标影响评估科学性,抑制特色发展。可以从学校类型、学术性、社会需要导向、个人发展导向等方面设置多元评估体系。第三,从方法上注重结果略过程。现在的评估方式是全国统一标准,深入到学校内部,事无巨细,一查到底,强求一律,效果不佳,不如用一定的形式对教育的最终结果进行测评,如统考成绩等。第四,从技术上依托信息化。建立网络信息平台,把定量的数据及时放入数据库,供专家动态评价,供社会实时监控,具有实时、准确、成本低、效率高的特点;第五,实现专家队伍专业化。要建立管理办法,制定资格标准,完善遴选流程,面向社会公开选拔,实施培训,定期考核,以保证专家队伍在评估时保证公平、公开、公正,使苹果结果实事求是,客观准确。
   本次论坛是新世纪第一次全教会召开和《教育规划纲要》颁布之际举办的一次探讨贯彻落实规划纲要,加快教育改革创新的盛会。论坛通过学员之间,以及学员与教育界同行、专家学者、企业家的广泛接触和交流,使学员们开阔眼界、拓展思路,更加深刻地理解全教会及《规划纲要》的精神实质,进一步明确我国教育未来的发展目标和方向,增强贯彻落实《规划纲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培养创新型人才和建设教育强国的使命感、责任感和信心,为进一步提升自身素质和领导能力做好充分的准备。
]]>
教育部直属机关干部网络学院
主办单位:教育部人事司 协办单位:国家教育行政学院
技术支持:北京国人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0028400号
邮箱:jgwy@naea.edu.cn 电话:69248888-3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