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风廉政建设不单单是政治现象、政治行为, 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和文化行为。抓好党风廉政建设,促进先进文化的形成, 使党真正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这是党风廉政建设应该重视的课题, 也是党风廉政建设不可缺少的内容, 更是新时期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的产物, 又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文化的作用是通过文化物质载体, 使个人意见变为社会意识, 主观精神变为客观精神, 从而形成一定的文化环境。可以这样说, 文化力量直接影响党员干部的价值准则、伦理道德、行为规范、思维模式, 成为他们基本的人生信念和自觉的价值追求。党风廉政建设与先进文化建设不是对立的、隔断的, 他们有紧密的互动性、同一性。执政党是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活动的主导者和组织者。执政党的党风廉政建设状况直接影响和带动整个社会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我们的党风廉政建设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文化土壤、文化氛围中进行的。在新的历史时期, 党风廉政建设必须总体认识和把握目前的文化态势、文化现状、文化发展, 采取卓有成效的举措, 促进先进文化的形成。
一、在党风廉政建设中要重视文化意识先进的文化是人类文明的结晶, 又是推动社会前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影响人的精神灵魂, 渗透在社会的各个方面。目前, 中国社会正在告别农业社会, 迈入工业社会, 正在打破封闭, 拥抱世界, 正在走出贫困, 追求进步与繁荣。然而, 不容我们忽视的是党员干部文化观乃至全部价值观都需要重新构建。生产方式的多样性, 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多层性, 文化观念的多元性, 已经是一个客观事实。为警惕西方资产阶级颓废、腐朽的文化生活方式和文化价值观念的腐蚀和影响, 为防止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反映到党内, 并对党风廉政建设产生负面影响, 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中,重视文化意识的紧迫性与重要性。重视文化意识, 就要求我们引导党员干部获得高尚情趣, 建立先进的正确的文化消费方式和文化生活方式就要求我们引导党员干部加强文化修养,升华自己的人格, 具有大公无私的高尚情操, 秉公执纪的党性原则、谦让容人的宽广胸襟, 严以律已的慎独精神就要求我们引导党员干部处理好工作与生活、劳动与享乐、物质生活与精神文化生活的关系,构造起新型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体系。
二、在党风廉政建设中, 要增加文化含量应该说, 目前党风廉政建设中所涉及的一些深层次问题的解决, 开展的一些治本举措, 大都与文化相关联。没有一定的文化含量, 不以文化观念作指导, 也难以产生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先进思维方式、行为方式, 也难以制定解决党风廉政建设问题的治本措施。党风廉政建设的诸多障碍中, 文化障碍是相当大的障碍, 传统文化中消极落后的东西仍在作崇, 旧体制下陈旧文化观念严重束缚着一些党员干部的思想, 西方文化中腐朽的观念和文化思潮也步步进逼。用邓小平“ 三个有利于” 的标准来判断是非曲直, 防止在文化的多样性面前失去自主性另一方面要坚持党风廉政建设与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 充分认识和发挥文化建设对于促进党风廉政建设的积极作用, 毫不放松文化建设的领导权。使党员干部有一种自觉追求完美人格的文化精神, 自觉追求坚定节操的文化精神。
三、在党风廉政建设中, 要加强文化培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人们的文化素质、文化觉悟具有明显的层次性。很多非文明行为都与愚昧无知相关, 国家的文明程度, 多与全民族的文化素养相联。我们要大力加强党员干部文化素养的培养与提高, 使他们能够带领全社会、全民族奔向现代文明。在党风廉政建设中, 加强文化培养, 首先要大力宣传、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的精粹。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 成为牢固的文化心理和精神纽带, 熏陶了中华儿女, 滋养了党的优良作风。如孟子的“ 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 贾谊的“ 国而忘家, 公而忘私” , 诸葛亮的“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己” , 范仲淹的“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 顾炎武的“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等等。我们要继承发扬传统文化宝贵的精神财富, 造就国家民族利益为上, 艰苦奋斗, 开拓奋进等等崭新的先进文化风貌。其次我们要把文化领域中的“ 扫黄打非” 、“ 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 、“ 反对封建迷信” 、“ 爱国主义教育” 、“ 四有公民教育” 等等活动, 纳人党风廉政建设的视野, 承担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再次我们要注重通过文化手段, 在更为广阔的文化领域里, 采取多种文化途径、文化载体培养提高党员干部的文化素质, 大力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高奏时代主旋律, 领导文化新思潮, 不断推进创造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四、在党风廉政建设中, 要营造文化氛围市场经济的发展, 必然引起人们文化观念和文化方式的深刻变化。人们的是非、利弊、得失、尊卑等观念也在发生变化。不同的社会层面和社会群体, 对不同的社会事物会作出不同的判断和取舍, 如果任由这种趋势发展, 势必导致党员干部文化心理上的失衡状态和离心状态。党风廉政对知烫要通过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通过把握正确的文化舆论,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新型的文化心理、文化追求, 引导多重社会文化心理层面中有进步意义的部分, 引导宣传党员干部中更有先锋模范意义的部分, 使之形成促进社会先进文化发展的社会思潮。营造一种以提高党员干部素质为核心的文化氛围, 就要正确认识东西方文化的关系, 注重两者相互借鉴就要正确认识党风廉政建设与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家庭文化、邻里文化、社区文化等关系, 注重其健康发展就要正确认识党风廉政建设活动与文化活动的关系, 注重其有机结合就要正确认识严肃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关系, 注重寓党风廉政建设于繁纷多样的文化生活之中。
五、在党风廉政建设中, 要注重文化规范仅仅依靠人的觉悟, 仅仅依靠党员干部的自觉性是不能建成现代先进文化的, 纪律规范、道德、法制约束共同作用才能促成党员干部的优秀文化习惯。不可否认, 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 资本主义世界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的机会也相应增加, 越是开放的地区, 外来文化的侵蚀越是明显, 对党员干部的影响也越是严重, 对注重文化规范的要求也越是迫切。如果对负面影响缺乏正确原则导向, 对腐朽文化不加以有力抵制, 不注重自我的文化规范, 很可能使社会文化走上畸形发展的邪路。面对社会经济成份、组织形式和人们的物质利益、就业方式等多方面的挑战,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不断着力提高党员干部个体的政治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 一个很重要的手段就是文化规范。腐败是背离先进文化发展的污秽现象, 古今中外, 任何社会, 都视其为文化领域的毒瘤。在反腐败斗争中, 我们党对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提出各种“ 不准” 和规定, 既是政治规范, 同样是文化规范, 我们要完善这种文化规范, 充分运用党内监督的力量和文化的力量, 培育、提高党员干部的文化素质。要表彰先进, 弘扬正气, 为文化建设树典范、立标杆, 影响和带动整个社会的文化发展。要履行惩处职能, 矫正和克服违反文化规范的行为, 防范和杜绝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要建立廉洁文化, 使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在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上起应有的作用。